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周可真:食具(餐具·盛食器)文化——中国食性文化(五)

已有 12945 次阅读 2007-5-15 23:01 |个人分类:陶瓷与饮食文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餐具,即膳食用具,按其用途,可分为盛食器、取食器两大类。

 

我国传统餐具之质料,在商以前,绝大多数为陶器。殷周时,出现了原始瓷器,至春秋战国而臻于鼎盛,其数量约占同期陶瓷总数一半左右,主要是作饮食器具。

 

东汉晚期,瓷器达于成熟,魏晋以后,乃成为餐具的主要载体。随着陶瓷工艺的不断进步,餐具造型日益多变,器体日趋轻巧,外观亦愈益美化。

 

中国人对于餐具,向来不只求实用,而且讲精美,据《韩非子.十过》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夏后氏没,殷人受之,作为大路,而建九旒,食器雕琢,觞酌刻镂”。足见夏、商时期,人们就已经注重食器的纹饰雕镂了。至于清代,更有“美食不如美器”(袁枚:《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之说了。

 

在我国传统餐具中,盛食器居其大半。

 

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中,有大量的碗、钵、盘、罐、豆、盂等盛器。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情况。

 

至唐尧时代,据《韩非子.十过》云:“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盛食物的陶制器具),饮于土  (盛汤的陶制器具)。”但此后情况就有所变化,“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裁)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韩非子.十过》)说明其时部落首领已享用较高级的木制漆绘食器。20世纪50年代,在江苏省吴江县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漆绘黑陶罐,此证《韩非子》所记为确实。盖其时食器尚漆绘者也。

 

夏、商时代,盛食器具主要有陶制的豆(盛肉或其他食品,有浅盘高柄和浅盘高圈足两种)、簋(用于盛饭,形制敞口、浅腹、圜底圈足)、三足盘(敞口平底,下加三瓦状足,其用途盖相当于后世的果盘)等。

 

商代还出现了陶大口尊,并成为重要盛器之一。此外,原用作炊器的陶鼎,至是已主要作为食用器皿。

 

西周时,簋和豆仍是主要的盛食器。簋的形制大都是大敞口折沿、斜壁略鼓、圈底喇叭口形圈足,与商代后期相同;豆则为敞口浅盘、圜底或平底喇叭形座。西周后期,出现了陶盂(主要是用作盛汤,有时亦用来盛一般食物),而陶簋则趋于消失。

 

商周时代,还有一种食器叫作“俎”,是宴会或祭祀时盛牛、羊、猪的大型器具。这种盛食器,当属贵族专用品。然而,此一时期最能显示贵族的身份和地位的食具,则无疑要推铜鼎了。在当时,铜鼎既是一种高级的炊具,又是一种豪华餐具,它是唯有贵族才能享用的。《孔子家语.致思篇》所云“累茵而坐,列鼎而食”,实可以视为殷周贵族奢华饮食生活的一种写照。

 

颇有意思的是,此时作为贵族专用的盛食器的鼎上,往往铸有“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的饕餮。如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殷代禾大方鼎,腹四壁纹饰有四个大的人面像,高鼻阔嘴,面目凶恶,两额旁有小曲折角,腮边还有两个爪子。其像有脸无身,学者们认为,此即饕餮也。(参见:王学泰《从饕餮说起--谈谈先秦饮食文化思想》,《文史知识》1985年第12期)据说,饕餮原是黄帝时代夏官缙云氏的儿子,是个贪吃好货,崇尚奢侈,搜括聚敛,没有止境,不肯同情孤寡贫穷的家伙。(见《左传.文公十八年》)殷周的食器上雕铸饕餮形象或花纹,其本意可能即在于告诫进食者,饮食要有所节制,不要放纵,勿蹈饕餮之覆辙。

 

由此看来,中国传统的吃喝之风真是源远流长了,其于炎黄时代即已开其端,至于商、周,乃大盛于贵族之间矣。

 

由是观之,战国告夫子称“食、色,性也”,乃是言有所本了--他原是为贵族的贪吃好色制造哲学上的根据阿!

