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运气颇好,连续两天分别出现“三喜临门”和“双喜临门”的好事,可谓给我的研究生生涯画上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句号。
5月12日是个特别的日子,此处不指汶川地震纪念日,而是约二十天前就安排我在那天进行毕业答辩,而我在更早就知道这一天是我农历的生日。博士毕业答辩是一件重大的事,和生日撞在一起,无疑更显得这一天的伟大和特别。这一天也在激动和期盼中如期而至,早上从闹铃中醒来,习惯地拿起手机扫视一番,看到有夜里收到的几封邮件,点开一看,有垃圾邮件,却也有一封一直期盼的邮件夹在其中,不用打开,就看出那是Botany杂志发来的论文接收邮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惊喜,因为头天晚上我才看到稿件状态变为“Awaiting AE Decision”,几个小时后就接收的速度像是特意赶在第二天让我收到消息。
Botany是一个特点不大的期刊,影响因子不高,影响力也不大,但相信许许多多的人都要经历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杂志发表论文的阶段,因此,一篇SCI论文接收了,也总归是令人高兴的。这是我科研生涯中第7篇第一作者SCI论文,也将是我研究生期间的最后一篇论文,因为至此所有完成的稿件都已接收。除此之外,这篇论文还有好多值得一提的地方,大概是我发表论文中最有特点的一篇。
一、内容最“简单”。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青藏高原不同居群紫花针茅种子特征及其因果分析,涉及到的测量指标包括种子大小和重量,种子萌发特性和基因组大小等,所用到的仪器或设备包括直尺、游标卡尺、电子天平和人工气候箱,最高端的大概就是用来检测基因组大小的流式细胞仪。
二、工作量最艰巨。研究材料于2013年8—9月采自藏北高原,在海拔4500米以上连续奋战了30多天,正常情况下,不敢跑不敢跳,状态不好的时候,走一步头痛一下,就这样“冒死”把紫花针茅的种子带回了实验室。然后测量工作从2013年“十一”开始,导师把组上假期有时间的人都号召过来,还额外从云大找来6个本科生帮忙,总共12个人相互协作,连续测量了3天还没完成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之后的一两个月只剩我和一个师妹抽空继续进行测量,为此我直接放弃了午休。等到上万粒种子全部测量完毕,数据表累起来比我后来的学位论文还厚,输录数据就花了1个月左右。论文完成时,附表就多达10个以上。
三、投稿过程最曲折。这篇论文从第一次投稿到最终接受,大约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或许也不是算很久,但的确是我发表论文里耗时最长的了。这其中,换了5个杂志,档次从Plant Sciences一直往下降,有审稿后拒稿的,有直接拒稿的,有审稿后建议重投的,最终投靠Botany,也是经历一大一小两次修改。
这篇“小文”之所以令我惊喜,还因为它接受的比较及时,因为第二天就是研究生里最后两个奖项的最终评选日子,我在最后时间将它补充到我的申报材料中。结果第二天两个奖项都上了,尽管我知道有没有这篇论文关系不大,因为评委会主要看的是个人档次最高的论文,但高兴,也就算它一份功劳。
就这样,我很光荣的毕业了,毕业之后我将改换方向,这篇论文只将遗留在记录中,对我的前程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帮助的。但这样一篇“很划不来”的论文背后的工作,我们为什么要日不暇给地完成,又坚持不懈地去发表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原因:
一、文章有大小,工作无大小。无论这篇论文的内容有多简单,“性价比”有多低,它也是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对我们了解青藏高原区域环境和紫花针茅为代表的高山植物种子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没有人会为了去发表这样一篇论文去大费周折,更不会因为无事找事。所以,一项没有重大创新或“意义”的工作,对研究者本人来说可能是很基石性的工作,有时没有它,就得不到“高大上”的结果。
二、善始善终,给每件事一个交代。一篇论文折腾久了,总是让人厌烦或疲倦,想要撒手不管了。但恩师的教导始终在耳边响起:要善始善终,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这句话总是有无尽的道理,每次想放弃的时候,便以此自律,就当磨砺或考验自己,咬咬牙也就坚持了下来。
三、工作是自己的,更是集体的。有时听人说,实验是自己的,别人管不了。我窃以为完全抱着这种心理的人很难做好一项工作。无论是在追求学位的研究生,还是在追求职称的青年科学家,其研究经费总是来源国家或他人,也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或指导,一个人再牛,也离不开课题组单独存在。所以,应该饱含一份集体责任感去做好一件事情,责任感可以督促和要求一个人去做好一些事情;一个人真正融入一个集体,还应该带着一股集体荣誉感去工作的,荣誉感可以激励和吸引一个人去做好一些事。个人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同时,应该学会敢于和乐于为提升所在集体的科研影响力而尽一份力!以我来讲,其实很早就清楚毕业后会改换方向,曾经的一些工作对我个人几乎“无用”,反而会占用我不少的精力和时间。但课题组其他人仍在继续那一方面的工作,我想我有义务和责任坚持把它处理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