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是贴在我办公室墙上的工作格言,与处世格言“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贴在一起。这两个格言时刻告诉我和我的学生及年轻来访者这个简单而意义深远的道理,并鼓励大家共同努力践行。“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含义很清楚,赞扬那些勤奋、努力与刻苦的人。经查阅相关词典:“勤能补拙”是一个现代成语,意思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和缺陷;“天道酬勤”是指老天爷对天下所有人都很公平,他会酬报所有努力勤奋的人。这个格言的意思比较通俗及很容易理解,但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尤其要做到一辈子却并非易事。只有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体会更为深刻。借用一句话变通一下:“一个人一段时间的勤奋努力和刻苦不难做到(例如赶写项目申请书,赶写毕业论文等),但要一辈子(至少到退休)坚持下来就难了”。然而,无数事实证明,只有一辈子坚持努力勤奋刻苦的人,最终才有可能取得一点令自己满意的成果,过上愉快和有尊严的生活。我践行这个“工作箴言”粗算起来应该有四十多年光景(从上大学同学们给我起的外号“刘用功”开始算起),而且我还认为践行的效果不错,收获尚可,体会颇深。我想以某些案例诠释这个格言,让愿意勤奋刻苦的年轻人来分享我的体会。
在我的同龄人案例中可以举出我比较熟悉的情况。我们学校1969, 1970两届同学毕业留校任教共有70多位。这是我国高校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留校学生补充教师队伍(1966-1968三届没有留校学生)。这些同学中由于情况不同,呈现的状态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侧重于家庭生活,有的人侧重走官场之道,有的人侧重于做学问。当然,总有人想以较少付出得到较大回报,这属于人之常情。然而,几十年走过来,这些人中除了出了一些校处级官员,只有极少数对科学研究比较痴迷的人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同行公认的学术成果,最后凭实力成为货真价实的教授。
在我自己的科研生涯中曾经有幸与五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三位60后,两位70后)打过交道,并且合作发表过学术论文,其中与外单位的一位(我的本科学生)合作指导过一位博士研究生(我是他们单位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其中三位为本校教授。其中两位60后一位70后同时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直接参与了本校两位60后杰青的项目,退休后继续参与一位主持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计划项目。我们之间合作非常愉快,大家目标一致,努力出好成果。在我的记忆里我们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我目睹了他们五位“牛人”的“科研生活”场景。野外现场、国外合作访问、学术会议、实验室和工作室几乎成了他们的主要“战场”。在他们的生活里基本没有公共假日概念。他们的共同点是“不善交际”“话语不多”“没有八卦”(至少和我聊天过程中没有)。即使和我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聊聊研究方向相关的科学问题等。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培养的科学家的风采。我总结他们的成果就是靠时间拼出来的,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分别来自青海(他的籍贯是云南,但他出生和整个教育都在西宁完成)、山西、湖北、河北和福建。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来自青海那位(2011年成为中科院院士),其余四位都来自农村。在他们身上我并没有看到多少天才成分,其中一位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过4年才获得批准,一位杰青经过5次答辩才获得通过。这是因为,这几位杰青朋友基本没有大老板老师为后盾。五位均为“土鳖”,他们的博士论文导师当年均为普通教授,且没有什么像样官衔。我将他们“认证”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的典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想走点捷径。他们总是设法让“付出的回报最大化”,这种做法虽在情理之中,但实际上大多数并不靠谱。例如,一些人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而是想一点“歪门道”,从而发生考试作弊等不光彩事情。社会上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中确有一些不劳而获的人。还有一些年轻人在选择导师时,不是看重导师的学问而是头衔,不是靠自己勤奋努力,靠自己成果和实力,而是其它非理性因素。例如炫耀自己导师的领导头衔,权威头衔,老板头衔。导致社会关系庸俗化和复杂化。实际上,在整个博士期间没有学到真本事,没有坚实的学术功底,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我历来不太崇尚天才,更不推崇天才的遗传基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为了推行我的“勤奋学说”,我以前常向来访学生举这样一个简化的“假想”例子。假如两个同班同学,一个天资聪慧的A和天资一般的B做着同一方向科学研究。我们以阅读文献量代表勤奋,当两人同样读10篇文献时,B一定比不过A, 即使B读20篇也可能还是比不上依然只读10篇文献的A。因为A的聪慧可能帮助他阅读10篇文献的理解要高于B的20篇文献。但是,当B阅读文献量大幅度增加到100篇,甚至更多时,依然只读10篇文献的A就不可能超过B了。因为,一个人的聪慧就相当于“悟性”,只是“举一反三”能力高一点而已,但显然也是具有一定范围。悟性再高总归有一定限度,他不可能领悟到B阅读的200篇甚至更多文献中涉及的内容。我想这也许是B的勤奋已经弥补了他在聪慧方面不如A的缺陷原因。这时候的A就会被人们说成是一个“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的人,一事无成。而B则会被人们赞美为一个“勤奋努力,终成大器”的人。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还重要。”我赞成他前半句话。在我的理念中,实际上1%的灵感也与汗水密切相关,我相信灵感决不是凭空而出。孙弘毅先生说得好: “奇才非天生,勤学苦练来;没有寒窗苦,哪能出天才”。全国政协委员,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潘建伟在今年全国政协会期间说,“好奇心和想象力需要教育滋养”,我很赞成他的说法。我还是建议年轻人“笨鸟先飞!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苍天一定不负苦心人。
2013年3月25日提交科学网,2019年1月12日修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