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地质找矿 成矿模式 创新 合格的地质找矿人 基本素质 衡量标准
0 引言
2006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2011年初殷切寄语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要投入到地质找矿工作中。我们知道,随着地质矿产业的兴起,现在地质行业热了起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企业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对合格地质人员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高素质地质人员。和我国的很多其他行业(如汽车、钢铁等)一样,我国是地质人员大国,是不是拥有众多高素质地质人员的地质强国呢?恐怕不能做肯定的回答。在目前之我国,一方面存在找工作难,一方面存在大量企事业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员而苦恼。何也?
此外,在国内的很多地勘单位,近几年地质人员,尤其是拥有高级专业职称,拥有博士硕士高学历的地质人员越来越多,投入的地勘经费以及完成的勘查工作量也比前些年大幅度增加,但是找矿效果却下来了,造成单位勘查投入的产出严重下滑,这是什么原因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王京彬主任多次指出这一怪象,怪象原因何也?
这些都涉及到何谓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本文在此对地质找矿人员素质(仅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养成和衡量标准予以讨论,愿起引玉作用,以期与同仁交流共勉。
1 如何找矿
矿在哪里?首先在地质人员的头脑中,然后在钻头上。同样的东西,摆在那里,如果地质人员头脑中没有认识,往往熟视而看不到。更何况现在的地质找矿往往如同大海捞针,看不见摸不着。捞针之前要先在头脑中确定针的大体位置,否则针无从捞起。
纵观矿床(包括油气田)的发现史,这样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比比皆是。内蒙古东升庙外围三贵口超大型锌多金属硫铁矿(主要为9号矿体)的发现,在70年代由有色511地质队施工钻孔中有2个已经钻遇厚大的9号矿体。如果当时的地质人员对东升庙——三贵口矿床喷流沉积成因有正确的理解,并且意识到喷口在整个成矿时期期间是会移动的,在一个小同生盆地,不同的成矿阶段会有不同的沉积喷口出现,那么,三贵口这个大矿的发现或许不用等到2006年才来实现。
在坦桑尼亚汉得尼(Handeni)金矿的勘查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矿体主要受向倾向南西的铲式断层控制,我们已经发现的矿体位于此铲式断层的北东部位,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应该沿着倾向向南西继续追索。但是由于外方的一位矿床地质界知名人物在2009年到2011年4月坚持认为矿体受竖直断层控制,而加拿大方迟迟不肯向南西进行钻探追索,导致资源储量增量缓慢,后由中方的据理力争而于2011年4月份开始施工向南西方向(即矿体倾向方向)追索的钻孔后才开始有资源/储量较大幅度的增加。
2008年3月被中国黄金协会评为“中国第一大金矿”的紫金山金铜矿的发现也是如此,从1960年始,多少支地质队伍几十年几上几下,找矿始终没有突破,后来以火山——次火山和斑岩型成矿理论为指导,才取得找金和铜的实破。也正是1978年调整思路把从寻找石英脉型金矿调整为寻找卡林型金矿,才逐渐使贵州从黄金储量不足一吨的小省而成为黄金大省。金川铜镍矿床的找矿突破也是基于成矿理论的创新。
前些年,中国海上油气的重大发现----蓬莱19-3油田的发现过程也是如此,中方勘查20多年始终无突破,换了Phillips公司,加深了对成藏的认识,调整了勘查思路,很快于1999年5月便有了PL19-3油田的发现。正是由于对资料的新认识导致PL19-3油气田发现。南堡油田的发现也是源于对成藏机理的新认识。
对东海盆地丽水凹陷的油气勘查,从初步结果来看现在的生储盖条件都很好,但是1998年年底提交的研究结果却是生油时储盖不好,等形成良好储盖时生油过程早已结束。然而对勘查具有决策权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的人不仔细听取具体地质人员的建议,认为现在的生储盖条件好为什么不进行钻探,一意孤行,于2000年进行钻探。结果是巨额勘查经费花掉却无工业发现。
与其说地质找矿是个生产过程,不如说是个创新的过程。对矿床成因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勘查成效,建立合理的成矿模式,才是高效率找矿的捷径。当然笔者也承认很多矿是瞎猫撞死耗子发现的。但指望瞎猫撞死耗子的模式来找矿效率未免太低下了,也有损地质人员的职业荣誉。建立合理的成矿模式无疑是个创造性或者说创新性活动。
近些年来,很多地勘单位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勘查,但是往往由于不注重矿床成因研究,对成矿模式在头脑中形成不了符合实际的创新性认识,造成单位勘查投入的产出严重下降。我们知道,找矿效果=勘查投入(即完成的野外勘查工作量)×单位投入的产出。很简单,要想提高找矿效果,找到更多更大的矿,一则要加大勘查投入,二则要提高单位勘查投入的产出。提高前者简单,我们近些年勘查投入,无论是政府投入还是商业投入,都得以大幅度增加,勘查投入上,我们的确做大了,可没有做强。做大易,做强难,类似于钱学森之问。提高单位勘查投入的产出,才是真正提高找矿的核心竞争力,而这需要地质人员对矿床成因认识的创新。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提高地质找矿人的专业素质。
