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带盐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gu66666 为寂静的土壤代言

博文

土壤有啥秘密?走,跟央视一起去看看! 精选

已有 14275 次阅读 2017-10-24 20:37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土壤有啥秘密?走,跟央视一起去看看!

杨顺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如果只能收看一个电视频道,你会选择哪一个?这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来看,似乎不是问题。然而,在我的童年,农村的信息十分不发达,收看电视节目都十分困难。那时候,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只能通过所谓“鱼骨天线”来收看有限的电视节目。后来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地区可以收到的节目慢慢地变多,人们可以选择的电视频道和节目变得越来越多。在这些纷繁芜杂的电视节目里,CCTV的科教节目一直是我的最爱。

“鱼骨天线” 来源:网易新闻

近日,CCTV10科教频道《走近科学》栏目推出《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的秘密》(点击播放:上集 下集)对我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报道。一边是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一边是自身求学的地方,加上又是播报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知识,我实在难掩心中的激动。这里仅撷取数例作一个简单的解读,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电视节目。

治理和改良盐碱地

古谚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黄淮海平原历史上就是农耕发达的地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慢慢地变成了盐碱地,威胁植物生产。。

土壤的重要性

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实验站

研究人员通过挖掘土壤剖面了解土壤健康状况(“泥巴”住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俄罗斯学者曾指出:“没有不良的土壤,只有不良的耕作技术。”中国科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熊毅、席承藩先生为首的团队用井灌井排的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盐碱地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科研人员演示“井灌井排”技术

提高作物产量

土壤能维持植物生长,但是不同的植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是不一样。在改良土壤基本地力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还需要研究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协作,维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不同作物的协作

化肥是提升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然而施肥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反而造成作物减产,过多的肥料流失到环境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平衡化肥减施和维持作物产量之间的产量也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问题。

治理和改良红壤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亚热带经济林木、果树生产基地。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利用,存在着土壤侵蚀、肥力减退、土壤酸化和季节性干旱的问题。研究红壤退化机制及其防治和地力提升是科研人员的主要工作。

红壤景观

红壤的酸性毒害作物根系、威胁作物生长

红壤治理:既改良酸度,又增加有机质

治理河水污染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是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化肥量比较有限。长期超量地施用化肥让土壤不堪重负,多余的氮肥进入河流等水体,使得河流中的营养元素超过正常所需,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科研人员利用狐尾藻较好治理了这种河流污染。

利用狐尾藻治理河流污染,水体变清、恶臭消失

地球变化的见证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每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大约需要上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地球形成与演化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气候的变化,对土壤的演变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地球气候事件的发展,对土壤中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土壤会忠实地记录这些气候事件,这些记录反映在了土壤的结构之中。土壤学家通过研究土壤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可以推算土壤的演化,从而知道是哪些气候环境事件造就了如今的土壤。


 

南京土壤所土壤标本馆里存放了丰富的形成于不同环境下的土壤标本  

            土壤学家从土壤中探索历史上地球环境的变化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合理的土壤利用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平衡人类发展需求与土壤的健康供给能力?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一直在路上。希望有一天,人与土壤和自然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届时我们拥抱土壤,亲吻大地母亲:“和草木为友,与泥土相亲”。


土壤科普系列博文:

土壤那么美,你不去看看?

土壤:地球的皮肤

“泥巴”住进博物馆,需要几步?

世界土壤博物馆,你听说过么?

土壤人的五色土情结

发现土壤之美

与邮票王国的美丽邂逅

科普读物推荐:《寂静的土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25565-1082310.html

上一篇:与邮票王国的美丽邂逅
下一篇:寂静的土壤要“说话”
收藏 IP: 159.226.121.*| 热度|

20 杨正瓴 杨帆 曾荣 董岳 赵建民 黄永义 何尚卫 王嘉文 信忠保 苏德辰 朱晓刚 文克玲 覃伟 高建国 张晓良 李颖业 左宋林 朱朝东 杨金波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7: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