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将来的人们能做什么工作?

已有 2565 次阅读 2017-9-10 06:0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程度的时候,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到底要做些什么?刘强东和马云都说,那时的人们应该多学点艺术类的东西,这也是有道理的。只是他们没有解释,艺术与那时的就业之间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不过,其实还有一种工作是可以做的,而且这个工作的量也是极大的。那就是对世界各国的研究。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自己当然要身体力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别需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什么?要了解的方面实在太多了。除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之外,还要研究当地的历史、哲学、文学、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研究当地的气候、地理与水文等。或者,凡是人们现在想到的,或者现在暂时没想到,但是将来还是会想到的领域,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范围。

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当然要先了解人家,也要让人家了解自己。中国是大国,而且如刘强东和马云所说,中国很快就会达到更高的生产力水平的时候,中国更应该主动去了解人家。先是语言方面。你学习人家的语言,要学会用人家的语言和人家交流,而不是用英语或者汉语。用英语或者汉语,如果英语不是人家的母语,这样的交流不仅会有困难,而且缺乏亲和力。如果我们用汉语来交流,就等于强制当地的人们必须要学汉语。这也显得有点霸道。如果用当地的语言与当地的人民交流,那人家就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友善。

掌握了人家的语言,这就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一带一路沿线那么多国家,都要掌握人家的语言,这得需要多少人来做这样的工作?这个工作量是少不了的。虽然在这些国家中,有些国家有比较共同的语言,或者虽然看上去语言不同,但其实都是一个大类语言的分支,掌握起来会有共性。但即使如此,也是极需要大量人力的。所以,如果真的是要研究这些国家的这许多方面,那需要的研究人员几乎要达到一个天文数字了。如果再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度,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成指数类的增长。这就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被自动化与机器人所替代出来的劳动者,真有足够的数量来做如此庞大的研究工作吗?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我们也会有人手不够的感觉吧。

研究别人的文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有的人,只是研究一个国家,就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而且即使用上一辈子,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也是有限的。因为每个人一般只会关注某一个专业领域,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更多的领域。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我们需要做的研究工作到底有多大的量。

除了亚欧大陆上的国家之外,对于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对这些国家,中国可能会感到更加陌生,至少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如此。而在一带一路扩展版的工作中,对这些国家的了解也同样重要。所以,这样算下来,我们的研究者到底要用多少才满足这项工作的需要?这也是很需要认真计算一下的。

中国将来强了,富了,这些工作都是必须要做的事。了解他人,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能够展开更加有效的合作,能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让人家更清楚地了解中国的诚意。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对外援助的技术人员的需求数量也是很大的。中国发展了,但中国不可能一枝独秀很长时间,只要帮助大家都发展起来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才会有更大和更多的动力。当然,这样的帮助或者援助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从来也不是一种施舍。这是一种相互协作的合作模式。我们援助别人,我们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从来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我们的专家,要做很多的事情,也要向人家学习很多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又会有一大批劳动力投入其中。真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是不是够用,可能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所以,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在不平衡的发展状态时,不用过早地担心中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去学习艺术、哲学之类的东西。中国人要做的事还很多,而且很可能还忙不过来。不说别的,单说在非洲实现广泛的工业化,这个工作量得有多大?中国将来成为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前列,自然有义务有责任帮助非洲国家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而非洲的面积远远大过亚洲,也远远大过欧洲,这里的发展空间恐怕是我们现在完全想象不到的。要知道,如果没有消灭非洲的贫困,没有非洲的富裕和强大,整个世界就可能依然是动荡不安的。而如果非洲富强起来,那这个世界的发展可能就真是不得了。欧洲和美国真有可能相形见绌。面对这样的前景,中国人还怕没有工作做吗?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75174.html

上一篇:爱情,是调料还是主菜
下一篇:911以来的十六年
收藏 IP: 123.116.171.*| 热度|

1 吕喆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0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