2 地质找矿人的基本素质
然如何在成矿模式上取得创新,如何在地质找矿人员的脑袋里面“长”出矿来?无他,一则要把自己的“办公桌”放到该放的地方。勤于观察,地质人员的办公室在哪里?在坑道中,在山上,在野外现场。二则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勤于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地质人员的办公室在哪里?在书中,也在和别人的讨论中。不列颠图书馆的马克思小道依然闪烁着光辉。
首先一个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地质专业知识,尤其是岩石、构造和矿床学知识。如何具备扎实的地质专业知识?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把经典教材真正读透;二是,如涂光炽先生生前在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生所讲的那样,在对一个问题说话之前,要把国内外,尤其国外的几个有关矿床的杂志上的有关文章,读个十篇二十篇的再开口。诚哉!斯言!多年来,它使笔者受益颇深。我们祖先所推崇的“净修齐治平”之首要一条为“净口”,就是不要“下车伊始就哇啦哇啦地发表‘高见’”。不唯书的前提是知书,连书都不知,何谈不唯书?更遑论创造出新东西;三是完成第二步后或者实现第二步的过程中,多和同行讨论,个人思之多时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在和别人的讨论中忽然火花一闪,找到了答案。
再者,地质先贤为什么要提及读国外几个有关矿床的文献?这就涉及到一个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的第二方面的素质:对英语为代表的外语的掌握程度。
毋庸讳言,中国的地质科学基本尚属于跟踪阶段,创新性还远不够。地质文献的核心和前沿多以英文文献作为载体出现。中文以及英文教科书的内容往往要落伍期刊文献很多年,也就是要落伍真正的前沿和核心很多年。再者,其信息量也不如期刊文献来得详细和完全。不掌握所研究对象的核心和前沿,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地质找矿人不亦谬哉!
另外“走出去”,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资源的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对地质找矿提出了“走出去”的号召,不掌握外语,能走出去吗?即使跌跌撞撞出去了,能走好吗?答案不言而喻。
外语水平的高低对地质找矿从业者的薪水的高低往往是个乘法关系,而不是个简单加减法的关系。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对作为国际交流基础语言的英语的掌握显得日趋重要。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作为“走出去”的中国地质找矿人,在找矿实践中,难道要处处带着专职翻译?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还需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钻研精神,我们在实际工作往往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如意,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抱怨,但此时更应该做的是先做起来,做起来便往往发现很多困难就慢慢解决或者绕开了,万不可一味抱怨而不行动。
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和学习劲头,对工作带着专业知识积极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照着所谓的勘查程序来机械地完成工作量。机械地完成工作量,造成我们找矿能力低下,在找矿上事倍功半。因为地质找矿过程是个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创新过程。任何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是不全面的,面对不同矿区和不同矿种,要学的东西很多,所以说“对工作带着专业知识积极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此点很重要。一个对铅锌矿很在行的人,对金矿未必在行,一个对内蒙熟悉的人,未必熟悉云南。不在行不可怕,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总能使自己在这个领域逐渐成为内行,可怕的是对一个问题不在行却还以为天就井口这么大,如果再和嘴大真理多叠加在一起那就更可怕了,很容易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可悲局面。
具备了地质专业知识和英语优势,加上勤奋野外调查和思考,就相对容易在找矿上做出创造性行为,找出矿来。
3 合格地质找矿人的衡量标准
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的衡量标准,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勘查实践方面
