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输出创新的叹息 精选

已有 7616 次阅读 2007-9-2 21:18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个可笑的标题是否意味着我大脑出毛病了?什么是输出创新?中华民族输出创新的年代大概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

国家最近自上而下正在施行一个新的人才出国培养计划,一些名牌大学都被分配给大批名额,由国家出钱选送优秀的博士生到发达国家的大学去深造和联合培养。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名额是给那些优秀硕士毕业生的,也是国家出钱资助出去攻读博士学位。最近,我有一个优秀的博士生通过这个宏大的计划马上就要去到美国,乘此送别之机我来说说这个敏感而难以断定是非对错的话题。

对我们这些老师而言,我们有一丝丝无奈地看着大学生中优秀的群体毕业后去了美国(权且以美国代表发达国家);随后更加无奈地看着又一批优秀的硕士生在毕业后也去了美国;现在国家再一次主动花钱将我们身边一批优秀的博士生送去了美国。我们一方面为他们能够去美国高水平大学深造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积极地输出创新人才去美国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而暗暗叹息。想来现在大家明白我这“输出创新“的意思了。

我们知道,统计上看,每个人最富有创造性的年龄就是在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年龄。我们的博士生毕业后只要他们愿意,很大比例不难出国深造,从而奉献他们宝贵的创造性青春。现在国家有钱了,再将一批优秀的博士生送出去贡献他们宝贵的创新性青春。我国是文明社会,前者(博士)出去是他们的权利自由,但那毕竟是美国人支付薪水和福利。后者(博士生)是我们自己出钱送出去,这是不是将我们的创新无偿输出呢?所以我说输出创新,呵呵。

我国已经可以无偿输出创新到美国了,很了不起。

从国家这个计划实施的第一年结果看,基本上是报名的人数与给定的名额差不多,并没有出现那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争抢的局面,也有一些是没有经过论证而临时抱佛脚报名的。很明显,这一计划似乎没有得到一线导师的热烈支持。我们事先完全不知国家在酝酿这样一个于国于民大为有利的宏大计划,当然也无人事先征求我们百姓教授的意见。我们能知道的是我们着力培养的一线好学生又走了一波。

就我胡乱猜测,文革以后我国应该执行过三次大的公费出国培养计划。第一次是八零年代初,那次计划的作用与后果我作为晚辈不便评论,但是于国于民之利是有目共睹的。到九零年代后期实施教育部公派出国计划,选送一些薄弱的专业、学科、学校的中坚力量出国深造。这一计划的后果现在还不便评价,基本上也应该是正面的。但是从出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那每人2~4万元的资助强度就可以体会出教育部应该是捉襟见肘的。

目前这第三次是大手笔,是在创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声中启动的,还明显倾向那些要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即越是好的大学,给的名额越多。

当这一波波学生都离开了我们,我们一直在高喊的那“黄土地上的原始创新“还会存在吗?还是我们就将那些联合培养的学生在美国取得的成果拿来当成我们自己的成果炫耀和自豪呢?

当国家有这样一笔财富输送大量人才出国深造时,很多学校却在引进国外人才回国时没有必要的Startup,也无法为那些应聘为新faculty的年轻有为的老师提供必要的Startup。嗯,也许有的,一般的水平大约是副教授2万元、教授5万元。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国家用这笔输送创新的钱每年可以在大学支持1000个新的faculty位置,每人100万元Startup。这是一件我们急需的德泽百年的好事吧?

两年以后,当这些年轻的学生回到我们这里答辩获得学位后该怎么办呢?他们如果要再去美国,那自然是好事,国家大概也不会阻拦或者无法阻拦。如果他们要回国服务,那么国家有100万元量级的Startup吗?如果没有,那么我们现在输出创新图什么?

古人说:只要我们不知道,那就是好了。:))也许国家正在酝酿这件大计,是我们不知道吧。也或许国家认为我们这些人培养不出创新的人才,就只好将创新输出一部分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6789.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22)--与大学生一起做研究II
下一篇:国旗下的地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