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谁先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中国地理学西传考证

已有 6559 次阅读 2017-10-19 20:34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谁先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中国地理学西传考证

原创 2017-10-19 李兆良 测绘科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摘 要

1593年刻印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地图载有亚伯尔耕、加拿大的名字,没有亚墨利加,该图还显示明代知道新大陆的地名比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早9年。1570年的奥特里斯的世界地图说明欧洲还没有到过美洲西部。普兰修斯1590年和1594年的地图完善了欧洲人还没有到过美洲的西部和亚洲地理,比对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准确性,唯一可能是西方采纳了来自中国的信息。其中最大可能是荷兰航海者林斯豪滕和他相熟的中国通在印度果阿的交流,果阿是郑和当年必经之地。1590年后,西方地图有了飞跃的发展,其后西方海洋霸权中心从葡萄牙转移到荷兰和英国。奥特里斯1570年的世界地图,普兰修斯1590年与1594年的世界地图,3种地图逐步改善了西方对新大陆和中国的认识,但是没有欧洲人测量的文献根据,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传入西方。《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郑和航海图》与《坤舆万国全图》代表3种不同用途的地图,均为中国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是明代内府藏的世界地图,约1430年成图,远早于利玛窦和李之藻时代。明代中国人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者,是现代地图学的先驱,地图学起码是中国独立创建的,不是来自西方。


李兆良.谁先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中国地理学西传考证[J].测绘科学,2017,42(10):5-13.


正 文

0  引言

过去认为中国地图学来自西方,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是欧洲人奥特里斯、墨卡托等人的世界地图重绘,中国人对新大陆(美洲)的认识自此开始。西元2000年后,互联网提供了高精分辨的西方古文献地图,包括《坤舆万国全图》,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提供了确实证据,彻底改变了我的这一观念。

本文讨论1593年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和《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几个地名:哥泥白斯湖、亚伯尔耕、加拿大。比较西方的奥特里斯、普兰修斯地图,再次证明利玛窦来华之前,中国已经知道新大陆,试图推翻西方地理大发现一说。根据西方地图的进化年代和文献,初步断定了中国的世界地理信息西传的时代及过程。

1    16世纪西方的美洲地图文献

1550年,塞巴斯蒂安·明斯特(Sebastian Münster,1488—1552年)绘制的第一幅美洲地图 ,没有经纬度,整个美洲与现代理解的美洲差别悬殊,亚洲与美洲相隔很近,日本是长方形的。亚洲最大的是印度,中国(国泰)是小国。比较20年后的奥特里斯1570年地图有天渊之别。根据1550—1570年之间的测量技术,当时绝对不能达到测绘奥特里斯世界地图的水平,因为这不是实地测绘,而是道听途说和抄袭的结果。1580年,荷兰人瓦根乃尔(Lucas Janszoon Waghenaer,约 1533—1606年) 出版了被称为欧洲第一本航海著作《航海明镜》(Spieghel der zeevaerdt),里面有23幅欧洲各国地图,只有其中一幅有经度。 1594年,普兰修斯首次获得专利如何用磁针、图表和星盘(Astrolabe)测量经度。欧洲精确测量经度以前,船只经常因为经纬度错误触礁。1713年,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设计了第一个海上用的计时器,开始比较准确地测量经度。到1773年,他的发明才得到承认。

2    《坤舆万国全图》美洲东部特有地名

《坤舆万国全图》在北美洲东部有一段文字描述,以原文如下:“自农地至花地其方,总名曰甘那托儿,然各国有本名,其人醇善。异方人至其国者,雅能厚待。大约以皮为裘,以鱼为业。其山内余人平年相杀战夺,惟食蛇蚁蜘蛛等虫。”上述的“甘那托儿”,姑且翻译为Ganator,欧洲文献不载,黄、龚一书也漏掉这名字。另一个没有的地名是“讶把剌亦尔”,德礼贤翻译为Iapalair,位置在首次西班牙人赫尔南多·德苏图(Hernando de Soto, 1495—1542年)登陆北美洲的地方,没有记载。欧洲地图与文献没有“甘那托儿”与“讶把剌亦尔”的对应地名,唯一可能是中国人直接从美洲原住民那里获得。

