||
文章还是项目?
刘玉仙
贾伟老师在《在美国当教授要发多少篇文章?》中认为在美国当教授,项目比文章更重要。徐耀阳老师《在中国当教授要发表多少篇文章?》没有一定数量文章的中国学者,同样可以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从而使有限的科研经费流向无果的项目。所以,他觉得在中国更应该“鼓励学者做点实实在在的有质量的文章”。看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发文章或者拉项目真的要成为科学家不得不做的选题。
我至今没有承担过像样的科研项目,但发表了一些文章。发表的文章的期刊还算decent, SCI一区,而且是和中,印、比、英、孟加拉的学者合作,按照贾伟老师的说法,多机构多学科合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在美国也会被看重。科学网的一个博主来同济时,满怀悲悯地给我说,刘玉仙,你发表了这么些文章,文章后面是不是都没有基金资助啊…… 好像有个Erdos,好像一直也没有自己的团队,听说他甚至像个乞丐一样,只要别人给他提供吃住,他就和别人合写文章。但他对数学精髓的领悟大家似乎不敢否认。可能写文章或者拉项目都是大学教授所必须做的功课,但一个人的科学贡献似乎不能用大学教授来衡量。做教授不是科学家发展的唯一道路。
但反过来,从理论上而言,能成为大学教授,就应该有了一定的科学贡献,而且,这种科学贡献有持续或传承下去的必要,因而有必要组建一个团队来进行。
科研总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在科学价值显现之前,没有人能够确知那探索中的价值。而科学研究一旦在未知的黑幕上戳下一个洞口,洒进来的一缕阳光,就是人类文明和力量的真正延伸。所以,社会应该给任何向未知摸索的科学探索行为一定的支持。这种时候的探索,我们或者不能倾注大量的人力或者物力,但一旦这种探索能探到那么一点点阳光,我们这个社会就不应该吝啬人力或者物力。而一旦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了某种可以预期的意义,不想组建自己团队的科学家,我想大概没有吧。
问题是这种预期,并不会被立时半刻被社会所认识到。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障碍,就正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思路还会断,还要在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里散那么一会步才能把思维衔接起来,而整个社会的认识过程,则更为复杂,也许要经过更多的冲突才能被认识。所以,并不是所有有价值,有预期的科研都可以组建起社会力量来,加以实现其中的价值。
从理论而言,社会倾注了人力和物力,围绕着项目而组建起团队,应该有更好的科研表现。但社会往往不是线性的,有太多因素影响人力和物力的组配,不说我们这个连国家级的科研成果都会作假或者害人的国度,我想即使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这些东西也只是相对合理吧。那些漏掉的该资助的项目就绝对没有吗?有没有资助了不该资助的项目?谁敢打保票?
所以,不要把发文章或者拉项目对立起来,毕竟文章是项目的成果之一,没有文章,项目做得好坏表现不出来,没有项目资助,再好的科学研究都只是科学家的个体行为。而没有项目资助,有些科学研究还可以进行,其结果也不见得就比有项目资助的差。
今年我也申请了一个项目,组建了一个团队,都是平常有合作的朋友,他们一看到我的题目,都欣然同意,特意为这个项目更新了简历,提供项目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在邀请他们的时候,就说如果我们能获得资助,我们就在项目资助下进行研究,如果不能获得资助,我们就在没有项目资助下合作。我相信后者比前者更为辛苦,更为艰难,可能会面对更多的难题,甚至可能放弃……但我一点也不相信,在没有资助条件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会差,相反,相比之下,性价比可能更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