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太平洋两岸的日子》- 序言 精选

已有 8923 次阅读 2009-1-11 05:35 |个人分类:诗歌小说音乐艺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08年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年头,这我已经说过。对我来说,这些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是我把刘玉、孟津在1998年2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太平洋两岸的日子》的电子文件找到了。书稿是用计算机写成的,当时用的中文软件叫做《下里巴人》,比较合我这样的人用。那个时候的中文软件还有各种问题,好几家在竞争当中,我们用了一个我们会用的。以后留下的文件出现了兼容问题,等我那台386扔掉,《下里巴人》软件好像也没有生存下来,我就一直觉得没有把电子文件再打开的希望了 - 这基本上是一个软件外行的幼稚看法。到了2008年底,鬼使神差,我找到了存有原来文件的CD光碟,而且居然用现在的中文软件把所有文件都打开了,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决定把书稿修订一些错别字后,逐个章节放到博客里来,算是自己生活记录的点滴。原来的书稿中有一段序言,但出版社没有用,只用了其中很少一点简介。而出版的过程也有点波折,一块整理成这一段文字,作为一个序言。

    书稿是1992年动笔的,断断续续写了若干年。一开始就写了个难以驾驭的长篇,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而且正处在我到处找工作的艰难困苦的时间中,一拖再拖,如妊辰过了预产期,我们自己和周遭的朋友们都有些沉不住气了,忍痛剖腹也得生下它来。始生之物其形必丑,那是我们要接受的事实。希望形丑之外这本书能传达一点我们追求生活意义的初衷,我们的功夫就没有白费。十一年后回过头去看这件东西,一点体会就是当时写作时比较“使劲”,斧凿的痕迹明显,一片不会写的人写出来的青涩。不过,能做成一件事比去批评它的缺点更有意义。

    书里有一个人物,原来叫做“王和平”,是一个1949年出生的人物,取这个名字是要反映那个时代的背景。但我们在书中把他写死掉了。后来书稿的责任编辑在没有经过我们同意的情况下,把他的名字改成了“王平”,去掉了中间那个和谐的和,理由是他姐夫也叫王和平。小说里的同名人物死掉,他觉得对不起他姐夫,所以要换个人去死。我们觉得这个说法还比较合情合理,也没有什么时间去理论,而且小说里的人物你爱怎么捏就怎么捏,就认了。但在这个版本里,我们仍然用了王和平这个名字。一来这是我们的初衷,二来我也懒得去逐篇改名字。

    文稿最初是通过家人试投了两家出版社。三联出版社答应考虑出版,我们很高兴。但三联一拖就是好几个月没有音讯,我们和家人都觉得没戏了,于是又试投到作家出版社。世界上很多的事都是无巧不成书。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正在组织一个“篮月亮”的书系列,以海外留学人员的故事为主线,所以他对我们的稿子感兴趣。当时作家和三联出版社恰好又在一个楼里。某一天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到三联去,无意间发现三联某个编辑桌上放了我们的稿件。回来以后,他马上跑到我们家人的家里把出书的合同签了。合同答应给我们一些书的稿酬,但基本上是以给我们200书来代替。总的来说,不用我们掏钱就能把书出了,我们和家人都很高兴,总算是把事做成了。但当时都不知道这当间还有一些猫腻。直到有一天我们接到三联编辑的越洋电话,把我们痛斥了一顿,说我们不守信用,云云。我们在电话上也不知犯了什么错误,后来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事情弄清楚。谁是谁非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这样迷迷糊糊就过来了。