欧洲人命名的美洲地名,通常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用国王、名人、城市、宗教等名字,例如: La Isabela(伊莎贝拉岛,今多米尼加-海地), Isola Spagnola Nova (新西班牙岛), Nova Hispaniola(新西班牙,今墨西哥),Nova Francia(新法兰西), New England(新英格兰), New Amsterdam(新阿姆斯特丹,纽约旧名), New Holland(新荷兰,今澳洲), New York(新约克,即纽约), New Jersey(新泽西), America(亚美利加,以Amerigo Vespucci命名), Philippine(菲律宾,西班牙国王名字), San Lorenzo(今马达加斯加)等。中国人的命名是以当地人的语言音译,如墨西哥、孛露(即秘鲁)、亚伯尔耕、加拿大(Iroquois易洛魁语Kanata或Canada,意为村庄),如果没有碰到居民,就以地理特征命名,如水潮峰、雪山、美湾、松树林等。

假如《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地名来自欧洲命名翻译,德礼贤(Pasquale M. d’Elia, 1890—1963年)就不需要把《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名翻译为意大利文,应该直接引用原来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的地名,从中文翻译为欧洲文字的美洲地名是一个重要的提示:这些地名是中国人命名,不是欧洲人命名的。

3   梁輈《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

《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制作人署名是[明]常州府无锡县儒学训导泗人梁輈,原图长171.5厘米,宽130.5厘米,万历癸巳年(1593年)木刻雕板印刷 (图 4)。采用中国古地图传统画法绘制,以中国居中,外国地名列于四周成小岛状,围绕中国。文字说明各地历史、地理和物产的特徵。图上端有序文,下端注出各省府、州、县数及各省户数、人口和农经数字。据《中国古文献大辞典 地理卷》:"是图曾参罗洪先《广舆图》、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及奥特里斯 (Abraham Ortelius)的《舆图汇编》,并吸收某些中国制图技法,注记了大量中外地名和古今人物。"但是从下面的分析,该图参照罗洪先的《广舆图》没有问题,但是没有参照西方地图的证据。

据孙果清《以中国为主的世界地图》一文:“该图于18世纪被来华的耶稣会士携至欧洲, 1764年由荷兰收藏家杰拉德·米尔曼(Gerard Meerman) 购得。1824年落入托马斯·菲利普(Thomas Philips)之手, 1946年为英国收藏家菲利普·罗宾逊(Philip Robinson)收藏, 并于1974年在大英图书馆举办的中、日地图展中向公众展出。1991年该地图见于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目录第85号, 现下落不明。”一说日本京都龙谷大学有藏本。该图在中国无留存,本文作者于2010年得黄盛璋教授在英国的影印本部分为参考。

《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序言:

尝谓为学而不博夫古。无以尽经理之妙。好古而不穷夫远。无以尽格致之功。是以禹贡之书。历乎九州。职方之载。罄乎四海。班氏因之而作地理志。则图史之从来久矣。考古证今者所必资也。此图旧无善版。虽有广舆图之刻。亦且挂一而漏万。故近睹西泰子之图说。欧逻巴氏之镂版。白下诸公之翻刻有六幅者。始知乾坤所包最钜。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内而中华山河之盛。古今人物之美。或政事之有益於生民。节义之有裨於风化。或理学之有补於六经者。则注於某州某县之侧。外而穷荒绝域。北至北极。南越海表。东至汪泽。西极流沙。而荒外山川风土异产。则注於某国某岛之傍。一皆核群书。稽往牒。庶几一览。则乾坤可罗之一掬。万国可纳之眉睫。不必梯山航海而能卧游六合。不必广蒐博采而能智彻古今。格物致知之学。未必无少补也。