 

春秋时期,盛食器以陶豆(浅盘、圜底、下附高柄)、陶盂(口微敛、腹略鼓、平底)、陶盘(敞口、卷沿、斜壁、平底)为主。

 

战国时,出现了可起桌子作用的案,是由商周时代的俎演变而来的,其形体较矮,轻便而易于搬动,有方、圆两种样式,可置于席上使用,各种食具均可放于其上,这样,不仅比食具置于地上要讲卫生,而且位置也增高了,由此导致食具造型发生新的变化。如原来无盖的豆变为有盖,足底由高变矮,最后演变成平底的盒。(参见:万建中《饮食与中国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发生》,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盒在秦汉时期比较流行,均为原始瓷制。至西汉晚期,这类盒归于消失,代之而起的则是盆的急剧增加。(参见:《中国陶瓷史》第三章)

 

案则逐渐演变为桌子,至于唐则普遍地流行以桌子就餐了,由是,食具的造型便向平稳方面发展,因此,过去所使用的食具有些被淘汰了,但是盘却一直流传下来,至今仍为主要食具之一。按商周时代的盘是洗手用的工具。《礼记.内则》:“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大约在战国时起,盘开始做为食具使用了。

 

自汉代起,逐渐流行一种盛放瓜果之类食物的果盘(又名格子盘或多子盘),有漆器和瓷器两大类。

 

汉晋以后,盘、碗逐渐成为我国盛食器的主流。东汉时,盘、碗主要为原始瓷制(后期开始出现瓷制品)。盘的形制大都直口斜壁、浅腹、大底,且往往与耳杯相配(可能主要是作为一种承托器具);碗则弧壁、深腹、平底,容量较大。此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盛食器--口颈较高、口内的盘面很小、环腹、平底的盘口壶(原始瓷制)。其器至东晋后,盘口加大,颈增高,腹部修长,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柔和,造型优美,重心向下,放置平稳,并配有器盖,更适于盛入食物。到隋朝时,盘口壶通体变得瘦长,盘口更高而微撇,颈长而直,腹呈椭圆形,多流行于南方。

 

西晋的碗、碟之类的食用瓷器,普遍印、划或堆巾各式花纹,常见在肩腹部或口沿划弦纹和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和禽兽纹等,还有少量饰有佛造像和忍冬纹。当时的壶、罐等盛食器,常以碗、碟为盖,盖和口器大小不一,不利于食物的保存。

 

东晋开始,壶、罐较多地配制器盖,且盖与器口密合。东晋、南朝时,碗、碟的数量增加,而且大小成套,不同尺寸的碗达十种以上,碟也有五六种之多。

 

早期的碗,口大底小,造型矮胖,以后碗壁逐渐增高,底部放大。到南朝时,碗形几乎与现代相同,器壁薄而轻巧,只是器底较厚,且多数为假圈足。此时的瓷碗尤以一种容量较大、烧制方便的深腹碗最为常见,流行于南北各地。特别到了隋朝,深腹碗更是大量流行。

 

至初唐,除深腹碗,还盛行折腹碗,其口和上腹几近垂直,下腹向内折收,平底。这种碗,口大,腹浅,除当食器用具外,还常常置于壶罐的口上以代盖。

 

中、晚唐的主要餐具是碗和盘。

 

中唐出现一种撇口碗,其口腹向外斜出,璧形底,它与当时流行的敞口斜壁形底盘和撇口平底碟,器形风格相同,成为一套新颖的食器;同时还有口沿外翻、碗壁斜直、矮圈足和敛口浅腹平底的翻口碗。

 

至晚唐,碗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计有荷叶形碗、海棠式碗和葵瓣口碗等。晚唐食器中,还有容量很小、多数带嘴的各式小壶,是盛放饮食调味品的器具。

 

唐朝、五代,南方主要生产青瓷,北方主产白瓷。五代白瓷碗的式样之富,更胜于前朝,竟达八种。

 

宋、元时期,食器仍以碗、盘为主。出土和传世的元瓷碗有敞口与敛口两种,敞口者深腹、小圈足、足内无釉,以枢府釉和青花为多;敛口者口沿内敛,仅见于青花器。盘则大多为折沿、菱花口或圆口、圈足、砂底(无釉),以景德镇青花为主;少量为小型薄胎、折沿、平底无釉,亦为景德镇之产品。元代盘、碗因圈足较小,与其器身比例不相协调,故给人以一种摆不稳的感觉。

 

至明代有所改进,盘、碗圈足放得较宽,且多数圈足内外有釉。正德时有一种“宫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外观端庄而又实用,当时流行广泛,被称为“正德碗”。

 

清代的盘、碗式样与明代雷同,较有特色者则如康熙时的笠式碗,其器形犹如倒放的笠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2119.html

上一篇:“让世界充满恨”乃博爱而自信的强者之言
下一篇:周可真:食具(餐具·取食器)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六)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