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生培养计划的思考
宁利中
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依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而实施的。所以,学校的培养计划是否合理,是否与时代合拍,必然直接影响到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素质。
我在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兼职做过学院的教学秘书工作。当时,学院教学秘书承担的事情很多。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制定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并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也许正是这个缘由,几十年来,我一直都对相关大学专业课程的设置颇感兴趣。在此想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1. 何谓培养计划
理工科大学的培养计划,一般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种实习,毕业设计等组成,各科分别占有一定的计划学时,各门课程相加构成总学时,总学时是综合反映学生负担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新生的培养计划一般是参考已有的老生培养计划制定初步的培养计划方案,没有老生的专业,一般参考外校相同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制定出初步的培养计划方案。
2. 培养计划的调整
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经常因为国家教育方针的变化,有了新的要求,比如,教育方针主张“少而精”,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时就要减少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或者强调重视实践环节时就要在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或者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保持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新的课程等。在这些情况下,培养计划的总学时不能增加太多,或者要求总学时不变,或者要求总学时减少,最简单的办法是按比例压缩其他所有课程的学时以增加新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室(现在的专业系,所)负责人会因为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承担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影响各门课程学时的分配结果。虽然这种办法可以快速决定新的学时分配方案。但对关乎大学生素质如何的培养计划,调整时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科学论证,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这一点尤其值得重视。
3. 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的思考
首先,需要开展课程体系设置思想的讨论。专业特性决定课程设置。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专业的课程设置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分配到已经计划好的部门,迅速开展工作。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所学的东西不一定很广泛,但很深入且具体。苏联在这种教育制度下虽然独立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菲尔茨奖获得者。肯定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很好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现如今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经历着越来越深入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与发展,教育部曾经也对专业名称与设置进行了调整。专业面适当拓宽,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学生自主择业的要求。比如,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同部门所属的土木类的几个不同专业统称为土木工程专业。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学,重点发展“宽口径,精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按大类招生就一定程度上属于上述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当然不应一概而论。也可少量适当设置各学校的专业面较窄的特色专业或者新兴专业。这时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应该作适当的变化。在宽口径专业中,课程设置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主,并要保持长期稳定,各门课程的学时分配也应该有一个合理比例。比如,我所知道的日本福井大学工学部的土木环境设计专业,就包括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内容。日本东京大学的社会基盤专业就涉及到道路,公园、桥梁、火车站,铁路、物流,通信施設、电气与水道等生命线工程。这样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应该与专业特性相一致;特色专业中课程设置应该反映学校的专长和行业的特色(这里的特色专业不是指国家特色专业);新兴专业应该反映新的行业和新的知识结构。适当增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时间。在日本,所有大学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贯穿整个最后一年。
4. 建立新入公司人员的培养方法和相应的研究修制度
为了使宽口径专业学生能够在进入公司后尽快适应,建立联手公司的新入公司人员培养方法和相应的研修制度是必要的。在日本,福井大学工学部的土木环境设计专业,日本东京大学的社会基盤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与我国目前的状况反差很大。比如,日本的专业设置由于是以基础课,专业基础为主,毕业后去向面很广,可以到桥梁设计的公司作桥梁设计,到大垻设计的公司作大垻设计,也可以在道路设计公司作道路设计。学校培养以人的基本素质为主,包括道德修养、技能素质。有了这两个基本素养后,进入社会不仅适应面很宽,而且进入公司适应起来也很快。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比如说像开汽车一样:学校只需要教会学生开汽车的本领,包括两点,一点是汽车驾驶技术,另一点是公共道德标准。到了公司,只需要确认使用汽车装什么?装多少合理?所装物质有何特殊要求而已,既行业规范。
以上四点,是我对如今大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而到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的点滴思考,期望能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有所参考。
发表于《教育》,2014,(16):21-2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