                    常州府无锡县儒学训导泗人梁輈谨镌

万历癸巳秋南京吏部四司刻于正巳堂

有人认为梁輈地图上的日期“癸巳”是错的。1593年,利玛窦还在韶州,没有到南京,这地图上有加拿大、“亚伯尔耕”这些美洲的地名,照他们的想法,利玛窦来之前是不可能知道的,而且已经刻版成图,即知道美洲远较1593年为早。白下是南京六部办公处,梁輈是吏部官员。吏部的官员每天都写天干地支的日期,不可能写错,更不会刻错的。

梁輈序言说:“此图旧无善版,虽有《广舆图》之刻,亦且挂一而漏万。故近观西泰子之图说,欧罗巴氏之镂版,白下诸公之翻刻有六幅者,始知乾坤所包最钜。故合众图而考其成,统中外而归于一。”这段话透露了白下有一份六幅的世界地图,与后来的《坤舆万国全图》格式一样。利玛窦带来的奥特里斯地图或地图集,均不是六幅,他还没有制作《坤舆万国全图》,可见吏部本来有一份六幅的《坤舆万国全图》原图,就是后来利玛窦呈献的同名地图的前身。

担任京官的嘉兴人严从简所撰《殊域周咨录》是关于明代中外交通史的书,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完竣。《殊域周咨录》文字冒犯满人,称女直为北狄、夷虏寇、野人,称满州的都城为伪都,清代列为禁书,无刻本或抄本,北京图书馆有万历年刻本。《殊域周咨录》卷八《真蜡·琐里古里》载:

二十二年,仁宗即位。从前户部尚书夏原吉之请,诏停止西洋取宝船,不复下番。宣德中复开,至正统初复禁。成化间,有中贵迎和上意者,举永乐故事以告。诏索郑合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入检三日,终莫能得,大夏秘不言。会台谏论止其事。忠诘吏谓:“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夏在旁对曰:“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

宪宗成化间,有太监劝皇帝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1436—1516年)事先将这些资料藏匿起来,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最终没有发现。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罢。

“旧案虽存”一语说明档案还在,只是被藏匿。刘大夏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先后辅佐英、宪、孝、武四朝元老,德高望重,不敢轻易毁掉档案。《殊域周咨录》是据内库档案写成的。由嘉靖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陆树声所撰写的笔记《长水日抄》中也记载了类似内容。

《殊域周咨录》成书是万历二年(1574年),郑和文献失踪,万历皇帝当然知道。郑和时代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原图不能再出现,不然就有人要担当欺君之死罪。这是万历群臣不能公开出示原图的原因,此事绝对不能载入史册,因此光赖历史文献是无法知道真相的。

《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重点是中国地理,上面有“加拿大”和“亚伯尔耕”两个“岛”,置于图的右上方,象征性地表示这些外国地名 。《坤舆万国全图》同样有这两个地名,加拿大是易洛魁族语,即村落,位置在今天多伦多附近。亚伯尔耕的地名则在今天阿帕拉契山脉的西边,“亚伯尔耕”可能是地名也是族名,是今天Appalachian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词源。

梁輈的地图有亚伯尔耕,没有亚墨利加,利玛窦来华以前,中国是不知道亚墨利加的。利玛窦带来的奥特里斯1570年世界地图没有“亚伯尔耕”,新大陆主要为亚墨利加。假如地图是利玛窦按奥特里斯地图绘制,应该有亚墨利加,没有“亚伯尔耕”,这是重要的疑点。

“亚伯尔耕”是否得自西方文献?这地名的由来有3个可能:西班牙、法国和英国。这3国殖民北美洲的过程简介如下。

西班牙人戈迪由(Francisco Gordillo)于1521年到达今天南卡罗莱纳州,曾俘虏了一些原住民到Santo Domingo(今多米尼加首府),但是船沉了,这接触是非常短暂的,也没有更多记录。1526年,艾甬(Lucas Vásquez de Ayllón)带领几百人登陆南卡罗莱纳Winyah Bay (今Myrtle Beach), 天气恶劣,船员病倒,逼得折返多米尼加。1527年,西班牙人德瓦卡(Cabeza deVaca)及600名船员被派赴佛罗里达,德瓦卡第一次从美洲原住民得知一个很远的地方名Apalachen (这份报告里,“亚伯尔耕”就有Apalchen,Apalachen,Palchen,Apalche 4种不同的拼法),说那里有大量黄金,实际上他们只找到玉米。1537年,德瓦卡写了一份很详细的报告来记录这段历史[]。以后的西班牙据点在今天佛罗里达。德瓦卡是第一个欧洲人详细记录北美洲经历的。

