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处在逆境中的时候

已有 1985 次阅读 2019-2-18 09:5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那个不平静的年月,有不少人都是身处逆境。在逆境中的人们,生活态度也是不太一样的。这甚至决定了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有位长辈亲戚对我说起他们单位的一个青年的事。那个青年应该是有点才华的,只是本人就有点自命不凡。他的父母可能存在一点历史上的问题,所以在那个年代,他本人没有得到单位的重用不说,还时不时地受到一些限制和约束。这就让这位青年很不痛快。他似乎还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经常发出抱怨和牢骚。这样单位里的领导对他更是心存成见。他在单位里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长辈亲戚对我说了这件事后,问我怎么看。我想了一会儿,回答说,这人有点不太明智。你再有才华,也用不着没有得到重视而到处抱怨和发牢骚。至少他也要看到,他的周围的人们也有各自的优点,并不一定都不如他。他如果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不一定就会总是怨天尤人。那位长辈亲戚对我的话表示赞同。

文革期间,我们厂有几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是文革前入学的老大学生。他们中有的人因为性格方面的原因,比如不太合群,比如有点散漫,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无端遭到过厂里领导的不公正的批判。有的人因此而更加消沉,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这样,周围的工人师傅虽然也有对他表示同情的,但也不太赞同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总觉得一个大小伙子,总是这个样子,像是没什么出息。后来文革结束了,加在他身上的不实之词也撤销了,可是他在工作上仍然没有那种积极的劲头,不知道是不是他再也没有产生过锐气。

还有一个年轻人,家里父母有点历史方面的问题。单位对他也是不太重视。他本人也是有点才华的,但是,跟他一起工作的同学先后都被提拔到科室做了管理干部,而他一直还在车间一线倒班。不过,他对这些事看得很开,并不认为坐办公室就一定多么优秀,当工人就一定多么不堪。他工作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后来恢复高考之后,他是单位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做到这样,他没有回答。只是他心里想的是,在自己面对那些不让人舒服的对待时,只要心平气和,去做自己想做而且应该做的事,就足够了。至于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都不是自己能够考虑的事。因为你考虑了也不解决任何问题。而你坚持做你该做的事,任何情况都有可能改变。

有的时候,立下所谓志向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有的时候,志向这种东西未必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坚持做有意义的事,不虚度人生,不是天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不做这些无谓而无聊的事情,那就是没有虚度人生。没有虚度的人生一定是有意义的,而且不关乎你的成就、地位等等。不是因为你有成就了,将来获得一定的地位了,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你即使最终做的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你总是在做有意义的事,你的人生就是充实的,就是成功的。

在那个动荡的年月,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困难。在这些逆境面前,不是个人的力量就可以随意改变的。最重要的一种态度就是隐忍。因为不隐忍也没有别的办法。隐忍是一种准备,是一种潜在的积极。人们常说,机会总是提供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人生中的机会不是太多,但是你有所准备,就可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准备,只是无谓的抱怨,只是消极的混日子,那么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你不可能抓住它。然后事后再如何后悔,再如何嗟叹,也无济于事。

过去有句老话,叫人生无常。意思是人生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不是你做这些了,就一定会得到那些。不是你付出努力了,就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收获。更多的情况是你付出了,但是没有得到你预期的结果。你的努力会遭到多次失败,你会经常一无所获。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努力,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就都是一个问题。

我所谓的那种心平气和的人,在遭遇到一个又一个失败时,不会气馁,不会放弃。如果这条路没有走得通,那就不妨试试另外一条。一条道走到黑是一种选择,撞到南墙知道回头是另一种选择。这里没有孰是孰非。当然做任何一种选择都有风险,没有必然成功的规律。说一个例子。文革中,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学习理论物理学。而她的工作与理论物理完全没有关系。那么她坚持这样的学习有什么意义?她周围的很多人对此都不看好。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是在瞎耽误工夫。没想到1978年,全国招考研究生,曹南薇通过扎实的理论物理学功底,考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当然,很有可能,如果历史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就考不了研究生,她学的理论物理就可能完全无用武之地。但是,人们能够相信,有她这样的毅力和志向,即使不能在理论物理学上有所作为,她也一定会选择另外一个方向继续努力,也一定能在另外的专业道路上走出自己的辉煌。这样的人,任何逆境都不会让她屈服。她可能成功,也可能没成功,但这样的人生同样是精彩的。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62780.html

上一篇:过年的回忆
下一篇:与诈骗相似的推销
收藏 IP: 221.216.249.*| 热度|

2 王安良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4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