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在以前的博文中表达过这个观点,对于任何人,“虚荣心”如影所随且伴随终生。那么什么样的“虚荣心”是可以有,而且可以容忍的呢?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从幼儿到耄耋老人,都无一例外喜欢听别人夸自己,喜欢听赞美自己的话,表扬的话。这样的“虚荣心”在小孩身上有时体现的是正能量。赵明博主3月24日发表的博文:“透露一下名牌大学新任校长的本科学历又何妨呢”就涉及到与“虚荣心”相关话题。博文主要批评有的名牌大学校长的第一学历为非名牌学校,在自己的简历中“羞于提及”。这个问题需要分成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方面,作为上级领导部门就不应该像博文中所说的那样,在介绍任命干部简历时选择性地只介绍名牌学校的第一学历,这与任免干部自己无关。第二方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简历中内容是否规范和完整,是否选择性地对待第一学历学校。为此,我查阅了少数名校领导公布的简历,确实存在个人简历不规范,回避自己非名校出身的第一学历问题。但是北京大学新校长王恩哥的个人简历详实完整,没有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取决很多因素,但是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机遇。因此,一个人的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但也不完全,一个非名校第一学历绝不会成为你后续成功的障碍,有时也许是你奋发图强的动力。况且在国际通行个人简历的教育经历介绍中几乎没有看到只填写最后学历“博士学位”培养单位现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在今年新规定中,尽管个人简历表中依然只需填写最高学历获得时间,但在正文中的个人简历要求详细列出从大学本科开始的全部高等教育经历,并且给出了填写规范要求。我推测这是为了便于评审人全面了解申请人的研究背景和基础。我想尽管一个申请人本科出身名牌大学,但研究经历一般和成果平平,这就可能说明他是靠应试或者运气考入名牌大学,这个名牌大学头衔并没有成为他后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那么为什么有人故意在自己的简历中回避非名校出身呢?这就是典型的不应该有的“虚荣心”作怪。我曾经对一位正部级官员在公布的简历中故意略去两年大专学历,只填写一个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学历而愤愤不平。这种做法显然不仅是“虚荣心”,而且也会伤害第一学历他的母校的尊严。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大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口号:“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然而你却似乎为有一个非重点母校而“羞于出口”。可以想象你母校的师生员工知道了该会多么寒心。
在这个问题上,饶毅教授做的很好。在一次他和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与大学生座谈时,主持人介绍陈平原教授时从他的名牌大学中山大学本科说起,而饶毅教授大学本科是非名牌的江西医学院。由于主持人自己的“虚荣心”作怪,在介绍饶毅教授时只介绍他在国外教育经历。这时饶毅教授主动补充介绍说:“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教育经历时忘了介绍我的大学本科学历,我大学本科毕业于江西医学院”。我的一个优秀学生第一学历是一个很没有名气的专科学校,然而靠他自己勤奋努力,在硕博连读期间取得的成果比相同专业名牌大学学生毫不逊色。在他的个人网页的教育经历中清晰列出了第一学历的这个专科学校(现在已经是本科),然后才是我指导他的硕-博连读学历。我见过一些第一学历为中专人员,后来读了博士,在他的个人网页的教育经历中第一学历就变成“博士”,我戏称他们是从天而降的教育经历(个别没有大中专基础学历,自学成才者除外)。其实我们很多国家领导人的第一学历也并非名牌大学,难道还影响他当大领导不成。陈竺先生的第一学历是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学校,这丝毫不影响他新近荣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的简历中详细列出了这些“低”的教育经历。
在我周边同事和高中同学中,第一学历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不少。我的第一学历(也是唯一)是名气比他们逊色多的属于“艰苦行业”的“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尽管母校也是来自几所国内名牌大学相关专业组建而成,然而,在我的骨子里就感谢我的母校的之恩。至今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丝毫不比其它名牌大学同学少。我想从我现在的博文风格上也许能看到这一点。温家宝总理也在多次公开场合谈到他在北京地质学院的八年(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求学经历时的感受。他在一次回母校座谈会上,深切回忆了在学校的点滴感受时说:母校教会了我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母校给了我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专业知识,话语之间充满对母校的热爱。我也深切感受到,在名牌大学同学和同事面前,无论是做人和做事我没有看到比他们差。所以,我们现在成就一点事业的牛人们,千万不应该忘了你那非名校的第一学历母校,不管如何,它毕竟是你专业教育(大学、大专或中专)的起点。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希望那些非重点大学第一学历出身的牛专家学者们做出表率,告诉全国广大普通高校学子们,虽然名牌大学的第一学历是显示他们的实力将会可能是一只“绩优股”。但是,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奋斗,并适时抓住机会,普通大学毕业的你们就会一定会变成“潜力股”,前途一样光明灿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