法国的第一个北美殖民地由里博(Jean Ribaut)和劳顿尼尔( René de Laudonniére)在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建立,时为1562年。法国很快就被西班牙打败,丧失了唯一的据点。所以,“亚伯尔耕”也不是法国人提供的信息。

1548年,意大利人加斯塔尔迪(Giacomo Gastaldi, 1500—1566年)制作的第一份美洲地图和明斯特1550年的地图都没有“亚伯尔耕”。1570年的奥特里斯地图也没有,却有经纬度和整个美洲西部、北部的地理轮廓,比欧洲人认识的美洲超前200年。

亚伯尔耕(Apalchen)第一次出现在欧洲绘制的地图是1562年西班牙人古铁雷斯(Diego Gutierrez)的美洲图,有南北回归线,没有经纬度,缺中部与西部,比明斯特地图多了许多地名。这幅地图的作用,无疑是为西班牙占领美洲做口实的。该地图目前只有两本,分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与伦敦英国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的总管何伯特(John R. Hébert)认为该地图的来历有很多疑点,作者、印刷地点、如何制作,都不清楚,“使我们不了解西班牙认知新大陆的权威性”,这是对西班牙资料存疑很客气的说法。

奥特里斯的1570年世界地图没有“亚伯尔耕 ”,1572年的世界地图集列有两份世界地图,旧的没有“亚伯尔耕”,新世界地图有,新消息大概是这两年内获得的。1584年的奥特里斯的佛罗里达地图又将该名略去,1587年重现。1595年墨卡托的地图标注了“亚伯尔耕”,墨卡托1594年去世后,后人整理出版的1600年、1607年地图又取消了这一地名。根据藏有7万多份在线地图的大卫·林姆斯(David Rumsey)地图库,美国国会图书馆,卢德曼(Barry Lawrence Ruderman)等在线地图库,1548年到1636年的23种载有美洲的世界地图,其中13份有“亚伯尔耕”,10份没有,有的标记比较大,另一些很小,说明西方对“亚伯尔耕”不太重视,起码不是亲临测绘的人提供的资料,可能是听来的,或者抄袭别的地图而来。1593年以后,西方的美洲地图才稳定地有“亚伯尔耕”这一地名。1593年正是《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出版的一年,中国知道“亚伯尔耕”的地名应该更早。《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与《坤舆万国全图》标示加拿大和亚伯尔耕,传承一致,是直接得到的信息。

西方地图对亚伯尔耕有各种不同拼法,如Apalache, Apalaci, Apalatci, Apalache, Apalacelm,其中,括德(Matthias Quad) 1600年的地图同时出现Apalaco, Apallateimo, Appalu, Apalael等地名。欧洲绘制的地图的地名最后的读音都不是“耕”,所以中国地图的“亚伯尔耕”不是翻译欧洲文字,应是直接得自美洲原住民。Apalchen最后的读音很可能本来念“耕”,不是“齐”。欧洲文字翻译,以讹传讹,音译为“齐”音。现在该族已经灭亡,没有人能对证原来的读音。

现存西方文献第一次出现“Apalchen”是1597年的《古今最新地理大全》拉丁文著作,作者为托勒密和马季尼。当时欧洲地理著作很多把托勒密烘托为合作者,以抬高身价,1世纪的托勒密根本不可能来过美洲,这部分实际上是意大利人马季尼(G. A. Magini, 1555—1617年)的著作。马季尼描述“亚伯尔耕”的一段拉丁文如下: “这是北海延伸至聖海伦娜(注:今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岛,原文作D. Helena,D是拉丁文Dea简写,意为女神)一段荒芜、贫瘠、少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山没有树木,平原上有兔子、鹿、鸭子等动物。这里的居民高大、白皙、瘦弱、干枯、灵活、裸体,崇拜偶像,会用弓箭,这里被称为维吉尼亚。”

