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第六个国际淡水豚日

已有 5133 次阅读 2015-10-24 04:56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10年10月19-24日,亚洲淡水鲸类保护论坛在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召开。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七个国家的鲸豚保护专家共聚一堂,商讨亚洲淡水豚类的保护大计。在会上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政府官员H.Awang Faroek Ishak建议将10月24日作为国际淡水豚纪念日。亚洲七国的鲸豚保护专家共同参与了在2010年10月24日这一天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淡水豚日”的纪念活动。

世界淡水豚类包括淡水豚总科的白鱀豚、恒河豚、拉河豚、亚河豚和生活在淡水中的其他淡水鲸类,如生活在长江中的长江江豚,生活在湄公河、伊洛瓦底江和马哈坎河及其附近湖泊水域的伊洛瓦底河豚。这些淡水豚的生存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有的已经灭绝,有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第六届国际淡水豚日,特意贴出生活在中国长江的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一些新老图片。

1980111日,一头雄性白鱀豚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被渔民捕获,第2天被运至水生生物研究所。当时体长1.47米,体重36.5公斤,年龄估计约2岁,取名“淇淇”。“淇淇”被捕获时曾严重受伤,经过4个月的救治才痊愈,之后在人工饲养下存活近23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2002714日“淇淇”高寿自然死亡。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的饲养,在白鱀豚的饲养学、行为学、血液学、生物声学、繁殖生物学、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积累了独到的经验,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使得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由于“淇淇”是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鱀豚,便自然成为人类与白鱀豚交流的“亲善大使”。社会各界、世界各地关心白鱀豚的人们纷纷前来参观“淇淇”,并通过“淇淇”来了解长江中白鱀豚的生存现状,探讨保护白鱀豚的对策。“淇淇”还两次绘入我国邮票,跃上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标志徽,多次成为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吉祥物,频频在电视荧屏现身,使得无数的人们认识了白鱀豚,唤起了人们的保护意识。

 

“淇淇”来到中科院水生所

 

“淇淇”被捕获时曾严重受伤,经过4个月的救治才痊愈

 

19825期湖北画报封面

 

给“淇淇”体检(水生所王小强摄)

 

白鱀豚“淇淇”(水生所王小强摄)

 

水生所白鱀豚馆里的江豚妈妈“晶晶”带着刚出生两天的儿子“淘淘”畅游(长江日报高宝燕2005年摄)

 

江豚一家三口(长江日报高宝燕摄)

江豚的微笑(水生所王小强摄)

长江江豚(江西方宏国201339日摄于长江江西彭泽江段)

江豚捕食。此图曾被选为海洋哺乳动物学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海洋哺乳动物科学》杂志(Marine Mammal ScienceMMS2015年第二期的封面图片(江西余会功2014年元月摄于鄱阳湖余干水域)

一头仰泳的江豚似乎在炫耀嘴里衔着的鱼儿(湖北鄂州孙建军2015年10月2日摄于安徽铜陵淡水豚类保护区

200762日,一头小江豚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出生。以下是本博主当日所摄。

小江豚尾柄部分已从母体娩出(6214:08

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一起游弋(6214:24

江豚母子摆个pose6214:41

本博主附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即挂靠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基金会的宗旨是动员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以多种形式从社会上募集资金,支持长江豚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我目前在基金会协助做点工作,尤其关注长江江豚的相关信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930512.html

上一篇:竺可桢日记中水生所的人与事(之十九)
下一篇: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视察水生所(水生所所史拾零十四)
收藏 IP: 59.172.108.*| 热度|

10 蒋迅 李竞 徐旭东 李颖业 尤明庆 李土荣 朱晓刚 丛远新 科苑往事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