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ft2000 三农相关政策议题

博文

郑风田:为何74%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口? 精选

已有 6788 次阅读 2013-10-24 22:3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流动人口

 

郑风田:为何74%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口?

据中新社的消息,卫计委王姓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报告了一份调查:74%农村流动人口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不愿意“农转非”的主要原因是想保留土地。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曾几何,又有多少农村孩子为了得到一个城市户口苦读数年通过高考完成鱼跃龙门,不曾想时光并没有流多少现在却出现城市户口没吸引力了,城市户口对农民工吸引力大大贬值。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正确处置?

为什么农村流动人口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原因多样,其一是许多地方的农村户籍与不少利益挂钩,虽然城市的公共品服务大家一直在呼吁与户籍脱钩,而在有些地方的农村却在不断地强化这些关系,比如不少发达地方的农村集体分红,农村承包地的调整(虽然国家早就规定不变,但乡归民约是地头蛇)、农村宅基地的分配等都与农村户籍挂钩。如果放弃了农村户籍,则承包地、宅基地就随时有可能被收走,可能还没地方讲理去。另外一层原因农村承包地也是农民工的最后退路。目前农民工大部分在城市从事的是最低收入的工作,能够购买到房子的不到1%,如果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失业的可能性很大,而在危难关头,农村户口及其承包地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08年金融危机,我国出口产业受阻,官方的统计称3000多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如果他们农村失去了农村土地,回不去了,则可就麻烦了,那可会带来大问题的。

 

农民工变市民而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农民进城而不愿意放弃农村的承包地,则会带来稀缺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一方面抬高农村务农者的经营成本,另外抛荒土或者低效种植地也是对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前几天开会与一台大的教授交流,他讲台湾也存在这种问题,进城的农民不愿意放弃他们农村的土地,因为农村土地稀缺,增值也快,进城农民不放弃但又不种植,结果只能造成闲置与浪费。我国未来如果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2亿多农民进城,但他们农村的承包地只能转租或者低效率地运行着,本来该一年二熟或者三熟的土地,现在可能只变一熟或者干脆抛荒。目前的农民工两头挂,城里也靠不着,农村也靠不着。这样只能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有一句熟语:农民工在农村造的漂亮房子让老鼠住,自己却在城里住老鼠窝。

 

怎么办?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虽然可以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比率,但却难解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配置问题。就如目前的北京城,不少居民家里有几套房子,但并不都是出租出去的,尤其是地段比较远的房子,既不出租也不出售,就放着,等着增值。如果预期贬值的话,则会抛售。问题是土地与房子贬值的可能性很少,增值的空间大。这样就造成一方面有人无房住,另外有人却拥有多套房在浪费着。其实应该设计一个相应的制度,比如农村承包的土地,如果闲置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收回,当然这个收回不应该是无偿的,应该是有偿收购,转让给种田大户。

 

农民工愿意到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落户?

另外,据调查我国农民工流动人口68%愿意落户大城市,32%愿意落户中小城市。而现实情况却是大城市农民工想落户基本上大门是关上的,中小城市则没多少人愿意去。主要原因除了公共品服务差距外,工作机会也是主要原因。大都市有巨大的规模集聚优势,吸引了许多产业,工作机会多。而中小城市集聚能力有限,工作机会有限。如果没有工作机会,再便宜的房子也没有啊。看来中国的城市化之路与现实需要是脱节的,并没有满足现实群众的需求。那些大都市动辄限制外来人口的政策是不是也该调整调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07-735821.html

上一篇:郑风田:“自我剖腹”悲剧有没有解?
下一篇:郑风田:安徽新土改试点的四点价值
收藏 IP: 118.195.65.*| 热度|

7 武夷山 周小春 刘启振 邵巍 李天成 王守业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