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红楼梦》中海外物品探源——基于中外交流史的考察(二)

已有 3959 次阅读 2019-10-18 08:07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2017--)|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红楼梦》中海外物品探源——基于中外交流史的考察(二)

推荐徐波、明心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1018发布(第22758篇)

 

   这里推荐徐波、明心的文章《红楼梦》中海外物品探源——基于中外交流史的考察(二),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3期第26-34页。感谢《世界知识》前主编、徐波编审惠寄。

***************************

《红楼梦》中海外物品探源

——基于中外交流史的考察(之二)

徐波  明心

 

【内容摘要】除前文中提到的倭瓜外,《红楼梦》涉及的来自美洲“新大陆”的物种还有花生和烟草,反映了全球化对中国城乡日常生活的影响。但是《红楼梦》中所说的“辣子”和“香芋”却不是指美洲作物辣椒和土豆,这是阅读《红楼梦》时不妨了解一下的有趣话题。

【关 键 词】花生;香芋;土豆;辣椒;烟草。

【作者简介】徐波,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界知识》杂志前主

编。

            明心,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小耗子偷的落花生

——它能轻易偷来花生吗

 

说起来自美洲新大陆的食物,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宝黛尚在少年时两人玩笑中,宝玉编“小耗子偷果品”的瞎话给黛玉听:

小耗子道:“米豆成仓。果品却只有五种:一是红枣,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只剩了香芋,因又拔令箭问:“谁去偷香芋?”只见一个极小极弱的小耗子应道:“我愿去偷香芋。”……小耗子现了形笑道:“我说你们没见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第19回)

这段瞎话里的五种“果品”,红枣、栗子、菱角都不需说,但落花生和香芋却颇有故事。

落花生就是花生。上世纪50年代中,在浙江和江西的两个新时期时代遗址先后出土了一些植物籽粒,被鉴定为花生籽粒,并被认为这些发现可证实我国在几千年以前已种植花生。但这种鉴定结果遭到许多植物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专家的严重质疑。

中国有三千多年完整的历史记年,以及绵延不绝的农书和有关农作物的文献,栽培植物,即使是很次要的栽培植物,都不会漏记。流传至今的古代农书多达三百余种,在其他浩如烟海的各种著述中也有大量农作物与各种植物的记载,但均没有花生的任何蛛丝马迹,不管它当时叫什么名字。花生的别名很多,如长生果、落地参、番豆、地豆、万寿果、落花生等,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称呼,这恰反映了花生是明清时期新传入的作物,还缺乏统一的名称。如果古时有过花生,不管它叫什么,都应该有口语和文字记载流传下来。[i]

花生的原产地在南美洲,且品种甚多。随着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脚步,花生于15世纪末就传入南洋群岛。哥伦布首航美洲是在1492年,达伽马于1498年首次到达印度,而麦哲伦于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在他死于菲律宾后他的船队继续驶往南洋群岛。这样看来,花生传入南洋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而此时正值我国明代中期,我国东南沿海海商与南洋各国商贸联系频繁,郑和下西洋也已过去几十年。由于我国与南洋的密切联系,花生也立即传入我国东南沿海。

有人认为花生就是在16世纪初由江浙闽粤侨商从已被葡萄牙殖民的摩鹿加引进的,早期西方殖民者和传教士也可能是花生的传入者。福建可能是我国率先引种花生的地方,而有关花生的最早文字记录则是在江浙一带。公元1503年的《常熟县志》,1504年的《上海县志》、1506年的《姑苏县志》是最早记录花生的文献。[ii]如果这些地区的花生是传自于福建,则福建引种花生更早。由西方人带到南洋,再从南洋传入中国,进入中国并得到传播甚至进入官方视野,被写入多种县志,这个速度简直不可思议。

花生传入中国后首先被称作落花生。前述《常熟县志》即称,“落花生……俗云花落地上,而子生土中,故名”,并说其“霜后煮熟可食,味甚香美”。贾宝玉说的就是落花生。这一名称至今犹存。

新作物的引进往往不止一次,可能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引入到不同的地点。花生也并不止一次、一个品种,而是多次、多路途传入我国。[iii]16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是小粒型花生,品种不是很好,并没有得到迅速传播。至17世纪中后期花生在中国的分布区仍局限在南方各省,如江苏、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地,因而被称为“南果”。

