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良渚文化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赞叹之余,测算部分遗址的陶器,已说明“江苏上海地域的良渚文化中晚期适用夏尺15.8 cm”,再对浙江地域略作说明。
[1] 方向明, 马竹山, 楼航. 浙江良渚庙前遗址第五、六次发掘简报. 文物, 2001,(12)
[2] 孙国平, 李林. 浙江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 考古, 2001,(10)
[3] 王明达. 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 文物, 1988,(1)
[4] 马竹山, 方向明, 陆敏仙, 程杰, 杨根文. 浙江平湖戴墓墩良渚文化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 2012,(6)
[5] 芮国耀, 许赛君, 方忠华, 葛建良, 等. 浙江海宁徐家庄遗址良渚文化墓葬发掘简报. 东南文化, 2013,(3)
1 以下讨论假设尺件长度、测量数据都是准确的;从发掘简报引用长度数据的单位cm均予以省略,换算的夏寸在文字叙述中用汉字和mm 为单位的偏差,图上则加阴影。在器物标本编号之后添加其线条图的图号和序号。
1.1 庙前遗址已经进行多次发掘,笔者从网络图书馆借阅(每天可借阅50页)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良渚遗址群考古报告Ⅱ(庙前). 文物出版社,2005.
部分页面,确认第一、二次发掘的出土遗物适用夏尺15.8 cm;下面仅给出简报[1] 即第五、六次发掘少数器物的尺寸解读。
贯耳壶(G3:434, F5N14) 口径10.8、底径8.8五寸半过1.1 mm、高15九寸半欠0.1 mm;线条图和照片如下。
将图5 比例调整至A4 页面1 cm 为2 夏寸,确认器物的控制部位长度适用夏尺。需要说明的是,鼎(No.2) 简报介绍为“口径23(14.56 寸)、残高6.6 厘米”,依线条图残高准确,而口径明显偏小;此外;豆(No.10) 简报介绍为口径24.8 cm 近15.70 寸,而线条图上口径已超过16寸。
1.2 海盐县龙潭港良渚文化墓地总计出土陶器166 件,简报[2] 介绍者多适用夏尺。双鼻壶(M28:3, F10N3,下左) 出土于大墓,颇为精美,可惜未见照片;口径8.7五寸半过0.1 mm 、通高21.5一尺三寸半过1.7 mm。
双鼻壶(M9:16, F7N11,上中,上右) 也出土于大墓,口径10.2六寸半欠0.7 mm 、通高24一尺五寸过3.0 mm。腹部左右径向尺寸不同,因而不作解读。盖右侧视图也有欠缺。
三足盘(M28:115, F11,下左)口径21.8、高14.7 皆尺寸不整,但腹径12寸、盘高4.5 寸是准确的,不计边沿则外径13寸,而T 型足高6寸也是可信。需要注意的是,器物控制部位的尺寸有时并非外形特征长度,如缸(M27:01, F10N15) 口径51、高52.5 、底厚约 5,故而深47.5 即三尺过1.0 mm,而线条图上容易判断口内径31寸(48.98 cm)。
器物精美则尺寸严谨。带流罐(M28:111, F10N8, 上右) 同样适用夏尺,不再赘述。
1.3 反山良渚文化遗址出土陶器较少,简报[3] 介绍九件。鼎(M22:66, F8N2,下左) 口径14.4九寸过1.8 mm 、通高16一尺过2.0 mm;罐(M20:200, F8N9,下右) 口径14.3九寸过0.8 mm、底径14九寸欠2.2 mm、高18.3 一尺一寸半过1.3 mm。两者形体控制部位尺寸都能取整。另有两件陶鼎,鼎体高8.5寸和5.5 寸,腹外径10寸和8寸;其他器物不再说明。
名头最为响亮的反山出土遗物是下图的玉琮,简报[3] 说明是“射径17.1~17.6、孔径仅4.9、高8.8”,而图上称高度17.6 cm 有误。
该件仍是适用夏尺15.8 cm,而不是夷尺17.6 cm。孔径4.9 三寸过1.6 mm;高8.8 为五寸半过1.1 mm。或许设计尺寸是:玉琮边长为准确的11寸(17.38 cm),射径在纵横略小,而在对角线略大。当然,制作过程会产生稍许偏差。 对玉琮的形制、功用已有许多研究,其图徽(下)每侧中间各两个,更是得到特别的注意。
1.4 平湖戴墓墩发掘五座墓葬[4],出土陶器仅39件。豆(M2:2, F7N4) 口径20、底径16 一尺过2.0 mm、高12.6 八寸欠0.4 mm。
器物精美则尺寸严谨。带盖双鼻壶(M2:5,F7N1, 下左) 口径8 五寸过1.0 mm、底径8.1、高12.5 八寸欠1.4 mm。从线条图(省略)可知,腹高2寸、腹内外径6和6.5寸;圈足高1.5 寸、顶径5寸;盖径4.5 寸、高2寸,捉手上径1.5寸、下径1寸、高1寸。这些尺寸都是准确的。罐(M2:8, F7N9, 下右) 口径12.8 八寸过1.6 mm、底径13.2、高12.5 八寸欠1.4 mm;口内径6寸,腹外径8寸、颈外径4.5 寸。
鼎(M4:1, F12N1,上右) 口径16.5一尺零半寸欠0.9 mm,通高15.8 一尺整,腹外径也是一尺整。鼎体和鼎足的高度约6寸。
陶罐(M3:7, F10N8) 口径11 七寸欠0.6 mm、底径11.8 七寸半欠0.5 mm、高12.7 八寸过0.6 mm,腹外径一尺整。盖豆(M3:5, F10N3, 下) 口径15 九寸半欠0.1 mm、底径14.5 九寸过2.8 mm 准确,而通高36.2 cm有误。基于线条图,通高应小于17寸,或为26.2 cm即16.6 寸,这与照片相符——图上误差约0.05 寸,即线条图绘制的误差仅 1 mm。该器形体美观、制作精良而尺寸严谨,足以说明该地曾使用夏尺15.8 cm。
2 使用夏尺的良渚文化遗址还有许多,不再具体说明;尚未发现肯定使用夷尺17.6 cm的良渚文化器物。史前不同地域使用相同尺度,初期可能源于族属迁徙和文化交流,但尺度发生变化或许与政权属性相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