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本科生谈求学:读书让我看见更大的世界
杨顺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上个月,还在英国独自居家“抗疫”的我,突然接到本科母校老师的邀请,希望我能以毕业生的身份,给本专业的学弟学妹们做一个线上讲座,分享一下我的求学经历。一时之间,既欣喜又惶恐。喜的是授业恩师的亲自邀请,这似乎是对我的某种认可,不得不让人受宠若惊。恐的是自己见识过大千世界的山外山、天外天,知道与最优秀的那批人相比,自己仍然差得很远,再加上后浪来势汹汹、一浪更比一浪高,这又让我有点犹豫。讲的话,又怕为人耻笑;不讲的话,又怕辜负了老师的信任。思虑再三,我还是答应了下来。本想低调地做个交流,没想到最后吸引了70多位同学的热情参与,倍感荣幸。
在我求学的道路上,也曾有过无数次的迷茫,渴望能有个过来人传授经验,指点迷津。正是有了那些在关键节点上给予了我帮助的人,我才更加坚定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一路向前。而今,那些贵人中,多数再难相见,就让我以给后浪们分享经历的方式以期报之万一吧。当然,每个人的经历都无法复制,一切仅供参考,但只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当初“见证过奇迹的你们,也终将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本科:全面开发,享受成长
犹记得2009年的那个秋天,母亲送我去省城长沙上学,由于我属于提前报到,得到了辅导员和助班VIP式地接待,已在长沙求学的二姐也委托了农大同学给我提供帮助。可能是为了省下几十元的旅店住宿费,也可能是担心我一人住宿舍不安全,母亲与我一起在10人间学生宿舍住了一晚。偌大的宿舍,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现在回想起来,几多心酸!
(漫画源自网络)
这里插入一段高中经历,讲讲我为什么来到农大,当然,这也是我自己分析的原因。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尽管没有父母的约束,高中以前,我的成绩在村小和镇中都是靠前的,玩学中从来没有担心过成绩的问题,最后以较好的成绩(866,满分720??)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市一中)。记得高一第一次模拟考我考的是全校第99名,高二期中考全班第一(全校第16名),如果一直都有这个成绩,考个重点本科应该是没有问题(当时本校二本年平均升学数在500名左右)。但是,陡然来到“大城市”(其实也就是一个地级市)所带来的自卑感(家庭、衣着名牌等等各方面与周遭同学的差距)总是挥之不去。偏科所带来的成绩就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惊肉跳:语文和英语是课代表级别的(高考120+),数学两位数(小学四年级时被一名处于更年期的女数学老师越俎代庖地褫夺过学习委员的身份,高中时这个噩梦可能被重新唤醒(高中数学老师是奥赛金牌教练,很厉害,但是讲课节奏太快,不适合我这样的一些非数学拔尖学生),让我不断怀疑和暗示自己数学不行)。我在参加高中现场作文大赛时,怀着这一份心态写下《自卑,谦逊地走向成功》,还获得一等奖。高二文理分科,兴许是老师认为我当时的总成绩可文可理,建议我选择理科班,留在当时的班级继续学习。可后来成绩的起伏让我一度怀疑这个选择是不对的,数学和理综成绩也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起起伏伏。高考时,带着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数学考得手心冒汗,理综也是节节败退。最终,高考惨淡收场,使我一度羞于见江东父老。
兴许是高中生活过于晦暗吧,我在大学里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积极,热心参与各项学习竞赛和集体活动,当然收获了一些“成绩”和几段非常珍贵的经历。大学生活,于我而言,是极其丰富的一段宝贵经历。