清代康熙年间,一种被称为“弥勒大种落地松”的花生品种从日本传入中国。这种花生果实大、产量高、适应性强、含油率高,人们因此也了解到落花生可以榨油,这使花生得以广泛种植传播,此前那种小粒品种就逐渐被淘汰。

从各种资料看,花生于17-18世纪在安徽、江西、云南颇有种植;19世纪向北推广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到19世纪后半期才在全国普遍栽培。[iv]

曹雪芹少年时期生活在南京,且家境尊贵富裕,应该是在南京时得风气之先,认识了这种珍稀作物。而当他成年后在北京写作《红楼梦》时,花生在北方尚远未普及。所以“小耗子”未必随便就能偷来花生。

对中国花生种植影响最大的是1860年前后由美国传教士引入的品种,被称作“洋花生”或“大花生”,在山东试种成功后很短时间内便传遍了全国各地,使我国花生栽种面积和产量空前急剧增加,花生渐成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

 

“静日玉生香”

——“香芋”是不是土豆

 

在宝玉编的瞎话里,在“落花生”之后紧接着就是“香芋”。“香芋”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香芋”不是中国早有培育、通常所称的芋头。在《红楼梦》里,芋头就叫芋头,第50回“争联即景诗”中就说“李纨命人将那蒸的大芋头盛了一盘……命人带给袭人去”。可见书中芋头与香芋是分得很清的。

芋类的栽培历史在中国为时甚久,在古代文献中,“花生”与“香芋”两个名称常常纠缠在一起。花生传入中国后曾有很多异名,如“长生果”“地豆”“番豆”等,“香芋”也是其中一个,如《本草纲目》卷七引《花镜》称“落花生一名香芋”。但贾宝玉所说的香芋不可能是他刚刚提到的落花生。

“香芋”又与土豆经常搅合在一起。如17世纪初的《长安客话》:“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1739年的《天津府志》:“芋,又一种小者,名香芋,俗名土豆”,等等。[v]但是,这个“土豆”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土豆——马铃薯吗?

如果是,那么宝玉随口编的一段瞎话中,五种“果品”中就有两种来自域外,而且都是在全球化时期来自遥远的美洲新大陆。但是有关马铃薯进入中国的史料却不支持这个判断。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等,原是南美洲和中美洲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英国水手于16世纪中后期分别将之带到西班牙和爱尔兰,进而传播到欧洲大陆和不列颠群岛。公元18世纪后期被英国人带到印度,继而传入东南亚。16-17世纪之交由荷兰传入日本。17世纪荷兰殖民者盘踞我国台湾(1619-1662年)期间在台湾已有种植。1700年左右有西方人在舟山看到马铃薯的栽培。

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大陆的具体时间,或认为是在16-17世纪之交的明朝万历年间,其根据主要是明万历中后期蒋一葵所撰《长安客话》(据推测作于1600-1610年间)中有“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的记载。但有人指出“土豆”在明清时代至少或指土芋或指花生,如同时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就有记载,却没有关于马铃薯的任何蛛丝马迹,显然《长安客话》中的“土豆”应是土芋而非马铃薯。

有农史学者对17-18世纪一些史料进行了考察,发现“土芋”“香芋”“土豆”“黄独”之名往往互见,即使“马铃薯”之名也曾用于称呼黄独,这些植物都具有容易混淆的生物学特征,因此认为据这些史料尚难以推断马铃薯在明末即传入中国大陆。[vi]

论者并进一步指出,根据各种资料可以认定,中国的栽培马铃薯源自欧洲,是欧洲马铃薯的后代,而欧洲马铃薯直到18世纪中期以后才得以培育成适于大田栽培的品种,因而马铃薯最早引入中国的时间不会早于18世纪,可能是在欧洲人普遍认识马铃薯优异的食用价值后,由传教士们带到中国的。直到19世纪中国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关于马铃薯的可靠记载,并且都称其为“洋芋”或其谐音如“羊芋”“阳芋”“扬芋”等。明末清初引入的境外作物,一般皆冠以“番”字,如番麦、番薯、番茄、番豆等,而清代中末期引入的植物或物品才冠以“洋”字。“洋芋”的称呼正符合这个习惯。[vii]

如此说来,生活于18世纪上半期的曹雪芹,还无缘让贾宝玉说出马铃薯来。这也能够解释贾宝玉所说分明是“五种果品”,而亦粮亦蔬的马铃薯却无论如何无法跻身于“果品”之列。

那么“香芋”到底是什么?