维吉尼亚是英国人以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命名的。今天的维吉尼亚树木丰茂,适宜动物和人生活,与400年前的气候植被应该不会差异太大。当时的欧洲探险家写报告故意把资源写得贫薄,这样可以向母国申请更多的资助。或者作者得自西班牙人资料,没有亲自到过,而西班牙的资料也仅是传闻。

4   普兰修斯地图揭密

彼得·普兰修斯(Petrus Plancius, 1552—1622年)是佛兰芒(Flemish)天文学家、制图师和牧师。 他出生在今天比利时的和佛兰(Heuvelland)。当布鲁塞尔落入西班牙手中,他的家人为了逃避宗教迫害,逃到阿姆斯特丹。1585年,他对导航和制图感兴趣,从葡萄牙人手里得到航路图(routiers),很快被公认为印度航线的专家。除绘制了100多张地图外,普兰修斯还出版了期刊和导航指南。 据说普兰修斯介绍了导航地图的墨卡托投影,发明了一种新的确定经度的方法,但是他的传记没有记载任何航海经验。普兰修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认识亨利·哈德森,就是1610年首次到达加拿大北部海湾的探险家。

哈德森湾相当于《坤舆万国全图》的哥泥白斯湖,是明代中国人知道的地理信息。1570年的奥特里斯地图也有这海湾,没有名字,形状不正确,湖的开口比里面大,像喇叭,不是实际航海者看到的形状。墨卡托在1569年的地图上只有湾的一部分,是不肯定的。普兰修斯的1594年地图标示为Lago de Conibaz(哥泥白斯湖)。1594年普兰修斯地图比奥特里斯地图正确,进口小,里面大,像天球瓶,正如《坤舆万国全图》所示。普兰修斯的图中地理描绘有所改进,但是还没有勘测,实际上其信息是从《坤舆万国全图》原图得来的。

1593德犹得(Cornelius de Jode)的美洲地图拉丁文解说:“Mare dulci um aquaru est cuius terminu ignorari Canadentes aiunt” (此海水淡,未知达加拿大何处)。1595年墨卡托北极圈地图的拉丁文说明:“Hic mare est dulcium aquarium cuius terminum ignorari Canadenses ex relatu Saguena iensium aiunt”(此海水甜淡,不明所至,有人称为加拿大的沙瓦乃)。1597年维特弗列特(Cornelius Wytfliet)称为Lago de Conibas(哥泥白斯湖),Mare dulce(淡水海)。 1598年勒夫(Conrad Löw)“Book of Sea Heroes”(海上英雄)一书亦描写同样的加拿大北部地理,被认为是神话,是绘图者的幻想,因为当时欧洲人没有可能到达过这里。

1602年《坤舆万国全图》记载:“此洪湖之水淡而未审其涯所至,依是下舟,可达沙瓦乃国。”沙瓦乃国(普氏地图作Saguanai),即今天加拿大安大略省。因为这湾被冰雪溶解的水冲淡,不像一般的海水那么咸。表面上,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晚于前面的几种地图,似乎是从欧洲地图翻译,其实不然。1610年西方才发现该湾,改称为哈德森湾,利玛窦当年去世,不可能在1602年的地图上标示该湖。哥泥白斯湖的地理、地名都比欧洲人发现早。《坤舆万国全图》比所有西方地图更正确详细,不是《坤舆万国全图》抄袭西方地图,是西方地图抄自原来的《坤舆万国全图》,传抄错误。中国人早知道哥泥白斯湖的地理,比西方地图准确,《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上的“加拿大”是中国人最先发现和表示的。

明代人知道“加拿大”和“亚伯尔耕”的时候,没有亚美利加(亚墨利加)的名字。明代在美洲留下中华文物与文化遗存,以前没有解释,随便一笔带过。因为文物部分不属于测绘范畴,从略。

