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谋摘编自:华小琴,郎杰斌.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招聘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1):115-121.
(1)注重培养面向信息职业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需调整学科定位,关注学科理念的融合趋势,改变院系课程设置偏文科的现状,完善教学考核方式,克服单一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教育或科技情报教育的局限,向技术、社会、管理、人文、经济、通信、传媒等领域渗透,并依据学生兴趣特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在信息管理类课程之外补充研究方法类、大数据等应用类课程教学,使之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对其未来职业潜质可挖掘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动态化、内容前沿化。美国不少图书馆学情报学毕业生能够就职于政府、各类类型企事业单位、科技巨头、研究机构,分布于各大产业,有的甚至成为总统信息政策顾问,都得益于在校期间所接受的适应性、综合性、交叉型课程及远程教育。
在面向市场设置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同时,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学生研究方向进行细分,尊重差异化选择和个性化思维,推动学生建立多学科知识背景,提高解决不同领域与情报学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社会所需的职位介绍与规划,区别定制课程模块和培养方案。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特色专业计划,缩短课程的更新周期。除了专业学位教育外,还可以通过双学位、联合培养、认证项目、辅修等方式传授系统的第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学科发展、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等因素,将教育过程与信息职业定位结合起来,确立鲜明的职业方向,使其既有系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又具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文献信息相关工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开发持续学习和研究的潜能,使其适应各类型招聘单位的信息服务、研究及管理工作,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信息管理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
(2)加强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
基本职业能力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立足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了要重视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决策判断能力、领导能力、事业管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调配科利用资源,有效计划并获取预期目标以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环境等要素进行科学重组,加强信息职业敏锐能力,对单位文化和信息环境充分理解并做出有效回应。借助敏锐洞察力和丰富专业知识制定适宜的信息业务策略。
此外,应加强培养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的伦理与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感、承受与适应能力等,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对自身心理、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有较清醒的认识,提升心理承受、独立生活、人际沟通等素质。并通过知识产权、信息伦理、信息政策、信息隐私等教育,使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合理合法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坚守基本道德素养,树立良好健康的工作观,这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适应信息职业和生活方式的必备的能力之一。
(3)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增强信息服务意识。
让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生既有能力进行信息技术与服务的管理与咨询工作,也能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维护,使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也能培养出胜任技术工作的人才,实现能力与现实环境积极互动。
(4)巩固传统专业基础能力与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馆学情报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专”之所在,是对信息组织、加工、分析、处理等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和信息研究方法的掌握,有助于保障图书馆学情报学毕业生在信息行业的职业竞争力。信息职业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编目分类、参考咨询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强烈需求,真是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重点塑造的能力。
(5) 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将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与社会各界的需求结合起来,变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单轨发展为多管齐下、多元化的并行模式。以职业能力和社会参与为导向,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硕士教育,细化并明确培养方案中应用与实践的内容,通过专业技术类、方法类等核心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并增加自主学习、研讨会、课堂试验、实践调研的比重。改变以成绩和论文为主的量化考核模式,将实践基地学习纳入学分体系加以考核,扩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
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模式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教育理念,扩大专业背景和知识构成,根据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略,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注重提升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除了专业系统理论和基本技能外,注意开发学生多元化、创造性思维及实际应用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将教育过程与职业定位结合起来,对信息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即时反馈。致力于培养具有敏锐洞察力、战略眼光、专业素养、渊博知识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人才,使其有能力面向更为宽广的信息职业,成为信息服务的执行者、信息机构的管理者、信息政策的制定者和信息行业的领导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