宝玉口中的香芋,在己卯、庚辰各脂本中作“香玉”。不管是“香芋”还是“香玉”,本来就是宝玉用来编派黛玉的。但由于古今名称不同、各地称呼不同,并且古今书面资料亦未必能够全面反映民间称谓等原因,使人们对“香芋”的理解歧义纷呈。

前引许多史料都涉及“黄独”。《红楼梦大辞典》即释“香芋”为“黄独”。该词条引清人谢墉《食味杂咏》云:“香芋:腊蔓生,别有一种香气,可供茶料,故名香芋。苏松人家尚之”;并引曹寅《楝亭诗钞》中“粟事间重蔬,芋香或异呼”,证明曹家平时亦食用香芋。[viii]

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也释此处的香芋为黄独,并称黄独块茎作为药用始载于北宋苏颂等所著的《图经本草》,有解毒消肿、化瘀散结、凉血止咳之效。[ix]

看来宝玉所说的香芋,就是这种可作药用、也“可供茶料”的黄独了。既然其“可供茶料”,宝玉将之列为果品,也就得到了解释。

 

“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辣子”是辣椒吗?

 

除了“香芋”以外,还有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称呼,就是“辣子”。这是贾母向初入贾府的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给王熙凤起的绰号。这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但通行的程高本与几个脂本在两个词语上有所差别。

在程高本中,这段话为: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但在几个脂本中,这段话为: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教)他‘凤辣子’就是了。”

程高本将“泼皮破落户儿”改作了“泼辣货”,“南省”改作了“南京”。

人们常常把辣椒称作“辣子”,对于性格直爽泼辣,或者尖刻犀利,或者行为狠辣的人(尤其是年轻女子),人们常常冠之以“小辣椒”之类的称呼。联想到王熙凤的品性,人们会以为,贾母在玩笑中也是在以欣赏宠爱的态度来用“辣椒”打趣王熙凤。

但是这里的“辣子”真的是指辣椒吗?

有研究者早指出了这个问题。“辣子”按字面解释是指泼辣、厉害、不好招惹之人,与“剌子”同。贾母实际上对此已做出解释:“辣子”即是“泼皮破落户儿”。《水浒传》中就有个“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作者并引章太炎所说,“江宁(即今南京)谓人性很戾者为剌子”。民国著名学者、《红楼梦》早期评论家王伯沆(1871-1944年)在批注《红楼梦》时也指出,“今南京犹有此称,言无赖也”。[x]

由此看来,程高本改成“泼辣货”,倒也不离本意,但是改得很无谓,且在幽默感上差了很多。

《红楼梦》中未出现辣椒,是否意味着原作者和续作者不知道这种当时尚未普及的作物?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诗经·周松·载芟》)。我国使用辛辣口味调料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楚辞》等作品中都有充分反映。《楚辞》各篇共十四句提到花椒。[xi]贾宝玉“试才题对额”,指认大观园中各种奇花异草,就引用了西晋左思《蜀都赋》中的“绿荑丹椒、蘼芜风莲”等植物名称。中国古代辛辣的调料十分多,包括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胡椒、芥辣等。在辣椒传入中国前,花椒、姜、茱萸使用最多,被称为中国民间三大辛辣调料。历史上常用的“五味”便是葱白、花椒、姜、橘皮、盐豉;历史上的“三香”为花椒、姜、茱萸,“五香”是大小回香、丁香、桂皮、花椒。[xii]丝绸之路开辟后,原产于印度、为波斯所移植的胡椒,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但胡椒在唐代仍十分珍贵,至元代才大量使用,明清以来使用越来越广泛。

《水浒传》中就有对辣味食品的描写:

西门庆也笑了一回,问道:“干娘,间壁卖甚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第23回)

宋江因见了这两人,心中欢喜,吃了几杯,忽然心里想要鱼辣汤吃……宋江道:“得些辣鱼汤醒酒最好。”戴宗便唤酒保,教造三分加辣点红白鱼汤来。(第37回)

但正是在它的全盛时期,胡椒遭到辣椒的挑战。

辣椒原产美洲,随哥伦布传入欧洲。人们公认中国最早的辣椒记载见于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1591年)一书,称其为“番椒”,显示了时人对其来自海外的认识。王象晋《群芳谱》(1621年)亦载“番椒,亦名秦椒”。“辣椒”一名首见于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山阴县志》。辣椒的观赏性和调味作用一开始就被人们同时认识,在一些记载中可见它常被与胡椒作对比并代替胡椒。

