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催婚这种事

已有 1914 次阅读 2019-3-17 08:2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关于父母对儿女催婚一事,不知多少做儿女的会感觉心烦意乱。准确地说,在我看来,做儿女的心烦意乱未必只是针对父母的催,也有因为自己仍然没有合适的伴侣而感到烦躁。本来就挺烦的,老家儿在一边还在催,谁能不更烦?至于所谓七大姑八大姨,其实她们并不一定真的是关心你的婚姻,更多的是在给你添堵。虽然她们会说他们没有这种主观上的故意,但其实在内心里,他们的所谓催和问不过是如同一般的八卦而已,就是闲得慌,拿人开涮。

父母为什么会催婚,其实很多做儿女的真的不是很理解父母。最近网上有高亚麟和焦俊艳的对话。高亚麟那意思是说,如果父母还在,你会觉得得你身边还有一堵墙,没觉得非要结婚不可。可是当父母不在了,这堵墙也就塌了,你将直面死亡。可是为什么当父母不在了,或者你将直面死亡了,这与你结没结婚到底有什么关系?似乎并没有人指出其中的关联。或许在高亚麟看来,如果没有结婚,当父母离去时,你会真正地感觉到孤独,所以在直面死亡时会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恐怖。如果你已经成家了,有了伴侣,有了子女,在父母离去后,你仍然不会孤独,所以也不会在直面死亡时会有更大的恐怖?

我不知道高亚麟的这种感觉是从哪儿来的,或许与他的经历有些关系。在这里我也不太想更多地了解这个方面的情况。不过在我看来,父母对儿女婚事的关注,还是从对儿女未来生活真正的关心,甚至焦虑而考虑的。儿女如果已经年龄将近三十,或者过了三十,做父母的多半会有这样的焦虑。他们担心儿女的未来会面临孤独。身边无伴侣,膝下无儿女,这在做父母的看来,自己儿女如果将来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中,那将是非常可怕的。有不少鸡汤文写过,人这一辈子,与父母相处的时候并不长,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也不长,真正相处时间最长的是你的婚姻伴侣。当然,如果半道离了婚,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做父母的当然真心希望你这一生中能和那个与你长相厮守的人过得更加长久。如果有子女,当然更好。如果没有子女,有你们俩人还在一起,也胜过孤独一生。

做父母的不仅希望儿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更希望儿女能有自己的孩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来看,这才算是一家人,这才算是过正经日子。孤身一人,没儿没女,这不仅不是过日子,甚至简直就是上天对你的惩罚。做父母的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儿女接受这样的惩罚。那对儿女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所以在父母看来,不管怎么说,做儿女的一定要结婚成家,他们对儿女的未来才会真正地放心。有不少父母都说过这样的话,当儿女结婚成家了,他们对儿女未来的生活也就放心了。在他们看来,儿女的未来是有人管了,不管是女婿管女儿,而是媳妇管儿子,那他们的生活都不用父母再操心了。而且,做父母的认为,自己再怎么关心儿女,毕竟自己年岁大了,再想照顾儿女也照顾不过来。只有儿女的贴心人才会让他们的儿女过上让他们做父母能够放心的生活。

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有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儿女将来老了的时候,身边有人能照顾。当然,现在不孝的儿女也不是太少,有了儿女未必能让老年生活就一舒心。但是,在父母看来,那种不孝的儿女毕竟不是多数,大多数做儿女的在父母老了以后,不会不管自己的父母。所以他们要求自己的儿女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也是为了让他们的儿女在老了以后,也有一定的保障。现在有些丁克家庭认为,儿女是靠不住的。将来有社会养老保障系统,不一定就比有儿女的生活会差。这话也没错。如果指望所谓养儿防老,也确实有点不那么靠谱。但话又说回来,在你老了以后,不管你是不是住进养老院,每隔一段时间,你的儿女或者孙辈来看你,绕膝而闹,你的心情肯定比没有这些晚辈在自己的身边有着不同的感受。

中国的家庭传统观念离不开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人丁兴旺。或许有人说,这种观念太古老,甚至太封建了。不过,要知道,人类社会如果没有这样的繁衍,如何能延续下来?所以,我们尊重那些不婚的人们,尊重那些选择过丁克生活的人们,但是,那毕竟只是个别的例外。作为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总是要成家和养育子女的。这是人类正常的生活状态。

所以,当做儿女的面对自己的父母催婚时,或者催你赶快生孩子时,先不要急着烦躁。还是要想一想父母的要求有没有道理。现在有的人总觉得找不到适合的伴侣,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对伴侣的要求有点偏高,但就是不愿意降低标准。这是他们的选择,旁人无权置喙。只是考虑到自己未来生活的幸福,其实有的时候,过高的标准即使实现了,而现实的生活却也未必幸福如意。对女方来说,只要是一个勤劳、诚实、善良、健康的小伙子,那多半就有可能是一个适合的伴侣。所以大姑娘们在遇到这样的小伙子时,先别因为他的其他条件不合要求就急着不耐烦,别急着拉黑。那样真有可能错过你的幸福。先了解了解,相处一段时间看看,没准你会得到意外惊喜。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68001.html

上一篇:世界级机场群联想
下一篇:论文、价值观和学术评价体系
收藏 IP: 221.2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