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长我三岁,与我之关系,我以为亦师亦友。
我曾是《中国科学报》的特约记者,也是《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地方媒体的通讯员,在报道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同时,也试着写些科普题材或风花雪月题材的“闲”文章。小有得意,便与周交流。哪知我的零敲碎打,却引出了周的数个专栏,真个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
《武汉晚报》有“度假村”副刊,其中有“儿戏琐记”栏目。1997年9月5日,我在这个栏目发表了《蝉曳残声过别枝》,回忆我少年时在乡村的三种捕蝉方式。我把拙作给周看,并告知副刊编辑联系方式。不久,周就陆续在“儿戏琐记”栏目发表了《棋道》、《偷营》等30余篇回忆城市少年游戏的文章。在一段时期内,这个栏目几乎成了周的专栏。这其中还有多篇“儿戏邮话”,每篇配一枚邮票,可谓专栏中的专栏。
《长江日报》有“科圃”专刊,周在这里开设了“自然屐齿”专栏,每篇配一枚邮票,木屐有两齿,邮票亦有齿,自然屐齿,绝配。《孤岛科学》、《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湿地,你认识吗》等,我看到的就不下10篇,讲述他对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理解。
《中国科学报》有“科普周刊”,我在上面发过几篇小稿子,结识了主编马春沅老师。1997年马老师到武汉来组稿,我约请周易勇一起去武汉分院参加座谈会。周在会上结合他的科学研究工作谈了对湖泊的认识,马当场拍板,“开专栏,给我们多写几篇。”于是有了“湖泊闲话”专栏,周连续发了8篇文章,如《月点波心一颗珠》、《只在芦花浅水边》,标题皆引用唐人诗句,那叫一个“雅”!其中一篇在描述湖泊各种生物纷繁的行为方式与相互关系时,连用了“竞争、排斥、寄生、侵占、吞并、捕获、窃取、攻击、警告、威慑、窥伺、骚扰、引诱、僵持、妥协、掩护、退让、迁徙、牺牲、交换、传递、规避、潜藏、蛰伏、伪装、迷惑、合作、共生、并存、互惠、紧张、森严、和谐、融洽、混沌、错综、诡秘”37个词汇,令我叹为观止。连载中刘建康院士很关心,专门问周写作进度,期待之情溢于言表。2010年水生所纪念建所八十周年,我担任所庆纪念画册和纪念文集的责任编辑,在文集中选刊了周的5篇“湖泊闲话”。若非囿于篇幅,真该呈现全璧。
上面说的都是在专栏形成系列的文章,而散见于“书海人生”、“生活漫笔”、“收藏文化”等专栏的文章,那就更多了。
周写文章不仅高产,而且高质。试举一例。《长江日报》有“黄鹤楼”副刊,一次我在这个版面右下角发了一篇文章。不久,周也在这个版面的同样位置发了一篇字数基本相等的文章。我无意中说起稿酬,才知道周的稿酬是我的一倍。后侧面向报社朋友打听,方知稿酬按质论价。我自嘲:我的稿子属于补白,排版时有块空白,临时凑数;周的稿子受了委屈,没上头条(左上角),但稿酬是按一等发的。喜欢读军史,1955年授衔,粟裕居十大将之首,被人誉为无冕元帅;许光达列十大将之尾,惴惴不安,上书毛主席,要求降低军衔。周好比粟,我好比许。拽个文词,我那叫“忝列”。
周写这些专栏文章,当为“副业”,其“主业”如何?我不懂,只知道他现在是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研究员分四级,院士是一级研究员,周是二级,想来其“主业”是优秀的。最近,他主持的“浅水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氮与磷循环的偶联机制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的基金资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