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基金申请新议-2:吃透政策 投入竞争

已有 8049 次阅读 2011-2-6 08:44 |个人分类:科研方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申请方略, 新规定

如昨天的博文中所说,进入“十二五”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规则有较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1.        资助强度大增。“十二五”的资助总额将是“十一五”的1.67倍。2011年度的资助计划为170亿元。记得1985年我第一次申报基金项目(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那一年资助总额为0.9亿元,翻了180倍!去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15倍左右。资助强度的增加意味着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愈益重视,也意味着科研人员获得基金资助的机会越来越大;

2.        申请项目总数增加。限项从2项增至3项。

3.        项目执行年限延长。除了青年基金项目之外,大部分项目延长了一年。

这些变化对申请者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14,在我所的迎春茶话会上,我与年青人进行了一些自由讨论。

大家认为,总体来说,新政给所有的申请者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对此,没有异议。然而,对谁更为有利?资深的申请者?还是资历浅的申请者?

我以为,对后者更为有利。理由是:前者通常已占足了申请机会,手头一般有21项基金,亦即负责和参与两个面上项目加上一个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申请限项的放松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申请机会。而我的年青同事则以为,对前者更为有利,因为他们拥有较为成熟的申请条件,只要申请安排得当,他们有可能在同一时段负责和参与两个大项目和一个小项目,也就是说,能“满负荷运转”的主要是前者;而后者在知识基础、申请技巧和“人脉”方面不如前者,不大可能达到限项总数的极限。这一争论没有结论。

实际上,限项的新规定对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有造诣、有成绩、有想法的申请者都是有利的,尤其对于手里握有新旧两个研究方向的申请者有利,过去困惑他们的顾此失彼的问题不复存在。例如,我有一位中年朋友,手里有两个在研的面上项目,一项于2011年结题,另一项将于2013年结题,他想申报一个新研究方向的项目,按原来的限项规定,他今年没有申请机会,现按新政,他可以放心地申请了。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我还遇到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博士,他们在申请博士期间课题的项目还是申请符合新单位要求的项目之间游移不定,现在不妨在两三年之内,申请或参与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的项目,可较为裕如地应付了。

我以前说过,申请基金主要靠实力说话,申请者的“人脉”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不会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基金申请评审在“公开,公正,公平”方面做得较好。只要有申请实力,遭到埋没的情况较为罕见。

新政带来的另一个影响使得申请者增加,原先出现的“申请间歇”现象大大减少。所以,我估计在近两三年中,申请项目总数会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井喷”。

针对上述情况,我对青年朋友的建议是:吃透政策,统筹安排,积极参与激烈的竞争,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写于201126日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10518.html

上一篇: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方略(2011版)
下一篇:周末闲话-1:小故事,大道理——从名医治病案例说开去
收藏 IP: 218.81.125.*| 热度|

4 毛培宏 唐小卿 许培扬 向峥嵘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