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职硕士的概念,凡是在高校当过硕导的老师都不陌生。一些学生大学毕业工作若干年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想提高一步,在不脱离原来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到高等院校进行学历提升,毕业时获得单证(没有学历证书)。由于入学门槛低、学习过程缺乏质量保证体系,毕业论文学术含量不高,一直遭人诟病。2017年,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实行全国统考,彻底改变了了在职硕士的培养方式。
纳入全国统考后,在许多高校的非全日制录取新生中,出现了非常奇怪的一个群体:没有工作的应届生。这些学生通常眼光比较高,报考热门学校、热门学科的学硕、专硕没有上线或复试被刷,想提升自己,又不愿意二战,于是读了这么个性价比有点不尴不尬的学位。
按照现有的政策,非全日制专硕学校不负责提供住宿、不能申请各种奖学金、不发就业派遣证。一些研究生培养硬件条件不足的院校,甚至规定非全日制专硕在实验室不能保证座位或机位。非全日制硕士与全日制硕士相比,优惠条件少了很多,但学费却比全日制学生高了一大截。由于不提供住宿,外地学生前来读研,仅住宿一项就要增加不少经济负担。由于采取周末业余时间授课方式,非全日制专硕的培养周期,多为3年,长于2年制专硕。时间、金钱投入不少、优惠条件没有,但毕业要求却与全日制要求相同,一样要经历开题、双盲评审、教育部抽查各个环节。有的学校还有小论文发表要求。因此非全日制硕士,对于应届生来讲颇有点食而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味道。
非全日制专硕对于导师来说,也有点不尴不尬。非全日制硕士多为名校、热门专业没有考取、被迫接受调剂到一般院校、冷门专业的学生,跨学校、跨专业考生比例大,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基础薄弱,培养难度大,这是其一。由于非全日制硕士采用周末授课方式,工作日空余时间较多,加之学费昂贵、住宿成本高昂,应届生往往在考取非全日制硕士的同时,会选择一份临时性工作,这是其二。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导师带来一系列问题:在科研绩效标准日益抬升的高校,非全日制专硕能够集中全部精力到实验室研究、为导师创造绩效的比例不大。相反,研究生开题、小论文发表、学位论文写作、送审及答辩,导师却要花费不少心血,非全专硕培养性价比实在不高。令导师最为担心的是,一些非全专硕在外地打工,到学校学习来往交通、住宿成本较高,加之工作琐事较多,逃课率、辍学率、延期毕业率较高,给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带来诸多困难。
然而,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是无法用名利二字来概括的,作为大学教师,应该有更高的情怀。师生是一个值得珍惜的缘分,看着一个个大学毕业时脑子被低劣本科教育格式化得一穷二白的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学有所成,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未尝不是人间一大幸事呢?尤其对于调剂到非全日制专硕的应届生,多为学习成绩较好、志向远大、被逼无奈接受调剂的学生,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已经多多少少受到一次伤害,作为导师,应该多加关爱。作为非全日制的专硕的应届生,也应该不忘考研的初心,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勤奋进取,以优异的成绩来这一新生事物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