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史料: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建立的?

已有 8025 次阅读 2010-5-9 23:02 |个人分类:科学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科学院, 体制

中国科学院的成立在共产党进驻北平之后就开始酝酿,也就是说,在建国前,决定建国后马上成立科学院已经是既定方针。成立科学院的初衷,是要统筹领导全国科研事业,使科教与生产密切结合。在钱三强和丁瓒共同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中,建议就中研院和北平研究院的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改组,建立科学院。
1953年,科学院派出了一个有钱三强率领26位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前往苏联,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问,开启了学习苏联如何组织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先河。次年,苏联科学院派顾问柯达夫院士到中国科学院,帮助进行科学规划和组织工作。柯达夫在科学院工作了半年多。这算是中苏科学院亲密合作从事科学组织规划工作的见证。
 尽管中国科学院在1950年代的发展过程中,受苏联影响很大,不仅派留学生,而且派科学家去苏联学习管理经验,还聘请苏联科学院来中国知道科学规划工作,但是,这只能说明,在科学院的成长过程中,来自苏联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科学院的工作的开展。说科学院的成立,是沿袭苏联体制的结果,恐怕还缺乏证据。
 本来中国科学院的成立是否是沿袭苏联体制的结果,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随着苏联的衰落,随着中国拥抱市场经济,把中国科学院说成苏联体制的产物,似乎就等于说中国科学院生来就具有“原罪”一般,这才是我试图“翻案”的主要原因。
 至于中国科学院的体制好不好,是否适应当代形势发展的需要,那是另外的问题,将另文探讨。我主张,组织形式其实并不是关键的问题,工作效率和运行机制才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科学院发展历程,中国科学院网站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下面的内容,是关于1949年的那段历史:http://www.cas.cn/jzzky/ysss/bns/200909/t20090928_2528957.shtml
 
 
中共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科学院
   3月下旬,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考虑在新 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作为全国最高科学机构,并由郭沫若负责。6月中旬,中央决定由宣传部长陆定一负责筹备建立科学院,恽子强(时任华北大学工学院 副院长)和丁瓒(中共南方局系统党员,在知识界从事革命活动,曾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心理卫生室主任)协助陆定一工作。钱三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 长)和黄宗甄(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参与其事。7月13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议上 讲话时宣布: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他号召科学工作者参加筹划工作。为此科代会筹委会的计划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准备了向全国政协会议的 提案,建议设立国家科学院,统筹并领导全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事业,使科学、教育与生产密切配合。提案表达了中国科学界对建立科学院的殷切期望。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前,9月4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 个文件草案初稿印发,提请先期到达北平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讨论。《共同纲领》草案第四十三条提出“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人民政府组织法》 草案把科学院列为组成政务院的政府部门。
 
  丁瓒和钱三强起草《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
   9月中旬,遵照 陆定一的指示,钱三强和丁瓒共同起草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丁瓒写院部任务与组织机构部分,钱三强写研究所部分。他们事先曾听取科学界人士的意见,许 多科学家认为:过去两大国立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各自为政,设置的研究所重床叠屋;两院只把目光局限在自己的研究所上,从未发挥计划与领导 全国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科学研究漫无计划;与大学和其他科学研究机构缺乏密切的联系合作。他们又认为,尽管有以上缺点,但两院毕竟有以往二十年的积累, 在人才、图书、设备和研究工作等方面,已有一定规模。新的科学院应在原有国家科学机构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组,以广泛地团结科学人才。针对以上情况,《草 案》将科学院拟名为“人民科学院”,借以纠正“为科学而科学”的偏向,强调“科学为人民服务”。人民科学院的基本任务,是有计划利用近代科学成就以服务于 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组织并指导全国的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水平。《草案》提出了人民科学院的组织系统,并做了说明。关于研究所的设置,《草案》提出暂时 就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机构进行调整改组,并对两院的20个研究所做了扼要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合并调整意见。该《草案》勾画了科学院的基本框架,为 科学院的筹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任命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成立中国科学院
   9月27日,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 它与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和出版总署等政府部门同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指导。科学院又有别于政府其他各部,它直接领导若干研究所,而不在各省、直辖 市、自治区设置相应的地方分支管理机构。
   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任命郭沫若为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 孟和、竺可桢为科学院副院长。
 
接收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各地的科学研究机构,在当地解放后,大多已先由有关文教部门或军管会接管。在北 京,科学院于11月5日,从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接收了原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及所属的原子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史学等6个研究所,以 及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北京的图书史料整理处;12月16日,接收静生生物调查所,随后成立了以吴征镒为负责人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整理委员会;12 月21日,接收西北科学考察团。
   科学院华东办事处主任李亚农代表科学院,于1950年3月21日接收了中央研究院在上海的化学、植 物、动物和工学四个研究所以及医学和药学两个研究所筹备处,北平研究院在上海的生理学、药物两个研究所和物理学研究所的结晶学研究室;4月6日在南京接收 了中央研究院办事处和社会、物理、气象、天文、地质5个研究所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至此,原中研和北研的直属研究所接收完毕。5月,由解放区迁北平的华北 大学研究部历史研究室划归科学院。从9月起至1951年2月,科学院又先后接收在昆明的原静生生物调查所与原云南省教育厅合办的云南农林植物调查所以及北 研植物学所云南工作站;在江西的原静生生物调查所与原江西省农业院合办的庐山森林植物园;在陕西省武功的原北研植物学所与西北农学院合办的中国西北植物调 查所;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国史馆;在厦门的中国海洋研究所。此外,还与中央军委气象局共同接收在上海由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徐家汇观象台与佘山观象台。科学院 以这些机构为基础,加以调整,组建了第一批新的研究所或其分支机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322072.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的建立是沿袭苏联体制吗?
下一篇:“三管齐下”整治科教界履历造假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王德华 曹聪 刘立 吉宗祥 吕喆 王福涛 金小伟 杨芳 苗元华 杨书华 贺天伟 李学宽 吕新华 田仁飞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