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多岁的老岳母突然不肯吃饭,只是偶尔吃少许流食。三、四天后,与岳母一起的妻姐夫妇有些慌。让妻子和她嫂子去看看,一起商量。原先曾打算今年春节去,因为疫情行程取消了。听她们通话的口气,似乎有些见最后一面的意思。我看不至于那么悲观吧!
晚上接到召唤后,妻子马上跟领导请假,随后订航班。现在机票容易买,价格也比平时便宜些。事发突然,妻子手头还有工作要处理。忙到凌晨五点才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去办公室取工作电脑,以便带走网上处理事情。九点她嫂子的车到家带上她一起出发去机场。机场人很少。手续繁杂,要填《旅客信息登记表》,还要有城市健康码。早上吃点面包就出发,在机场吃泡面饼干牛奶咖啡。安检口的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顺利地登机。她是经济舱第一排而且一人坐两个位置。在乘客很少。把飞机上发的三明治也吃了,要杯咖啡。着陆后,还有辆医用车在停机坪待命,据说是专门接入境者。
我认为两个不是医生的人马上过去,实在没有必要,先要去医院检查把病情弄清楚。在弄清楚之前,如果有事商量,电话也可以。这有些像领导找我开会,我通常提三个问题:要讨论什么?网络会议不能解决吗?抗疫期间聚集合适吗?得到的答案当然是网络会议。
我没好意思问妻姐这三个问题。电话里只是说,现在重要的是到医院做检查,有了检查结果,再商量也不迟。妻姐和先生都觉得医院未必能有什么帮助。这当然也是种可能。我跟他们解释,去医院检查,或许能发现问题,也或许发现不了问题;发现了问题,或许能够治疗,也或许不能治疗。但不管怎样,总是要送去检查。不吃饭,很可能是有脏器性或者至少指标性的变化,在输液补糖补盐补微量元素蛋白质等同时,也可以进行治疗。他们一方面不确定疫情期间医院是否正常开业,还有些困难,例如家里请的住家保姆不肯去医院;另一方面也觉得也许老太太见到孩子心情好了胃口就好了。前者是现实的困难,不在场的人不容易理解;后者其实是经验医学的思路,但现在已经有了实证医学,至少应该并用。
讨论的结果,大家都同意送医院去检查。为此还需要先解的医院的情况。妻子和嫂子还是决定翌日就飞去。这种思母心切,不能仅从必要性方面理解。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千里见老娘,“关山度若飞”。
前年我母亲发病、反复、出院折腾过一个回合。我只赶上办出院,太太边上班边搞定了,当然也很不容易。老人不吃饭,原因很多。可能是神经系统异常,也可能是微量元素失调。有些时候,及时恰当的治疗还是能显著缓解病症。实证医学并不特别依赖医生个人的经验,当然丰富的经验肯定有帮助。就是按程序检查,然后根据结果下医嘱。如果那次送诊治疗有什么启示的话,我觉得有两点:一方面要承认医学的局限,有些病能治愈,有些病能缓解,有些病只是安慰;另一方面,要相信医学的力量,实证医学有一套经过检验、在统计意义上有效的方法,不特别依赖医生个人的经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