大一时,我基本处于观察+尝试的蛰伏阶段。学习上自然不甘落后,各项活动方面,我也尝试参加,但多以与学习有关的为主。这一年收获了新生作文竞赛一等奖、四级考试成绩全班第一、综合测评成绩全班第一等荣誉。大二时,我分出了更多精力用于班级和学生工作,同时担任了班级团支书和学生会生活部部长,走了一条在学习和工作中寻找平衡的道路。可喜的是,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拿下了全校“先进团支部”的称号。班服上描绘的那个“最爱小地方”,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归宿。隔壁班的团支书,特意私下跟我说,“真羡慕你们班的凝聚力”,这也成了我当时收到的最令人自豪的评价。我自己也顺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收获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徒步一百公里的毅行证书。
大三时,我从学生工作中抽身,开始将目光投向校外。除了担任校内新生助理班主任之外,我还尝试做家教、担任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是应聘长沙新东方英语学校冬令营的助教老师。这场选拔历时约半年之久,面试和培训轮番轰炸,极其挑战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正是在这次竞聘中,我见识了诸多省内名校的优秀同学,看到了大量多才多艺的同辈,也体验了大厂招聘用到的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无领导小组讨论、磨课、市场调研与开发、质量回访等等套路。非常幸运的是,我最终从500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了30人大名单中的一员。那个冬天,我在新东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寒假。
进入大三下学期后,班上的考研氛围渐渐浓郁了起来。由于高考留下了对数学的恐惧,最开始时我填报了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后来在朋友的规劝下,我们3人一起报考了华中农业大学。令人惊讶的是,我的数学成绩最后竟然反超了当初规劝我的两位好朋友,总分也以400分夺得了第一,最后我们三人都被华农录取。回想考研那段时光,最大的收获还是考研时一起努力奋斗的那段回忆。我们一起在自习室复习,一起在草坪上畅谈理想,一起在冰天雪地里疯狂地背诵单词,那种比学赶超的氛围里,结下了颠簸不破的深情厚谊。最后,大部分考研的同学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大学四年,我的学业成绩只是全班第四,但凭借其他方面的成绩(各种获奖证书可能是全院数量第一),拿下了全班唯一的“湖南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开始了我的读研生活。
硕士:初涉科研之门,兼顾兴趣爱好
华农是一所科研氛围非常浓郁的大学,有着深厚的科研底蕴。这对于我这样一个科研技能捉襟见肘的学生来说,真的是非常大的挑战。为了早一点熟悉课题组的研究内容,恶补学科知识和技能,我7月就来到了实验室。由于属于提前入校,住宿问题很难解决,我就弄了张凉席,借宿在师兄空闲实验室的地板上,蚊叮虫咬自然是免不了的了,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天。
研究生阶段,我终于接触到了科研的各个环节。从采样方案的制定、样点的布设、野外采样、实验室理化分析、数据统计与建模,到文章撰写与结果汇报,我都有幸全程参与。最后,发表了两篇文章,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得了学校的优秀学位论文奖和优秀毕业生称号。虽然组里的实验条件不是院里最好的,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渗透了导师的培养与关怀。比较有意思的是,在野外采样的那一个月,我和同门分组作战踏遍了宜都市的每一个角落。有一天,我们想去村里老乡家借饭吃,村民见我蓬头垢面,还拄根拐杖,以为我是要饭的,还未等我开口,就远远地摆手道“没有饭,没有饭!”令人捧腹不已。也有十分热情的老乡,见我们穿山越岭采样十分辛苦,招呼我们去他家里吃午饭,当我们想要给他钱的时候,他坚辞不受。情急之下,我们扔下餐费,夺门而去。老乡旋即命令他当过兵的儿子追上来,一定要把钱还给我们。我想,大山里的老乡,见到我们这些走出大山的学子,可能都是这样热情吧!