5   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西传试释

印度西海岸的果阿(Goa)是郑和下西洋必停的港口。1510年,葡萄牙占领了果阿,成为葡萄牙殖民地,明代航海的信息陆续落入葡萄牙人手中,辗转成为西方地图的蓝本。

1583—1589年,荷兰人颜海艮·凡·林斯豪滕(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在果阿担任葡萄牙大主教的秘书,获得大批葡萄牙在亚洲的资料,包括世界地图和航路文献,包括亚洲地图,原来的拥有者是西班牙国王的皇家地理学家拉素(Bartolommeo de Lasso)。拉素的亚洲知识有限,对中国并不了解,他的地图上东下西,没有中国。

1589年林斯豪滕取道葡萄牙回荷兰,在亚速尔群岛群岛被英国船只追赶,在飓风中失去货物,为了追回货物,他留了两年, 写下他在果阿的经历。回到葡萄牙里斯本是1592年初,年底到达荷兰。林斯豪滕的重要著作《旅程》(Itinerario),重要资料来自一位航海者德尔克·贾力逊(Dirck Gerritszoon,1544—1608年),外号Dirck China(中国通),22岁开始航海(1568),来往印度、中国、日本之间,渡过20多年海员生涯。林斯豪滕的书使他成为荷兰的马可波罗,不同的是他从来没有踏入中国,关于中国的信息极有可能来自贾力逊。

1590年的普兰修斯地图有北美洲西部地名:水潮峰、美湾、雪山等奥特里斯1570年地图没有的地名,中国地理粗略,首都为元代的上都。1594年的普兰修斯地图的中国有山东半岛,朝鲜、日本部分更新了,顺天府代替了1590年地图的元上都(Xanadu)。顺天府是永乐开设的管理机构,普兰修斯1594年地图首次获得永乐时代的中国地理信息来自林斯豪滕。

1584年的奥特里斯地图只有“好望角”。 普兰修斯1590年地图首次出现“针峰角”(Cabo das Agulhas), 与林斯豪滕的《旅程》一致,虽然后者还未出版。“针峰角”是《坤舆万国全图》的“罗经正峰”的部分翻译,“罗经正峰”来自明代航海者直接观测,当年真北与磁北在此重合。即郑和船队已到过非洲南端,不是止于东非洲。中国宋代已经知道磁北不一定是真北(见1088年沈括《梦溪笔谈》卷24杂志一),欧洲要到17世纪中叶才开始重视磁偏角。1590年的普兰修斯地图对磁偏角没有正确认识,agulhas意义为“针”,是磁针的误译,葡萄牙文bússola才是罗盘。

总的来说,1570年奥特里斯世界地图得到美洲西部的地理,没有地名。1570—1590年间,普兰修斯获得美洲西部地名和其他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欧洲人要到200年后才知道美洲西部地理。1590—1594年间,普兰修斯又获得了明代的亚洲地理。

贾力逊、林斯豪滕、普兰修斯和哈德森影响了欧洲大国崛起中葡萄牙、荷兰、英国在16—17世纪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普兰修斯的亚洲信息促成了后来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年),荷兰在印度打败葡萄牙船队,劫掠了销售欧洲的万历外销瓷(克拉克瓷Kraak), 成为后来的海上霸主。1588年,英国大败西班牙舰队,从此西班牙在北美的地位逐渐被英国代替,在美洲的殖民地被限制在北美南部佛罗里达、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岛屿。1625年,荷兰占领的曼哈顿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曼哈顿被英国人占领,改为纽约。假如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无法解释西方地图上为什么地名地理比“发现”更早。

利玛窦1579年到果阿,1582年到澳门,以后没有离开过中国,却一直与欧洲有联系,同时与利玛窦在中国还有其他耶稣会的会士。利玛窦年表载:1588年,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年)被召回罗马,他是第一个认真学中文的欧洲人。1589年,利玛窦离开肇庆到韶州,与瞿太素(瞿汝夔)合作翻译《欧几里得几何》。1592年,利玛窦在韶州建会所,翻译《四书》为拉丁文。1593年,利玛窦请了中国老师,学习用中文写作。由利玛窦认真学习中文写作到《坤舆万国全图》成图不过10年。