辣椒传入中国后名称很多。称其为“辣子”的可能是辣椒传播最迅速最普遍的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也有这样的俗称。[xiii]

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途径,迄今并无定论,但很可能是多途径传入的,包括由华东沿海引入再传入内地,由欧洲传入日本、从日本传入朝鲜半岛、再从朝鲜半岛传入中国东北,以及由荷兰人传入台湾。至《红楼梦》成书时代,浙、徽、赣、闽、湘、粤等南方多省,北京附近的华北地区以及东北的辽宁均有辣椒的记载。浙江记载虽早(康熙时期),但后续记载不多,说明食辣并不普及,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最早的记载都是在乾隆时期。江苏的记载比周边省份都迟,并且特少,直到嘉庆时期才有。河北辣椒也不普遍。[xiv]不见记载不一定意味着没有种植和食用,但可以推测记载的有无及多寡一定与普及程度成正比。

曹家几代人生活在南京,遭变后迁居北京。南京和北京至今都不属于食辣地区。“南省”作为江南地区的代名词在康熙、雍正两朝时已经常使用,南京自然位于“南省”,程高本的改动亦属无谓。从南北各地辣椒尚不普遍这些史事我们不妨推测,曹雪芹尚不知辣椒这种作物,或者对之未予留意。至于如王伯沆所言“辣子”是“剌子”之讹,这可能说明在“前辣椒”时期,人们就已经以“辣”来形容“泼皮破落户儿”了。

 

 

“真正汪恰洋烟”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史

 

《红楼梦》中涉及烟草的内容凡两见,一详一略,详者为鼻烟,略者为用烟袋吸食者。

“鼻烟”一段,见于第52回,就发生在“晴雯补裘”故事之前。这一段程高本又对脂本作了不少改动。而脂本中甲戌、己卯两本这一回皆不存,惟庚辰本有之,兹录如下:

晴雯服了药……虽然少减了烧,仍是头疼。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了关窍。”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盒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晴雯只顾看画儿,宝玉道:“嗅些罢!走了气就不好了。”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好爽快!拿纸来。”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只是太阳还疼。”

在“真正汪恰洋烟”后有脂批:“汪恰,西洋一等宝烟也。”程高本将“真正汪恰洋烟”改为“真正上等洋烟”。“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程高本作“一个金镶双金星玻璃小扁盒”。“揭翻盒扇”,程高本改为“揭开盒盖”。“嗅些罢”改为“闻些”。两个嗅入”都改为“抽入”。“好爽快”改为“辣”。

这些改动看似不大,但失掉了认识此种鼻烟的重要信息。

“汪恰”两字显系外文音译,脂批表明其为西洋一种最好的鼻烟的名称。程高本改为“上等洋烟”可能是顾虑到读者对之不明就里,或是程高诸人自己也不明白。吴世昌先生曾说“假如有人能认出‘汪恰’是什么商标或公司的名称,那将多么有趣”。人们提出了一些猜测,如周策纵认为或许是西印度群岛中的浮贞群岛(The Virgin Islands,通译维尔京群岛)或美国浮贞尼亚(Virginia,通译弗吉尼亚)的音译,因为在16-17世纪后此两地都是著名的烟草产地,其生产的烟草和鼻烟销往欧洲后很受欢迎。而“汪恰”两字可能是西洋来华传教士依据这些地名的法语发音译成中文的。周策纵还根据他在纽约市区美术馆所见到的一款与《红楼梦》同时代、形制及图案都非常接近的鼻烟盒,指出程高本把“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扣”字去掉、把“揭翻盒扇”改为“揭开盒盖”的错误。[xv]

《红楼梦》中关于烟草的另一处描写在程高续作中,是使用烟袋吸烟,但只有一句话带过。钗玉婚后一次凤姐去看望,拿他们打趣:

把个宝钗直臊的满脸飞红,又不好听着,又不好说什么。只见袭人端过茶来,只得搭讪着,自己递了一袋烟。凤姐儿笑着站起来接了,道:“二妹妹,你别管我们的事,你快穿衣服罢。”(第101回)

