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的启迪:沉得住气 顶得住劲
王永晖
武术能够改变人的气质,其原因是什么呢?
人的气质,有沉稳,有轻灵,武术练的其实也是这两样,关键是练法如何。
沉得住气,顶得住劲,讲的一个方面。这一面在武术上来说,是人体的慢反应系统,即深层肌肉和筋骨反应系统。武术中有一派讲究慢练,甚至站着不动(或微动)曰站桩,就是为了唤醒这个系统。
肌肉是需要神经系统来唤醒的,参看这种练法(GTG训练法),所以如果平常不专门训练,是不容易唤起更深层的慢反应系统的(魏巍老师的五势梅花桩拳照)。
正是这个系统,给了我们:沉得住气,顶得住劲的气质。
慢反应系统的好处是,不累。顶得住对方的劲,但是自己不觉得用了多大的劲,这是因为用自己的筋骨结构顶住了对方的劲,所以自己的其他常用肌肉仍然保持在放松状态,所以在感觉上来说,觉得自己没使劲。
就像书法的间架结构一样。
中国哲学强调阴阳相济,所以有了慢反应系统的训练底子之后,得再进一步练习快反应系统,即快速肌肉层。
我在这一篇文章中,建议未来的少儿武术比赛/成人真正业余比赛,发展方向还得是快拳,或者进一步,快拳重推。
久未露面的科学网博主,纪语在他的文章中
说起钢琴训练的时候,也是讲到,为了快,先得慢练。
其中原因主要是,我们之所以不能快,是因为阻尼肌肉在起作用,所以为了快,最有效率的方式,是降低阻尼肌肉的作用,让它在该放松的时候彻底放松。
慢练的好处主要还是,神经能够去感知,去反应,太快了就忙得顾不过来了。慢是为了快!
终究还是要快的,快具有很强的表演性,现在练拳,已经不是为了上战场杀敌,主要还是为了比赛,比赛中讲安全,那么在合适的护具下,就可以光图快了。
普通人可能不知道,快拳在职业拳击赛中并不重要,关键还是在于重拳,这也是我的武术老师魏巍一直强调的。
不过展望未来的发展,我觉得还是应该跟古老的武术传统,有所分歧,毕竟我是教育口的,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快拳和重拳是很不一样的,快拳虽然非常快,比如咏春拳,但是魏巍老师讲的很透,虽然快但是反而出不了重拳。
快拳用合适的护具,还是能防住的,但是重拳,就不好用护具来防住了(脑震荡后遗症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教育口的武术比赛,还是得强调快拳。
那么结合慢反应系统的训练,倒是可以采取快击之后重推的策略,拳手应手而跌,也是很有表演性,很好看。但是呢,其实跌倒不算什么,很安全,对于熟悉摸爬滚打的拳手来说。
快反应系统的训练,对应的就是人的气质,轻灵。
慢反应系统的训练,把自身身体重量,乃至敌手施加的力量都一应承担下来,那么快反应系统就没有负担,就可以全效率工作,这是纪语那篇文章还没有很完全地说到的地方。
沉稳与轻灵相结合,就是悟性,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悟性,就在于这一点,没有悟性,很难阴阳相合。
附注. 本文这种思路,非常接近现代击剑比赛的发展思路。安全第一导致了技术上的快速为上。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时,大大地借鉴了击剑运动,不是没有原因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