根据上述资料,利玛窦在果阿没有机会接触到林斯豪滕,没有得到最新的地图信息,只有奥特里斯1570年的地图。1594年,利玛窦抵达南京,但旋即被逐,在南昌建立会社。利玛窦在中国此段时间能接触到的是地方官和民间人士,他的中文水平有限,不可能影响吏部官员印刷1593年的《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地图,亚伯尔耕只能是中国官员早就知道的地名,他们知道利玛窦来华,准备把《坤舆万国全图》借利玛窦名义公开,怕万历知道有欺君之罪,只得假借利玛窦之名出版,所以利玛窦顺利担当了《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梁輈的序言说南京的“六幅地图”其实就是《坤舆万国全图》原图,正式公开以前,在《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序言里作了舆论准备,却泄漏了秘密。

从梁輈的地图可见,当时地方上已经有某些简单的美洲资料,如“亚伯尔耕”“加拿大”等地名,以中国为主的地图,遥远的外国只是象征示意。肇庆地方官王泮认为中国应该居中,可能就是类似《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的地图的印象,供中国地方官员使用,不需要有世界总览。奥特里斯、墨卡托的世界地图则是翻译自郑和时代流传在外的使节地图。外国获取的不是完整的地图,只有部分信息,所以1570年的奥特里斯地图有形状错误的哥泥白斯湖,没有名字,也没有“亚伯尔耕”,1594年普兰修斯更正了,他的地理信息从1590年到1594年之间突然丰富,可能来自林斯豪滕与中国通贾力逊。

以当时的交通、通信技术和欧洲探险家的人力,没有空中摄影、卫星遥感、绘制涵盖异域的大型地图,没有当地人帮助,或者没有前人蓝本,是无法办到的。美洲原住民本来的地理测绘我们无法知悉,他们与入侵的欧洲人激烈冲突,原住民可能不提供信息或误导,引致欧洲地图上错误。普氏1594年地图的美洲与中国还是错误很多的,无法与《坤舆万国全图》比。1594年普兰修斯地图上,同一地名多次出现在邻近地区,是消息来源混乱,不是实测。《坤舆万国全图》即使算是1602年的地图,描述与绘制比西方后来的地图更接近今天的地理,是实地测量的结果,不是在中国的利玛窦能凭空想象的。据地图的文字与地理推算,《坤舆万国全图》是1430年明代中国人完成的,即比西方到达北美洲西部早400年。

6 结束语

研究地图史、中西交通史,需要比较双方的地图、作者与时代背景、地图的来历、地名原名由来,严格验证时段先后,要有多种语言能力(包括方言与中古语言)。有几项要点:① 要从原文献去了解,不能光以翻译本为准;② 不宜先入为主,否定中国地图学,认为西方地图学先进;③不能只怀疑中国的材料,不怀疑西方的材料。

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欧洲地图并不反映真正的地球地理。当时没有卫星遥感;没有国际公法保护知识产权,每一幅地图都是抄袭自不知名的原作。没有海洋法去约束无限的国家扩张计划,每一幅地图都是为了表达某些自利的企图。地图是国家的绝密机要,每一幅都是宝藏地图,按价值算,比金子还贵。拥有地图,等于拥有市场和资源的途经,垄断权力的延伸。地图隐藏着巨大的偏见和秘密。如果认为当时的地图是客观可信的知识,那是幼稚、天真、迂腐的想法。要看懂16—18世纪的地图,必须深研字里行间的暗示,推敲每个地名。解读这段时期的地图,就能解读这段历史。