在美洲,印第安人吸食烟草据说已有上千年甚至更久的历史,这种习俗与宗教和医学有关。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就简单地提到了烟草,但后来其他探险者的报告中就较多地报道了烟草,烟叶和烟草种子也被带进欧洲并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烟草的西班牙语名称来自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所命名的多巴哥岛(Tobago),欧洲各语种的称呼均来源于此(如英文Tobacco),初入中国时译为淡巴菰、丹白桂等。法国人尼古特曾以鼻烟医治法国王太后的疾病,烟草碱“尼古丁”即以此人之名命名。其后闻鼻烟这种时髦的嗜好在法国上层社会流传一时。[xvi]

中国较早记载烟草的资料皆在明末,包括方以智《物理小识》:“万历末,有携淡把姑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皆衔长管而火点吞吐之,有醉仆者”。张介宾《景岳全书》:“此物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也”。姚旅《露书》:“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避瘴气。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xvii]这些记载提示的是烟草从东南沿海传入中国的时间、途径以及吸食方式、种植和传播情况等。

烟草进入中国的另一条渠道则是明末清初由日本经朝鲜半岛传入辽东地区。约16世纪末葡萄牙人将烟草带入日本,17世纪吸烟者已很多,朝鲜政府曾以烟草作为礼物赠送明朝建州官员。满人在入关前,王公贵族和贫民百姓吸烟已成社会风气。

18世纪中期,也就是《红楼梦》成书时期,种植和吸食烟草的风气仅一二百年间便风行全国。

正如周策纵先生所言,曹雪芹本人很可能有嗅过鼻烟的经验,所以描写晴雯嗅鼻烟才这么贴切生动。但是曹雪芹在书中与烟草有关的故事却仅此一见,这可能与清代前期的禁烟政策有关。

烟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始终面临吸烟与反吸烟的对立和斗争。虽然有人看重其医药功能,但一直有人因种烟侵占粮田、吸烟靡费家资、有害健康及有损社会风气等角度反对吸烟。清廷在入关前即已厉行禁烟,但效果甚微。建都北京后,清廷内禁烟呼声一度很高,清廷对宫廷内吸烟有严格禁例,“凡紫禁城内及凡仓库、坛庙等处,文武官员吃烟者革职,旗下人枷号两个月,鞭一百。民人责四十板,流三千里”。时有高丽贡烟万匣,康熙诏却之。雍正亦曾诏谕说“烟叶一种,于人生毫无裨益”,令有司“谆切劝喻,俾小民醒悟”。但至乾隆年间,朝廷禁烟态度开始改变,对闲隙奇零之地种植烟草不加禁止。乾隆晚期已认识到“民间酿酒种烟等事,所在皆有,势难禁止”。[xviii]而这个变化或许是小心翼翼不越雷池的程高本出现一处吸烟情景的背景。

细考起来,清朝政府对烟草先严后弛,对吸烟和鼻烟的态度也有不同。

美洲土著居民吸烟的方式是将烟叶卷起,一头点燃,一头吸食;或是使用管状烟斗。在烟叶和烟草种子传到欧洲后,17世纪鼻烟也普遍从美洲传到欧洲,18世纪上半期,即曹雪芹的时代更已传遍世界许多国家。[xix]

鼻烟应该是欧洲传教士和使节作为进奉皇帝的礼物而带进中国,又从宫中作为赏赐流入公卿人家的。康熙不喜吸烟,但康熙23年法国耶稣会会士在南京见驾,贡方物四种,“上命留西腊,赐青纻、白金”,“西腊”即鼻烟(Snuff)的音译,也译“士那”“士那富”“士那补”。熙朝中期以后鼻烟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雍正反对吸烟,却喜爱鼻烟壶。雍正三年(1725年)意大利亚教化王(指梵蒂冈教皇)“贡方物”,有玻璃鼻烟壶、咖什伦鼻烟罐、各宝鼻烟壶、素鼻烟壶、玛瑙鼻烟壶及鼻烟。雍正四年(1726年)葡使麦德乐进方物三十箱,第一号箱內有金珐琅鼻烟盒一个,金镶蜜蜡珈石瑜玛瑙蓝石云母鼻烟盒六个,奇样银镀金镀云母玳瑁鼻烟盒四个;第九及第十号箱内,亦各有鼻烟六瓶。乾隆后禁令弛废,嘉庆后完全放弃。乾隆18年来华葡使在圆明园向乾隆进献葡王礼物共四十八抬,包括“金丝缎,银丝缎,自来火,大鸟枪,小鸟枪,各样香料,各样葡萄酒,各样葡萄烧的蒸的香露,各样药料油,宝剑,宝石,各样鼻烟盒,玻璃器皿等物”。史料中亦有皇帝皇后赐臣下及外国使臣鼻烟壶的记载。嘉庆年间和珅被籍没之家产中,所有洋货物即多为贡品,且与《红楼梦》中记载大致相同,计有“大自鸣钟十九座、小自鸣钟十九座、洋表一百余个、洋钱五万八千圆、玛瑙烟壶一百余个、五色大呢八百板、鸳鸯一百十板、五色羽缎六百余板、五色哔叽二百余板”[xx]。方豪先生指出鼻烟在清代颇为盛行,但初时惟宫中及大臣可得享用,故鼻烟壶之制造,异常精致,而质料亦俱极名贵。