    由于当时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决定出书,动作就比较快。我们的书稿投出去后一直都在修改当中。当我们知道作家出版社要出这本书时,赶紧把我们最新的一稿寄了过去。但编辑说他已经把原稿编辑过了,不会用新稿。我们觉得很可惜,没能把最新的版本发表出来。但费了这么多的功夫来写这本东西,能出来是最重要的,尽管不尽人意。但世界上的事有几件是尽了人意的?最后就依了编辑的决定。这里我把修改稿放上,算是书的一个修订版,比原书要多一、两万字,主要改变在结尾部分。小说是以中科院研究生院的生活为背景写成的。我们当时的序言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文革结束后通过高考入学的大学生,以他们独特的生活背景和经历进入大学,在当时造成极大的社会反响。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些意气风发,肩负着社会极大期望的天之骄子,是怎样生活的呢?小说通过林小帆等人大学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到以后的出国留学,进入美国社会的故事,写出他们对生活,事业,感情的追求及对人生的思索。小说试图通过这些年轻知识份子的生活,反映中国社会十几年来改革开放后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价值观念的改变。小说以知识份子在中美两个不同社会中的生活,体现了不同文化背境的反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和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个侧面的写照。
    在我们眼中,恢复升学考试标志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开始。文革后考上大学的头几届学生是特殊而幸运的一群。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了很多的生活经历,身上多多少少带着农田里的尘土、车床上的油腻,与从学堂到学堂的纯学生不一样。说他们幸运,是因为他们没有被文革摧毁,而是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有机会考进大学,其中有很多人继续读了研究生,甚至出国留学深造。由于丰富的生活经历,既当过红卫兵又受过较系统的高等教育,以及历史给予这个年龄层人的机遇,他们这一代人无疑铰连了两个时代,并且正在形成中国各个阶层的中坚领导力量,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召唤。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留学、定居国外,又使他们的生活溢出政治上的疆界,覆上中、西方文化强烈的对比色彩。他们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虚荣与肚子饿了要吃饭的本能所形成的两难尴尬,又有新旧时代不同理念的抵触,更不用说中西文化的对恃。他们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地位思想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在这一、二十年变化的缩影。
    小说的基本着眼点是文革后的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在研究生院的生活。这个主要背景的选择,一是因为有我们自己的体验,比较熟悉;二是它可以比较容易地向下延伸至大学甚至大学以前的生活、向上连接出国留学的经历,似乎是一个可以纵横发挥故事的理想舞台。写作的初衷是要表现几个研究生的生活故事。这些年轻的学人进入科学殿堂,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不用担心将来会怎么样,被人仰慕理所当然。既便过去曾受过的苦,现在都变成了可以向人津津乐道的光荣。就象苦涩的葡萄,发酵以后酿成了酒,一切都是可口的了。
    想写不一定会写,实为至理名言。不写书不知写书难,一肚子再多的故事,要想白纸黑字写出来给人读实非易事。写作中我们饱尝了辞拙句短的痛苦,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只好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慢慢学着遣词造句。这在国外缺乏许多参考书的条件下不是一件易事。我们写作的另一个困难是没有连贯完整的时间。每天下班回家晚饭后有两、三个小时,往往一字不出。周末时间比较长,可以用来理理思绪,却又因此而不得休息,所以写得很累。
    用计算机写作的坏处是在键盘与思维之间有很大一道鸿沟,思绪飞泻的时候就变得不可逾越。开始时只好先用笔写在纸上,然后再慢慢输进计算机里去。用计算机的好处是随时可以修改,省了剪刀浆糊,很适合我们这种零打碎敲的写作。另外,两个人的思想虽然可以生出许多花样,但往往更多是些意见不统一。我们大体上先一起讨论要写的人物故事,然后各人去写自己觉得熟悉的部分,写好后再一起讨论修改,融合在一起。自然会有争论不休的时候,都不愿意自己写的段落被对方修改了。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气就会不打一处来,双方会闹得不高兴。但最后总要找到一个妥协之处,让两人都能接受,所以书中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受了点刑。
    既然是小说,说的就是人间事,世间人。或俗或雅,有心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如庙里诸神,原也是拿凡人做坯子捏出来的,耳朵鼻子眼睛嘴,当然都不能脱俗。然而他们究竟算不得人。碰巧某家的孩儿长得象弥勒佛,那是他的造化。小说里的人当然也要以凡人做坯子不可,否则小说岂不成了天书?虽说是以凡人为模特儿,小说中的人却是取了东家的鼻子西家的嘴,捏在一起的。读者自有一把量天测地会伸缩的尺子,顺眼了,尺子便长;碍眼了,尺子或许会短。尚若小说中的某人象极了谁,那实在是巧合带来的荣幸与不幸。其实都是捏造出来的故事,何必那么认真,非要对号入座不可呢? 请不要对号入座。
    书稿在不同阶段曾给一些朋友看过,获得不少宝贵意见,我们在此表示深深感谢。朋友当中有些人已经仙逝,无法在正式出版物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留下又一个遗憾。不过憾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否则生活怎能美满?”

(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209570.html

上一篇:我们的《生物演化》研究生课的形成过程
下一篇:家乡的菜市场
收藏 IP: 216.73.248.*| 热度|

14 刘用生 武夷山 张志东 徐磊 王海辉 王汉森 马昌凤 陈绥阳 邵宇飞 杨秀海 李宁 杨芳 sandstorm lin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