兴趣方面,我仍然坚持打篮球和写作,担任了研究生会的宣传部部长。生活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由于当时不堪忍受日益高企的理发费用,我们室友几人合计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互相理发。我利用这套工具义务给不少师生义务理发,还因此上了校园网。
硕士临毕业时,我也在出国读博和考博间踌躇过。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报考了几所国内单位。综合权衡下,选择了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始了我的博士生涯。
博士:立足科研之本,探索科普之路
接收正规而系统的科研训练,发表有品位的科研论文,树立自己的科研品牌(土博党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见闻),掌握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永远是博士研究生的努力方向。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注定是一条凤凰涅槃般的过程。于我而言,失败和沮丧也曾无数次地光顾,看到身边无数人发表了很好的论文,自己也曾数次失落。即使到了读博岁月的尾声,我仍不敢妄称读博轻松。庆幸的是,我加入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得以接受良好的科研训练,也开发了科普作为自身兴趣和科研出口这样一个结合点,得到了一些科研结果。虽然没有达到导师或者我自己当初的期望,也算是有很多内容充实其中了。
数字土壤制图(Digital soil mapping)是我初涉科研的起步领域,我对它有着很深的感情。在这方面,我们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发展出了一种混合地理加权回归克里格模型和一个新的模型预测精度评价指标。运用该模型,以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预测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空间变异,据此分析了黑河流域的盐渍化状况。这项工作是对黑河流域高精度数字土壤图不足的一个补充,对于辅助黑河流域的生态保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生态学领域重要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上。另外,基于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取的数据,我们开发了一种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景观分区思想的综合方法,选取湖北省宜都市山地-丘陵过渡带,预测了该区域的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获得了一份高精度的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图。该研究对于完善山地-丘陵过渡带数字土壤制图方法具有一定的意义。该成果已发表在土壤学领域知名期刊Archives of Agronomy and Soil Science上。
地球关键带(Earth’s critical zone)是我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红壤关键带氮循环领域,我们详细研究了红壤关键带硝态氮在土壤深部(>100 cm)累积的现象及其影响因子,发现土地利用、地形坡度和风化层属性对硝态氮的深部累积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对于理解深层土壤的氮循环和防治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环境领域重要杂志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探秘红壤关键带,寻找“消失”的氮素)。我们也探讨了红壤关键带深部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空间分布模式,研究成果已投稿至土壤学领域知名杂志Geoderma。此外,为了精细表征硝态氮在深部的累积模式,我们开发了一系列表征红壤关键带硝态氮深部累积的定量指标,并分析了种植年限和关键带结构对这些指标的影响,不久就会投稿至环境领域的杂志。在关键带结构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留学英国部分见从留守到留洋:英国留学半月谈和出走一年,我在英国学土壤。
读博期间,一个最无心插柳的收获就是土壤科普。由于天时地利人和,我得到了团队的诸多指导,现在我已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感情。我加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撰写并发表了大量解读土壤学知识和土壤学思想的科普文章,获得了一些奖励。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事实、功能、形成与演化、土壤污染防治与治理等各个方面。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科学》《科学世界》《中国科学报》《少年知识画报》《小学生素质教育》《科学大院》《五色土》等覆盖各种不同知识水平人群的传统和新媒体介质上,得到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科学网等媒体的推广宣传(寂静的土壤要“说话”等系列博文)。其中发表在《地球》杂志上的科普文章被《中国国家地理》以“土壤的秘密”为题全文转载后,全网总阅读量破10万次。自2016年以来,我坚持在科学网上撰写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土壤科普博文,数十篇博文被科学网编辑精选至网站首页展示,博客总访问量已达26万余次。在协助课题组搭建“土壤时空”微信公众号并积极撰稿的过程中,积极分享科研进展和科普知识,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
每年的世界土壤日(12月5日)都让我们激动万分(让土壤焕发生机)。我参与设计的2017年世界土壤日科普展板,引得北京东路小学组织小学生专门前来参观,并在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等全国涉农高校承办展览,显示了很好的教育意义。另外,我还多次承担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华中农业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在内的多所国内外单位人员的科普讲解任务,介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博物馆。留学英国期间,在全英博士论坛—苏格兰论坛上,我以圆桌论坛发言人身份向包括格拉斯哥市长在内的国内外观众介绍土壤知识,面对200多人的观众,介绍自己专业的知识,真的让人非常自豪。我的英方合作导师Paul Hallett教授知道我的这项爱好后,也盛情邀请我在课题组内介绍土壤科普经验,这让我倍感荣幸。
也许,与最优秀的同学相比,我的路仍然很长,后浪们也来势汹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直努力,保持“屡败屡战”的心态,死磕到底。
最后,感谢母校老师们的信任和邀请,让我在毕业多年后再次回到梦想的起点,与学弟学妹们畅聊大学生活、求学经历,如果能对他们起到一点助力也很欣慰了!感谢一路上遇到的各位老师、朋友、同学!感谢家人的支持!
突然的疫情在历史的莽原
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分野
那些彷徨和焦虑
终将成为人生的注脚
有过小船轻驶,有过大河弯弯
未来的长路,我们后头再会!
土壤科普系列博文:
科普读物推荐:《寂静的土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