是否找到过矿,尤其是是否依据自己对矿床成因的认识成功预测到矿床/矿体(瞎猫撞死耗子者除外),是否主持或者参加过正规的勘查,尤其高阶段勘查工作,是衡量一个合格地质找矿人的标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看其是否坚持到一线工作,是否对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rockhound”这个英语俚语的意思就是地质人员,不妨直译为热切追逐石头的狗,衡量一个地质找矿人是否合格,要看看他是否还在热切到野外追逐石头。而不是看其是否是“长”是“总”,是不是拥有高级技术头衔。
目前国内地质界,拥有教授、高工、博士、博导等头衔的专家多多,从这些专家的数量上来说,中国不可谓不是世界超一流国家。这些头衔被群众的谐音戏称难以入耳,但其中反映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嘴大真理多的现象在我国地质界还是比较普遍的。
2)矿床成因研究方面
无疑,不阅读国际一流杂志,不足以了解地质学的发展状况,连现状都不了解,何以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何以在“走出去”的道路上抬起头来?此等道理之浅显无须多论。是否持续追踪阅读地质学术文章,尤其国际一流杂志的文章,是否发表过真正有见解的学术文章,更是衡量一个合格的国际地质找矿人的又一标准。
这些年中国成了专家大国,也成了出版大国,中国人论文世界已经居世界前列,这已是事实。即使这样,国内仍出现了很多没有什么文章,或者说没有什么像样文章的教授专家,实在不能不说是我国地质界的悲哀。有不少一线地质人员甚至认为我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编好录,取好样就行了,写文章那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人员的事情,谬矣,此言!如前所述,与其说地质找矿过程是个生产过程,不如说更是一个原创性过程,正是因为对矿床模式的认识的不足,在这方面原创性的不足,才造成了前文提到的,中国很多地质勘查单位近几年资金投入上去了,完成的工作量上去了,找到的矿却原地徘徊的尴尬局面。地质找矿人员是否热切追逐相关文献是另一个衡量标准,行政事务多,酒场应酬多应该不成为其借口。
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员不仅仅要多读专业文章,也要积极撰写专业文章,撰写真正有见解的文章。随着国内出版量的迅猛增大,也出现了论文超级大户,这也未必很值得提倡,因为一篇有真知灼见的文章远比几十篇言者昏昏的文章更能反映论文作者的专业知识,也更能对读者有益。
中国人论文已经居世界前列,但是请注意这个“世界前列”可不是质量而是数量。中国人在国际地质界一流专业地质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还是严重偏少,尽管近几年提高得比较快。在地质界,中国出版的杂志上的论文水平和国际一流杂志的水平差距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我们应该鼓励地质找矿人员结合找矿勘查工作撰写能在国外一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另外,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是个整理深化自己的认识和与同行交流的过程,很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当然,这个标准不适用于衡量一些真正具有高水平但是坚持述而不作的人员。
4 结语
找矿过程是个生产过程,更是一个对矿床成因认识的创新过程。很多矿床的发现都是源于对成矿模式的深刻认识。对矿床成因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勘查的成效。只有提高地质人员对矿床成因方面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找矿能力,才能在找矿上做到事半功倍。要想对矿床成因有深入认识,一个合格的地质找矿人应该具备完备的地质学尤其是矿床学等知识背景、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和积极的专业进取态度,热爱地质找矿实践。衡量一个地质找矿人是否合格的标准主要包含其找矿实践能力和以掌握文献为代表的专业能力以及其敬业精神。
知书,知书而不唯书,不唯上,热切追逐专业文献,热切追逐野外地质现场,对围着野外石头转乐而不疲,唯实地调查,唯带着专业知识的实地调查。这才可能适应“走出去”战略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使自己逐渐养成专业上合格的地质找矿人。
此稿原刊于《科学中国人》(学术交流版面),2011年 第11期 p.78-8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XZG201115025.htm
http://www.scichi.net/info.aspx?id=342
2012年再刊于《科学中国人》(Selected Treatise Published【论文选登】版面),2012年 第13期 p.75-77.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KXZG201213027.htm
2012年为《有色地勘》转载,http://www.cnncm.cn/_d275368439.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