《红楼梦》中两处故事,嗅鼻烟和吸烟袋的都是女性。清代妇女吸烟相当普遍。阮葵生(1727—1789)《茶余客话》说:

(烟草)初出吕宋,明季始入中国,近日无人不用,虽青闺稚女,银管锦囊与镜奁牙尺并陈矣。

乾隆年间金学诗《无所用心斋琐语》描述苏州一带官绅之家娇柔女子吸烟之状:

日高,春犹有酣寝未起者,簪花理发,举动需人,妆毕向午,始出闺房,吸烟草数筒……

乾隆年间廖景文《漱芳诗话》有诗:

猩唇动处樱桃绽,翠管拈时玉笋长。……[xxi]

嘉庆以后,吸烟风气已无法抑制,禁烟政策被彻底废弃。19世纪中后期亦即鸦片战争后的小说,如尹湛纳希《泣红亭》《一层楼》、文康《儿女英雄传》等,关于吸烟的情节,包括贵族小姐吸烟的情节比比皆是。

照片 11张拍自该文

1

 DSCN7102.JPG

2

 DSCN7103.JPG

3

 DSCN7104.JPG

4

 DSCN7105.JPG

5

 DSCN7106.JPG

6

 DSCN7107.JPG

7

 DSCN7108.JPG

8

 DSCN7109.JPG

9

 DSCN7110.JPG

10

 DSCN7111.JPG

11

DSCN7112.JPG


[i] 游修龄:《说不清的花生问题》,《中国农史》,1997年第4期,第102页以下。

[ii] 王思明:《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10月版,第153页。

[iii] 郭声波 张明:《历史上中国花生种植的区域特点与商业流通》,《中国农史》2011年第1期,第15页。

[iv] 王思明前引书,第156页。

[v] 王思明前引书,第83页。

[vi] 王思明前引书,第84

[vii] 谷茂、信乃诠:《中国栽培马铃薯最早引种时间之辨析》,《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第81-85页;王思明前引书,第81页。

[viii] 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增订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月第一版,第96页。

[ix] 潘富俊:《阆苑仙葩,美玉无瑕——红楼梦植物图鉴》,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1月版,第74页。

[x] 严中:《红楼梦与南京》,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8月版,第157页。另见张俊、沈治钧评批:《新批校注红楼梦》(一),第63页。

[xi] 潘富俊前引书,第91页。

[xii] 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13页。

[xiii] 王思明前引书,第109-111页。

[xiv] 王思明前引书,第101-105页;第107-115页。

[xv] 周策纵:《<红楼梦>“汪恰洋烟”考》,载周策纵:《<红楼梦>大观》,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2月版,第84-90页。

[xvi] 杨国安编著:《中国烟业史汇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11月版,导言,第2页。

[xvii] 杨国安前引书,第3-4页;王思明前引书,第196页等处。

[xviii] 杨国安前引书,第6-7页。

[xix] 周策纵前引书,第86页;杨国安前引书,第10页。

[xx] 杨国安前引书,第10页;周策纵前引书,第87页;方豪:《红楼梦新考》,原载《说文月刊》第四卷合刊本,19445月版,见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月版,下册,第992985页。

[xxi] 杨国安前引书,第9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202409.html

上一篇:第四届万心蕙奖学金获奖名单【《美国史研究通讯》(2008.1.)】
下一篇:战国中山王舋铁足大鼎等铭文的启示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