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投稿《自然》的纠结 精选

已有 20618 次阅读 2011-2-12 10:08 |个人分类:期刊基金SCI-NS|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自然

            今天早上起来,把去南极要用的各种东西最后整理好,试了一下一个新的GPS,看它是否工作。 收拾东西时,忽然发现,我养的一盆君子兰,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长出了半尺长的花柄和花蕾,好兆头啊,我不得不高兴。东西收拾好后,又来了好消息,投到Nature去的一个Article稿子, 被正式接收了。总算在出野外之前,把一件工作完成。我在荒岛上工作时,没有电邮,希望他们不要那时把文章校样寄给我,会耽搁事情。不过估计他们的动作没有那么快。

            正在高兴中,来了个坏消息。这个世界,都是好消息就不正常了。NSF负责安排我去南极的机构来了电话,告诉我原定从纽瓦克起飞的航班今天停飞,要我转到拉瓜迪亚机场,改乘另外一趟飞机。晕啊。我这大包小包的,换一个机场真的很费劲。但我也没辙,唯一的选择是明天再飞。如果那样,后面到智利后的一系列安排都得变化,麻烦就更难预料了。好在还有时间,我折腾到了拉瓜迪亚,挺累的,不过一切还算顺利。过安检时,双手举在头上被扫描,是我的第一次经历。在科学面前,什么都藏不住,不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这个过程,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接近于不可救药。在拉瓜迪亚机场,坐在一个叫做Figs的酒吧里歇口气,要了杯Samuel Adams扎啤,边喝边回了几个电邮,然后写这段文字,消遣时间。

            我们去年2月开始做了一项工作,九月下旬成稿,投到Nature, 比我们预计的评审时间慢了很多,等了两个月,终于收到了四个评审意见,其中三个都很正面,没有大问题,建议发表。第四个评审却非常挑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疑问、不同意、否定的意见,最后建议退稿。但毕竟这是少数意见。Nature编辑给我们的信,说感兴趣我们的稿子,邀请我们对稿子进行修改。仔细读了那个负面的评审意见,发现评审带有偏见,不够专业,对相关研究的了解,明显不够深入全面,提出的问题很多是脱靶不切题的。这样的评审意见,虽然负面的调门很高,但通常是虚而不实,不堪一击。 同时我也感慨,居然有这样的评审,似懂非懂,却喜欢指手画脚,说出来的话,估计自己也不明白。我相信即使是编辑,也会对这样不负责任的评论有所看法,而不会把我们的稿子枪毙掉。我们的回复,当然要争辩,尽管我们尽量客气地说话,毕竟是别人在评我们的工作。 回复这样的评论是一件费神的事。我们第一稿的正文(不包括图例和参考文献等),有约2560字,但第一稿的评审意见加我们的回应(主要是针对那个负面评审),共6670字,感觉上比我们写文章还费劲。对这样的评审意见,得从最基本的概念到最新的研究进展,从头到尾解释。

            当我们把修改稿和对评审意见的答复返还给Nature后,Nature就把所有的评审意见和我们的回复,送给全部四个评审者。这样,四个评审者可以同时看到其他人的意见和我们的回复。他们在进行第二轮的评审时,除了对我们修改后的稿子再进行评审,也可以对别的评审者的意见发表看法。比如,一个评审者在看到那个负面评审意见和我们的回复后,说:“这些作者对那个负面评审的反应,是克制的典范。假如这是我的稿子,对那个含沙射影的粗鲁评审,我会回以热核反应式的答复。”当然,如果此人真的是作者,也未必就会扔原子弹。看别人打架,在旁边敲边鼓的人,总是表现得最勇敢、最有办法。不过我们还是很感谢他的公道话,人都喜欢好听的,我们也不例外,尤其关系到我们稿件的命运。

