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教师为什么要做科学研究?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最近思考了一点“关于大学教育”话题。这些话题除了对高等教育普世价值观念的理解外,结合我国实际重点关注大学教育五个问题:1、综合性大学与行业大学教育;2、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3、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4、大学生的科学研究与课堂外知识学习;5、大学教育的科学评价。其中“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话题是一个“长盛不衰话题”。这个话题常常引起科学网上大学师生的热议。“大学教师究竟是否应该做科学研究”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话题”,似有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例如曾经有媒体报道,我国一所名牌大学学生为一位长期不做科研,但“上课不错”的讲师不能晋升副教授鸣不平。学校为此做出解释,认为这位教师上课不错,是一位好讲师,但是没有科学研究成果,不符合副教授的基本条件。我想如果这位教师在注重教学同时,就他的课程方向适度开展科学研究,其教学内容将会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师岗位设置主要有两种类型:少数研究型大学只设置“教学科学岗和专职科研岗”两种,而且专职科研岗似乎不设固定编制(即实行聘期制)。多数大学设置了三种:教学科研岗,教学岗,科研岗。显然,在这些大学设置专职教学岗的教师似乎可以不做科学研究,专心教学。我在“匪夷所思的教学型教授”文章中讨论过这个话题(科学网,2012年11月4日)。据我所知,在欧美大学即使是讲师,他(她)们一般都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经历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这些讲师在职时依然会在教学同时从事科学研究。英国剑桥大学对新进教师只安排60%教学任务,目的是让这些教师依然有充足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保持他们的科研热情。
当下我国即使是大多数省属大学聘任的教师一般都要求申请者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在如此激烈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他们的科研经历为履职大学教师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当下对于大学教师应该做科学研究不应存在歧义。而应该重点讨论大学教师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关系以及如何将科学研究经历和成果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优秀人才做出贡献。我提出的几点关于大学教育问题的认识,只是基于我数十年来大学教师经历的一点感性的和碎片化认识,不一定准确。其中关于“大学教师为什么应该做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简介如下:
第一,科学研究经历与成果是造就一个大学著名教授的物质基础与服务学生的资本。北京师范大学启功先生为学校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显然,没有科学研究背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学生的“人师”。“人师”一定是“品德高尚,学问精深”,他(她)们的“行为世范”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我们那些民国时期大学的知名教授,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教授,哪一个不是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正是这些教师创造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培养的学生成就了我国当年大学的辉煌。
第二,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风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的公益报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的前言有四张“意味深长”的图片。其中有一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教授在办公室工作照片(见图)。那是一个看上去“杂乱无章”,书桌上堆满文献资料的办公室,教授坐在书桌一角办公。我给这张照片起名为“乱中求静”,“宁静致远”,并对这位教授的工作状态肃然起敬。然而,我也见过国内一些教授“干净整洁”的办公室,室内现代化办公用品和沙发转椅茶几等一应俱全,一派舒适惬意的工作环境。我在文章“感恩学术路上的几位前辈师长”中介绍了一些前辈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影响(科学网,2018年8月10日)。其中有的前辈师长并没有直接接触,是他们的“行为举止”体现的“学者范”深深地感染了我。“兰老师一口福建口音,教学中体现的学者风范至今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刘庆生,我的大学科学研究经历与体会,科学网,2019年3月8日)。
曾经看到一篇博文,记录了一个动人场景:“有一天,他和几位同学路过母校西北大学,碰到上学时的一位教授。教授现在年事已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腋下夹着厚厚的书籍,佝偻着腰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情不自禁向老师鞠躬问候,并行注目礼目送老师离开,尽管它们上学时教授并没有上过它们的课”。看完这段文字让我心中对这几位学生充满了敬意,看到了大学教师的责任和价值。(刘庆生,宁静致远是大学环境的高境界,科学网,2013年5月20日)。可以想象,当年这几个学生一定受到过学校学识渊博教授的“真传”,“身教重于言教”,他们亲身受到学校学问精深教授的启迪和感染。正如中山大学的学生给一位主讲课程的高年资教授的信中说:“在我心中,您是位儒雅博学,又十分好学的令人尊敬的长者,在心里偷偷的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您的一点风范”,“知识是学到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在中山大学发挥余热,科学网,2016年11月20日)。
第三,大学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科学研究经历与成果在教学中针对相关概念旁征博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据我所知,大多数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方向一般与自己专业一致。因此,这些教师的科学研究经历和成果可以为他们的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前沿知识和成果案例。这些素材是诠释课程中某些基本概念的宝贵资料。我曾经谈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有20%左右的前沿知识内容,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中国地大(武汉)本科讲台名师多,光明日报,2004年2月28日)。反之,那些不做科研照本宣科或照PPT宣科的教师,只能数年如一日地给学生传授一点一成不变的教材上的知识。我自己在教学中基本做到对于同一门课程,尽管基本知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每年总会有新的案例补充。这些案例主要来自最新的科技文献和相关成果报道。
第四,科学研究过程有利于教师改进课程教学的思维方法,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我一直认为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正如华中科技大学倡导的:“科研是源,教学是流”,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而且科研必须走在前面。科研水平高,就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来自网络)。我们这些“趟过科研河”的大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在不经意中将科学研究中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用到课程教学中。科学研究和课程教学之间虽然内容形式不同,但是,思维方式密切关联。例如科学研究中凝练科学技术问题,突出重点,分析问题条理层次清晰等。一门课程同样需要认真厘清课程重点(有的称为知识点),关键点。课堂教学时同样需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以便于学生接受方式讲述课程基本内容。
第五,大学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阵地,大学教师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纵观世界科学发展历史,重大原创科学成果,例如诺贝尔奖主要产生于大学。我们从每年公布的国家三大科技奖的机构分布可以看出主要为三类:大学,科学研究所和产业机构。大学尤其应该成为基础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为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的科技知识。
因此,作为大学教师我们不应当将教学和科研割裂,两者都是大学教师的本质工作。我们应当努力做到教学科研协同发展,为培养优秀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做出自己努力,这才是一个称职的大学教师。然而,有人质疑,在我国一些普通大学由于缺乏科研经费和必要的科研平台,老师想做科学研究爱莫能助。其实,我认为即使在科研经费和平台条件困难情况下,大学教师依然可以“做自己的科学研究”。例如经常关注和阅读科技文献,为开展实质科研做智力储备,科研平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刘庆生,我在大学科学研究经历与体会,科学网,2019年3月)。另一方面,科技文献资料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讲授“前沿知识”与旁征博引的基本素材,对于提高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2019年4月16日
“乱中求静”,“宁静致远”,MIT一位数学教授的办公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