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辩证法怎么学?

已有 3194 次阅读 2013-11-2 06:2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辩证法

大学生们在高中阶段都学过一点辩证法的常识。到了大学还要继续学,有些人可能就会厌烦。可是厌烦归厌烦,如果问起他们对辩证法到底了解多少,很多人除了三言两语之外,再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其实当年我们在上大学时,对于辩证法这一块,学得也是有问题的。老师把那些要记住的条条写在黑板上,而这些条条在书上也都有。老师仍然是不厌其烦地写,我们也只好不厌其烦地抄。然后就扔脖子后头去了。等到考试时,这些条条全都模糊一片。当然也有好学生记得准,记得全,考试的时候得心应手。而我们这些不努力的学生只能望尘莫及。

等自己当老师以后,发现这一块是最难教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高中时有所接触,所以不陌生。我们管这叫夹生饭。夹生饭,火小了,还是煮不熟,火大了就煮糊了,实在难弄得很。有一段时间,干脆就让学生自己来讲,以为这样就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下工夫看书,想问题。但其实效果也不是太理想。好处是,学生怎么也得看一下书,比不看书要强一点,坏处是,他们看了书,不过也是把书上的条条再抄到他们的纸上,然后再拿到讲台上自己念上一遍。

后来发现,这个问题根本是无解的。高中学这一块,如果是将来要考理工科,那他学完就扔了,因为高考不会考。如果是学文科的,那么老师只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因为要让高中生都把这一块理解清楚了,也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而死记硬背的结果就必然是夹生饭。所以后来我讲这一段时,只讲其中的几个问题,肯定不会再连篇累牍地把那些条条都列出来。这绝对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如果只讲几个问题,至少学生听起来不会那么厌烦。

我总觉得,这几十年来对辩证法这一块的讲法,实在太像黑格尔的《小逻辑》了。《小逻辑》的正文就是那么干巴巴的条条,读起来既晦涩又无趣。而生动的东西都在正文之外的“说明”与“附释”里。《小逻辑》还是我读的较多次数的黑格尔的著作,主要就在于其中有这些“说明”和“附释”。

虽然如此,但辩证法这一块还是最有用的,无论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还是在具体工作中所需要的方法,如果要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效,都是离不开辩证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的积累,与思考的积累。谁也别指望只是通过上大学,学过这门课,或者学过这段知识,就算是掌握辩证法了,根本就没这回事。

我们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就得了解这个问题是什么,它的实质在什么地方,解决它的难度在哪里,我们现有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看上去主客观条件尚不充足,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去创造条件来满足这些条件,等等。这里既需要分析其中的主要矛盾,也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还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近期与长期的方案与办法。同时,在制定办法时,也要看到这套办法用上去,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积极的效果是什么,消极的效果又是什么。肯定没有一种办法让你只得到积极的效果,而不留下任何消极的效果。那么我们还得分析,这两种效果相比,我们应该了解哪一种对将来的发展势头有更大的影响,或者我们是不是需要准备多种预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看来,就对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去了。当然,如果我们只会背那些辩证法的条条,那对解决实际问题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于事无补。但是如果你头脑里压根就没有辩证法的思维,恐怕你也不会把问题想得更全面更长远。

从现实实践中来看,无论碰到什么问题,从来就没有一种解决的办法是所谓锦囊妙计,即只有好处而不带来副作用的。因此,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必须要考虑到这种负面的后果。或者因为正面的后果大于负面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但必须对负面的后果有所评估,有所补救。如果负面的后果大于正面的,那么我们基本可以肯定,这种办法需要放弃。

再有,对一种事态的出现,我们不仅要看到它对我们眼前利益的影响,也要看到它可能对我们长远利益的影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只顾眼前的一时痛快,而不能考虑到长远的影响,那么这种一时痛快就可能造成将来长远的痛苦。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但在很多情况下,民意比较看重眼前的利益,比较喜欢一时痛快的做法。但是决策者肯定不能这样来想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辩证法就深了去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38202.html

上一篇: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应不应该闯红灯?
下一篇:行万里路
收藏 IP: 114.246.164.*| 热度|

3 应行仁 吕喆 曹君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