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雷的窗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ilu85 我在专业领域里的感受

博文

诗情全在八股文里

已有 3841 次阅读 2010-9-7 16:29 |个人分类:休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诗歌, 写作, 起承转合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个句子用信息抽取处理一下,就会得到这样的规则:

IF 大量的酒 THEN 大量的诗。

该规则适用性很强,就是很健壮。起码昨天我看大哥是诗兴大发了,做了好几首;我也喝多了,自己做不成诗,就品评了一番。

诗要的是意境,要有起承转合,最后有神来之笔或者点睛之笔。不是5个字,7个字,最后一个字押韵一排列就可以了。一般的结构就是,咏物言志: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你看啊,前两句是描述,就是咏物,讲的是老农在田里辛苦劳作。后两句,就是点题,发感慨,就是言志。我觉得这是诗歌的固定套路。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还是前面写景,后面是峰回路转的点睛。不信,你再回忆一下你能记住的唐诗,是不是都这么个“八股文”?

所以,我们作诗的话,也应该遵循这个套路。

重要的,是你要在这个套路中展现你不拘一格的思想。

话说,汉代有个才子叫做贾谊的,被贬到长沙,那时候长沙还是长虫蜈蚣遍地跑的不毛之地。没多久,皇上拜神路过此地,就把小贾喊来,就跟他唠起来鬼了神了的事儿,这小贾可是得到得瑟的机会了,一顿云山雾罩,把个皇帝弄得五迷三道,听到半夜,坐在席子上,不由自主地往前凑。听罢,被侃的还是发晕的皇上彻底服了: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真是这样啊。服了,服了!

就这个事儿,历代诗人们传为佳话,广为讴歌。多是热烈颂扬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是也。

我们看看诗人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还是先讲事儿,“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前两句和一般的主旋律没有区别,都是歌颂皇帝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这第三四句,却突然让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后两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啊,成宿半夜地不睡觉,欠着屁股去听的是什么呢?是虚无缥缈的鬼神,而不是苍头黔首的百姓。这是什么JB皇上!

这种石破天惊的思想,高出凡人的视角,就是诗要追求的意境。老杜诗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196-360492.html

上一篇:岁月流逝
下一篇:被妖魔化的教师节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