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垃圾分类贯穿于源头都垃圾场的全过程

已有 1838 次阅读 2019-6-5 10:15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2017--)|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垃圾分类贯穿于源头都垃圾场的全过程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6月5日发布(第21745篇)

 

依据我在天通苑东一区2002年以来生活的实践体验和1999-2015年间在美东地区康州丹伯里(Danbury CN),纽约怀特普莱斯、(White Plain,NY)索默斯(Somers,NY)、恰帕奎(Chappaqua, NY)等地居住的生活感受,以及在美西地区、日本旅游所见,垃圾分类工作以日本最佳。在我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思想认识统一了,每个环节的措施细化落实了,基础工作扎实了,就可以事半功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技术革新、从源头分类到现代化工场分类,都需要责任到岗、到人,来不得半点马虎。

举例来说,最早源头的家家户户、企业单位、商店摊位,任何一个输出垃圾的源头,都需要认真分类,并有激励机制和惩罚规定的保障。

源头输出是第一步,是设在各个垃圾集中地的垃圾箱要有明确的分类标志,尤其是区分厨余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垃圾的初步分类。关键的关键在于需要有专人监督管理,特别是防止“拾荒者”不断将已经分类的垃圾箱翻个地朝天,使得本已分好的又混在一起。以天通苑东一区为例,我目睹每天有“拾荒者”光顾一个垃圾箱堆放地的,就有数十次,数十人之众,如果将“拾荒者”变成监管者,就是保障初始分类的最重要的一步,这样还可以解决小部分就业问题。

垃圾运输的分类是第二步,必须确保一辆垃圾运输车不可同时装卸厨余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垃圾,不然等于初始分类的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又混同了。更布允许洛杉矶运输工作者自己成了“拾荒者”,即使在美国我就多次发现存在这类情况。

垃圾分类的第三步,就是专门的垃圾车运送到垃圾场后,需要再次经过严格的删选,决不将厨余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垃圾混在一起,在厨余垃圾中还要将一个个垃圾袋分拣出来。

 

如果从源头到垃圾分类场过程的每一步都严格监督执行,那么我们的垃圾分类才算真正的成功。垃圾分类需要从我做起,全民动员,移风易俗,为资源再生循环和防止固体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污染人人把关尽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83179.html

上一篇:以人民为中心 北京应该预报北京园艺博览会气象
下一篇:解决好天通苑地区出行难的几个节点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