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22)--与大学生一起做研究II 精选

已有 8134 次阅读 2007-8-31 00:08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也算是机缘巧合,最近,教育部开始鼓励各个大学的大学生开展创新科研活动,而且看来教育部的确是很富有了,竟然对此活动开恩给予了经费上的大力支持。于是那些获得资助的学校就开始将这件新鲜事作为本科教育的一个创新目标来施行。我们物理系也轰轰烈烈地鼓动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有了资助项目,许多老师被要求呈报先进的科研课题供同学们选择。一时间,在大学生中进行科研就变成是一件与课程学习并重的任务。

 

我不认为通过这种计划性的项目来资助大学生从事科研是合理和可行的,更不认为大多数老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不经提炼和简化就适合大学生。而中国的事情一旦有了计划,最后无论如何都必须是成功的和值得推广的。如果计划完成得不好,那就要象现在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一般出现很多匪夷所思之举。

 

我过去几年的经历告诉我:首先,大多数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已经占据他们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虽然他们报名时非常踊跃积极,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鉴于客观和主观原因无法将研究进行下去,长时间销声匿迹杳无音讯是很正常的事情。其次,他们毕竟不是研究生,很多科研项目所必需的课程知识他们还未接触和理解。如果老师不能合理提练课题,而是需要他们通过自学提前补充很多新的知识,那么所谓研究就是如鲠在喉,很像是一根鸡肋。一旦他们失去了兴趣就可能一定程度排斥科研,从而影响他们的未来。再次,这样的活动从四年级开始本身就是缺陷。许多同学到了四年级就开始出国竞赛、开始保研活动、开始寻找有升值潜力的工作、。。。。,他们的时间比我们老师更显得弥足珍贵和夜以继日。

 

更为重要的是,参与的老师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精神,根据同学的特点而量身定做,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精力和条件,使得那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真正学习到一点为学为问之道。毫无疑问,最为重要的是同学本人具有坚韧和踏实的科学精神,从容面对困难。而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每个大学生所必备的。

 

有些情况下,我会从我那门最不重要的“非线性物理”课程中物色学生。这门课程的作业很简单,主要是阅读本领域经典的科学论文,包括过去十几年来发表在PR系列上的经典论文。同学们必须重复这些文章的一些结果,同时对其结论有所推广和发展。虽然本门课程没有考试,但是能够完成这些作业的同学已经是凤毛麟角。每学年开始上课时选修人数一百几十号人,但随着时间 t 增加有兴趣有恒心留下来的人数总是按指数规律衰减,最后一般会留下来十几个人。有趣的是这些留下来的同学学分级大多不是很高。他们之中会有几个来找我以试探我的斤两,最后屈就大驾与我一起做点事情。

 

这里面有一个叫砺锋的同学,大二时就提前选修了这门课程,虽然学分级不是很高,但作业表现出色,似乎对科研也情有独钟。从三年级开始,他只要能够脱开时间,就每周五从浦口校区赶到鼓楼校区我的实验室,使用一台旧电脑做我给他的题目。晚上打地铺睡在实验室,直到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回浦口去上课。同时每两周一次从浦口校区赶来参加我的group meeting,汇报他的工作进展。这样的生活他坚持到四年级上学期,才完成他的第一篇JAP论文。后来又“不得不”留在我的实验室读研,虽然现在只是研一,但从四年级到现在一年时间已经在APL上发表三篇文章,解决了一个我仰慕已久未被青睐的“小”问题。到了这个时候,我只要稍微提点一下线索,他就能够展开问题而做出不错的工作。我相信,每个老师都会为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但能够做到这样的大学生也可能是少数。

 

这里,我想说的是,砺锋做的这些工作与我承担的科研项目没有什么关系,虽然未必是他研究的最爱(据我所知,他最爱纳米,呵呵),却也不是索然无味的题目。我从来不强迫学生包括研究生做他不愿做的课题。对最好的学生我放任自流;对较好的学生我提出方向他自己去琢磨问题;对一般的学生我列出题目和思路。对于那些放弃了的大学生,我追问三次后就不闻不问了。^_^

 

但最后两句话是一样的:(1)投入地去做,必定有成;(2)做不出来算我的,做出来算他的。其实,我心里知道,做不出来算我的,做出来了也算我的,是吧!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6678.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21)--与大学生一起做研究I
下一篇:输出创新的叹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