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体育运动”史
武夷山
奥运马上就要到了,聊聊自己的“体育运动”史。总起来对自己的概括是:重视锻炼,成绩一般。
小学时,我的体育课成绩平平,不会给别人留下任何印象。平时在家属院内也与小伙伴们玩“斗鸡”(单脚跳着,用扳起的另一条腿做武器与别的孩子冲撞)、打弹弓仗什么的,但是,能力相当一般,比我大一岁的孩子在斗鸡时向我冲过来,能把我撞翻在地;打弹弓仗时,对方大孩子逼近我要向我射击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吓得抱住脑袋,好像弹弓枪即将射出的不是纸折的子弹,而是真子弹。
初中时,响应毛主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号召,开始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曾经为了备战年级组的田径运动会,苦练短跑,终于取得了
高中阶段,仍然很重视体育运动。冬天,每天参加象征性长跑。有一年,我还参加了冬泳。说是冬泳,其实是从夏天就开始每天游泳,入秋、入冬都不间断地一路坚持下来。我们天天早晨一起床就到校游泳池,在体育老师许杰带领下游泳。游完了回家吃早饭,再回过头来上学。一天一天过去,气温越来越低,最冷的一次,水温只有摄氏17度,这是毛主席冬泳邕江时的水温,我们总算体验了一下,实在是冻得够呛。后来,我们到一家很远的工厂学工,如果游完泳回家吃饭,再出发去工厂,就肯定要迟到了,于是我停止了冬泳,没有游完一整个冬天。另外,我们班的男生经常在周末去爬南京紫金山,从板仓村上山,翻过山去,下山到中山陵,再从中山陵跑步回城,一直跑到解放门。那时的体力、耐力简直惊人。
由于有这个身体基础,我高中毕业后插队一年,农活很重,但没有压垮我。
粉碎四人帮后,我成为77级大学生。那时我的体育成绩与普通同学相比还算不错,
到本所读研究生后,每天晚上都要与同学一道去练练双杠,其实在双杠边上聊天的时间比上杠子锻炼的时间长多了。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岁月。研究生同学李耕耕还教我们打桥牌,按照定义,这也属于“智力体育运动”。
两次到驻美使馆常驻期间,都十分注重锻炼。比如,从不睡懒觉。早晨起来,常常在使馆内的球场上练练投篮。使馆内部的比赛,无论是篮球、排球还是拔河,我都要上场的(当然,每个处就那么几个人,不想上场也说不过去)。由于我的体力好,但是技术不好,有几场篮球赛,科技参赞(我的领导)都让我全场贴身紧逼对方技术最好的得分手。我的辉煌战绩在于,使对方的得分主力全场下来没能得一分!因为球根本传不到他手上。由于我紧逼得太认真,一次球已经被我方断过来,我还在紧逼对方,结果,同伴传给我球,我都没看见。这种紧逼的傻劲儿引起了观众的欢笑。我们使馆还参加过一次为癌症病人募捐的长跑,我那次的长跑名次在馆内应该是前三名之内。
最近这些年来,我的有氧运动较少,体育运动“蜕变”为简单的健身。长期坚持下来的活动项目主要有:每天散步;尽量不坐电梯,而是爬楼梯;每天做一些仰卧起坐练习,练一练哑铃。到目前为止,“中部尚未崛起”,体重还在正常范围之内。年度体检的某些指标已经不够理想了,但迄今尚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我想,这与我多年锻炼多少有些关系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