            第二轮的评审,三个星期就回来了。Nature编辑的信说,我们原则上接收这个稿件,但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改,修改后不再送审了。附带的评审意见中,别的评审者基本没有问题,认为可以发表了。那位一开始对我们稿子持负面看法的家伙,仍然有很多说法。但可以明显地感到,他意识到自己上次乱开黄腔,有点开枪打在自己脚丫子上了。虽然又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看法,仍然是不着边际,但说话口气规矩多了,多少有点给自己找台阶下。第二稿的评审意见和回复,也有5500字,费了不少劲,但我还是尽量用正面的眼光,来看负面的评审,而不是去斗气,得理不饶人。很多地方,评审意见明显没有道理,但能让我们一次再一次问自己,是不是我们的稿子真的有问题? 因为负面的评审,我们确实又补做了更多更细的工作,还是很有收获的。也希望对方能从我们的回复中,也有所收获。想把一个研究结果枪毙掉,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那个工作真的有些内容的话。

            Nature的交叉评审,还是比较充分,有它的优点。从我自己参与评审的几个稿件看,通常评审者的意见,在研究的基本面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能够知道这一点,是因为Nature在拒稿时,会把所有评审意见同时寄给评审者,告诉大家,根据你们的意见,我们拒稿了。在我们这个例子中,那个负面的评审,有点过分,反而让它失去了可信度。我的基本判断是,这个评审者带有某种偏见,让他失去了对科学问题就事论事的专业态度。此外,他对我们涉及的问题,知道得也有限。这一点,从评审意见中的用词、说法等细微处,很容易就能感觉到。最后,我觉得这个人过去没有评审过Nature的稿子,以为作者只能听喝,没想到还有让自己下不来台的回敬。我们在回复意见中,直接了当地指出,该评审者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不够水准,不知道最好少乱说。当然,我们回敬的力度,离热核式反应还有些距离。

            我们的稿子,最后又做了第三遍修改。编辑要求我们进一步压缩稿子的长度,使它能以Article通常的五页纸印刷出来。尽管我知道,很多Article都不止5页纸,但我们还是尽量压缩了稿子,五张图也改成了四张。这个过程,也是很有难度的。基本上每个字,每句话都得斟酌。我们不得不把很多内容,塞到发在网上的附件中去,使附件有70多页的文字图表。这样压缩一个稿子,使文章内容变得比较干,很多东西说不清。 对此我一直有些看法, 但人家规矩在先,只好削足适履。由于网络可以承载大量的内容,一篇文章的网络版恨不得就成了文章的主体,而印刷版反而成了文章的缩减版,对某些学科研究的发表,这当中可能是有问题的。网络当然也带来了更多的变化。比如去年改版的Nature, 允许加上一个能有3千字的“方法”部分,这个部分在印刷版中,只有一个简要内容,但在网络版中,这个完整的方法部分,会自动跟在印刷版的内容下。等等。可以看出,Nature这样的刊物,也在不断改善自己的产品,尤其在如何利用网络方面。此外,作者对研究和文稿的贡献,过去是个选项,现在成了必须填写的内容,这对科学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还说不清楚。

            这篇文章,是过去一年中我们比较重要一点的工作之一,费了不少神,最后能被接收,让人高兴,值得记录一下。但它基本上是过去的事了。好说是篇Nature文章,歹说就是一篇文章。好歹都只能等付印后,留给别人去说了。 现在真正期待的,是去看南极大陆的冰雪,这对我来说,更有意思。

(此文发于智利Punta Arenas, 2011年2月11号晚上11.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412177.html

上一篇:散写一段跨年槛
下一篇:到南极去看冰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74 刘进平 朱志敏 曾庆平 苗元华 武夷山 李夜雨 陈湘明 许浚远 刘全慧 马磊 霍艾伦 王德华 张天翼 王鹰 刘立 许培扬 傅云义 高建国 刘俊明 于锋 王萌杰 徐磊 牛文鑫 孙永昌 吕喆 周春银 柳东阳 刘圣林 唐小卿 黄晓磊 熊李虎 李学宽 关燕清 陈凯华 何振峰 任胜利 王安邦 许洪光 孔晓飞 王孝养 叶剑 王启云 李冰 钟炳 徐耀 王晓峰 刘颖彪 曹广福 李永丹 聂广 徐索文 徐明昆 高正明 杨远帆 梁建华 毛培宏 魏晨 化柏林 金小伟 吴明火 章成志 梁智鹏 王力 赫英 陈静 王桂颖 刘用生 laoai jiangleidi xiaolin6408 xqhuang liangqiang geowk bifac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