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健康的“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
童亨茂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笔者有一个朋友,是贫困农村出身,考上大学后,留在大城市工作,过上了小康生活,于是将长期在农村辛苦劳作的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让他们坐享清福,过清闲富足的生活。可是没想到的是,两三年后,父母原本健康的身体却变差了,多种疾病开始出现,于是又给送回了农村老家,老人每天在家种菜养鸡,洗衣做饭,身体又变好了。这个朋友和他父母都百思不得其解,向笔者感慨到,老人真是劳碌命,享不了清福。
而笔者老家的一个亲戚,家里生了一个孩子,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和奶奶,为了体现对孩子的关爱,百般体贴,精细喂养。对孩子呵护备至,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3、4岁时出门还经常抱着,绝不让孩子累着。但奇怪的是,孩子身体却很弱,老是生病。最严重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要跑医院。后来,在笔者建议下,他们对孩子逐渐放开手,让孩子多锻炼,多运动,现在孩子的身体强壮了很多。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笔者身边发生的很典型的真实事件,实际上,这两个例子所体现的问题正是笔者在本文中所要阐述的---身体健康的“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
身体健康的本质是平衡(物质(包括不受伤害)和能量的平衡),主要表现为“摄入”(主要是“吃、喝”)和“消耗”(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的平衡。平衡被打破,轻则感到身体不适,重则出现病症,最严重的出现死亡。
不同人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量(代谢量)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根据人体代谢量的相对高低,把身体健康表现出来的平衡划分为“低位平衡”和“高位平衡”:其中“低位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摄入少,消耗(体力和脑力)也少,表现为消耗均少;而高位平衡则摄入多,消耗(体力和脑力)也多(代谢量高)。“高位平衡”和“低位平衡”(代谢量高低)哪个对人体更为有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争议。其中“乌龟理论”是崇尚“低位平衡”的代表,认为“低位平衡”容易保持健康和长寿;而“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则是“高位平衡”的代表。到底那种思想更为科学?目前还让很多人感到迷茫。
按照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物理学的“新三论”之一),自然界的平衡态分为两种: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其中静态平衡(如晶体)可以自然保持,不需要外部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而动态平衡则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实现的,这种平衡态被普利高津称为“耗散结构”,其中人体是典型的“耗散结构”。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的有序度(包括平衡的稳定程度)决定于“耗散结构”体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量(耗散量)大小:耗散量越大,耗散结构体的有序度就越高,平衡的稳定程度就越高;反之,耗散结构体的有序度和稳定程度就越低。
既然人体是典型的耗散结构,也应符合这一规律:即在合理的范围内,人体的代谢量越大,人体的结构就越稳定,健康程度就越高;反之,人体的结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就越低(包括出现亚健康状态)!
上面应用科学理论说明了身体健康的“高位平衡”优于“低位平衡”,下面从另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一认识。
人体有两个基本的特性:①惰性和②“自适应性”。大家对惰性都十分理解和熟悉(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器官、组织甚至细胞也都具有惰性),下面重点阐述人的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指的是人体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如一个只能负重50斤的人,让其负重60斤,开始的时候会感到很困难,感觉很累。但若干天以后,身体就慢慢适应了,负重60斤就不累了,这时候身体负重能力就增加到了60斤,如此往复,这个人的负重能力可能增加到150斤(当然,这是有极限的);反之,一个能负重150斤的人,长期不负重,负重能力就会慢慢下降,最后的负重能力可以降到50斤以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是人体的自适应性。自适应性表明,人体具有从“低位平衡”向“高位平衡”发展的潜力,也有从“高位平衡”向“低位平衡”滑落的趋势。
惰性和自适应性结合的结果,人体机能自然就会下降,直到维持人体最基本的代谢,最后甚至会出现连走路、吃饭、呼吸都很累的情况。也就是说,从“高位平衡”向“低位平衡”滑落是人体的自然过程,这也是人在没有压力情况下,身体机能不断变差的内在原因。
身体在极“低位平衡”的状态下,表面上看人体还处于健康状态,但这种健康状态是极其脆弱的,很容易被破坏。比如,①在人体的肌肉和骨骼只能勉强支撑人体自身重量的情况下,由于身体受冲击力(会不同程度地大于自重)几乎是必然出现的(如爬楼梯、下坡),身体受伤(如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受损等)就几乎是必然的了;②在人体的机能低到只能适应很小的温度(如5°C)变化的情况下,而环境不超过5°C的温度变化也几乎是难以保证的,身体出现不适(如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几乎是必然的了。因此,人体在极“低位平衡”的情况下,表面上还是健康状态,实际上处在健康的边缘(亚健康),而且这种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很容易过渡到不健康的状态。而身体“高位平衡”的状态下,身体的承受力比较高,抗环境变化的能力强,健康状态就比较稳定,不容易被破坏。如同样的环境变化(如气温的变化),“低位平衡”的人群会出现病态,而“高位平衡”的人群则很可能安然无恙。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体从“低位平衡”到“高位平衡”,是适应外界变化能力不断增强、身体健康稳定性不断增加的过程。拉马克的“用进废退”思想和孙唯佳等(2010)的研究成果(运动越多的人,罹患慢性疾病死亡的危险性越低)也都支持这一观点。因此,“高位平衡”优于“低位平衡”是毋庸置疑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自己的代谢量,让身体处于“高位平衡”。而由于身体存在自适应性,在身体潜力的范围内,从“低位平衡”逐渐向“高位平衡”不断迈进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人体的代谢量是有限度的(即身体的潜能是有限度的),人体的平衡位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另外,人体从“低位平衡向“高位平衡”进化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由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处于特别艰辛的状态,崇尚安逸已成为文化,是幸福生活的标志。子女让老人不干活,过安逸生活、享清福认为是很大的孝道。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生产力得到高速发展,普通人们已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变得越来越容易。对很多普通人而言,安逸生活不再是奢望,而已成为日常。由于受“安逸文化”的深刻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体质却不断下降,亚健康、慢性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高速发展的经济成就,不仅没有让人们的健康状况快速提高,而且还存在下降的趋势,难免让人扼腕叹息!
众所周知,环境改变后,人的行为必须改变才能适应新的环境。要改变人的行为,思想观念必须先行。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摒弃安逸文化、崇尚高位平衡”是实现国民健康生活的思想利器。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相对落后”已成为我国当今的一对重要矛盾。该矛盾的解决,可能比增加十几万亿的GDP的价值还要大,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孙建琴,彭景2010. 代谢当量在评估体力活动强度及健康效应中的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37 (7): 1318-132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