总结来说,明代中国绘制的地图有3种:①供地方官员使用,以中国为主的地图,表示省县乡的关系,外国只象征标示,如《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②供导航船员用,标示航海时左右地标,路程远近,如《武备志》里的《郑和航海图》;③ 供皇帝与远航外交人员使用的世界地图,标示外国的情况,如《坤舆万国全图》。每一种地图都有特殊的应用,不应以为一种地图代表所有形式。《利玛窦中国札记》误以为天圆地方就是中国认识宇宙的全部理论,是误导。其实李之藻的序言也明示中国汉代已有浑天说,《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用以上的前两种地图局限中国地图学是不合理的,坚持这错误的说法,无法解释所有中外地图史的矛盾。

19世纪以前的西方地图有那么多不解的地方,有人用“心灵发现”(mental discovery)去解释,是反科学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的信息量与传递速度高度发展,以往很难获取或者不能获取的西方原始文献、地图,现在网上唾手可得。书本缩影的大型地图,以前只能辨认轮廓,现在所有内容清楚可现。16世纪的地图不再是宫廷王公把玩的扩张计划。 2015年,有20年历史的国际地图历史网站论坛宣布关闭,删除帖子,有可能因为以前关于地图与文献记载的矛盾,各种猜测学说都是错误的。现在不能再坚持错误。地图学史必须更正,还原真相。

用现代测绘数据比较古地图、古文献去探究历史,填补以往的空白,纠正错误的历史,是一个新课题,才刚刚开始。这段600年的历史是东西方在国际舞台上角色互换的时代。回溯这段历史,让大家更清楚人类文明交汇发展的轨迹和将来的路向。往后需要更多能通古今中外的跨学科人才,懂历史、地理、考古,既懂文言文,又懂中古欧洲文字的学者去开拓这领域。从事测绘学,地理学、地图学、考古学的学者,应肩负进一步发掘历史文献,更正世界历史谬误的重任。

作者简介:李兆良(1943—),男,广东东莞人,原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退休),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化交通史。



2017年(第42卷)第10期


往期热点文章

服务社会快速发展的地理信息产业

国器匠师刘先林院士赋

卫星导航信号体系设计研究

新石器时代榆林东北部环境宜居性分析

南京城市降雨淹没模拟及径流分析

武汉城镇化与热岛效应的定量研究

新源县汇水域单元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时空大数据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公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 ——《坤輿万国全图》探秘

中国地图藏南地名的表示



《测绘科学》

主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邮箱:niu@casm.ac.cn

网站:http://chkd.cbpt.cnki.net

作者QQ群:555495420

编务QQ:2378225509



【本文本不含插图,请阅测绘科学原文。】


主要论文:

李兆良, 2016. 明代中国人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兼论《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不是利玛窦[J]. 测绘科学, 41(7), pp. 63-70.

李兆良, 2017. 黄河改道与地图断代:中国地图学西传辩证[J]. 测绘科学,42(4), pp.1-9,16.

李兆良, 2017. 坤舆万国全图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外译本考疑[J]. 测绘科学, 42(5), pp. 35-43.

李兆良.2017. 公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探秘[J]. 测绘科学,2017,42(7):8-16.

李兆良, 2017. 谁先发现的美洲新大陆:中国地理学西传考证[J].测绘科学,2017,42(10):5-13.

Lee, S L. China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July 4,2017.   Proceeding http://www.eventscribe.com//2017/ICC/assets/handouts/511471.pdf  李兆良. 中国与西元1430年前测绘美洲. 国际地图学双年会,美京华盛顿,201774.    

其他有关媒体报道访谈文章:

郑和环球航行测绘延伸了一带一路[今日头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63311.html

《第一财经》访谈关于更正世界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9949.html

2017年5月百道好书榜-坤輿万国全图解密(人文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9106.html

李兆良:我从没想过会推翻六百年的世界史(科学网新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5786.html

答社科院记者问-明代中国人环球测绘(旧文重载)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01714.html

还原明代地理大发现的真相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点。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903388.html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优秀畅销书-坤輿万国全图解密上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46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81610.html

上一篇:郑和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简介演示版
下一篇:美国州/市/大学取消哥伦布日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5 姬扬 蔡小宁 杨正瓴 李建华 汤茂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