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uefeng 撒下的种子,有一天能在你我心中生根发芽

博文

科学的陷阱

已有 6828 次阅读 2010-1-28 15:24 |个人分类:我看世界|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共同体, 立场, 科学的陷阱, 科学的本质, 新科学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歌舞升平的繁荣时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科学时代,在享受现代工业所带来的丰富物质时,也触及到环境资源等问题;但目前所见或许仅是危机的冰山一角,科学的光芒掩盖了它的黑点,而科学的陷阱本身又是如此隐蔽。只有思考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和科学家的成长历史,我们才能揭示科学内在的固有缺陷;而以文明与人文的视角看待科学对人类与个体的影响,则更有利于我们认清人与科学的关系。本文以科学的陷阱为题,意在唤起大众对科学的警觉。

 

科学的本质,科学≠真理

要认识科学的本质,我们又要先回到一个老话题上——科学是什么?《大英百科全书》说,科学是任何涉及自然界及其现象和无偏向的观察与系统实验的知识系统。一般说来,一门科学是牵涉到对所概括的普遍真理知识或对基本规律运作的探求。(Science,  any system of knowledg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its phenomena and that entails unbiased observations and systematic experimentation.  In general, a science involves a pursuit of knowledge covering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ons of fundamental laws.)《辞海》的表述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解释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上面对科学的三种定义试图通过概括来归纳出科学这样一个名词性质的概念,而且该概念往往给人一种科学是完备无缺的感觉,以及科学等同于真理的错觉。但是这个概念并不能给出科学的本质,因为它是静态的,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生活中观察不到的抽象的知识体系。与此相对,科学本身还含有作为动词的内涵,即人们接触最多的科学活动(科研活动),在这一点上,《大英百科全书》在定义科学时概括了科学探求在内,相对而言更全面。

而有别于以上两种方式,我们其实还可以有第三种定义:从科学活动过程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地称科学为追求真理的过程。这是一种描述性的定义,或许读者会质疑引入“过程”这个词的不严谨,但是该定义将科学和真理直接相连有两大优点:首先,它指出科学求真的本质,科学本质中最易被人接受的一面; 其次,定义指出科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意味着科学是一系列的包括成功和失败的探索活动,其中便隐含了科学中容错的本质。

总之,科学≠真理,科学是逼近真理的过程。而科学的容错性本质,意味着探索求真之路上风险必然存在,这或许可以称之为科学本身的固有缺陷。在放大科学本质中的求真性,或者无视科学本身的容错性时,缺陷就可能成为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陷阱,而这正是大众所常犯的观念错误。

 

科学的历史与端倪

科学(包括技术在内的广义科学)所以能给人类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来源于近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辉煌历史,以及科技为人类创造的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这些成就一方面奠定了科学在大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乐观。简要概括如下,起源于16世纪的近代科学,经过1718世纪的生根发展,19世纪的大爆发,至20世纪初已基本定型,结合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将其巨大的力量转换成了生产力。在这400多年的科学时代里,处于自由探索时期的人们不断尝到科学进步带来的甜头,满怀信心而又充满期待地推动科学进步。然后进入20世纪,问题出现了:大规模使用的DDT对生物圈的破坏;氟利昂对大气圈的破坏;石油危机和其他环境污染等等。一直以来对科学深信不疑的人们震惊了,原来解决问题的科学也在制造着问题,而科学的陷阱是人类自己挖的,只是当时未能察觉到罢了。

当人们在陶醉于梦想科学的美好未来时,忽视了一点——科学本身并不具有力量,而只有当其运用于改造物质时才具有力量,三次工业革命都是有其物质条件的。第一次——蒸汽技术革命需要的是煤和铁等矿产,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消耗大量的金属矿藏,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也仍然需要大量的不可再生矿藏。不幸的是,如果以现在的资源消耗速度发展下去,绝大多数的不可再生矿藏资源将在21世纪耗竭。这就警示人类:科学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科学甚至是无能的。

于是,科学发展动力中源自人类梦想的力量成分正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处困境中人类的危机感在推动着科学之轮向前。这也意味着科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此处且称其为新科学时代。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虽然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但是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在新科学时代,通过技术的融合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将成为科学进步的主要特征(因为在现代,科学大厦已基本定型)。如果说近代科学解决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那么新科学时代解决的将是人类文明的生存问题或者称为填补近代科学探索途中所留下的陷阱,诸如环境能源等问题,而近年来出现的绿色化学便具有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学家的立场

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初,科学在生产中的力量还未显现之时,处于自由探索时代的科学家,往往很少刻意追求科学带给人类的物质利益,他们更看重的是科学对人类思想的启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例如牛顿探索自然哲学)以及人生境界的提升(非常类似于朱熹的格物致知论)。爱因斯坦于1918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麦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中将科学家追求科学的动机分为三类:追求智力上的快感、追求纯粹功利目的以及追求真理,致力于科学中普遍问题的科学家,其中第三类人便往往是自由探索时期那些伟大科学家的集合。爱因斯坦的话留给大众对科学家崇高的印象,但是他的话也是有背景限制的。具体而言,爱因斯坦眼中的科学更近乎理论科学原理,很少包括技术在内的科学,因此它本身并不具有巨大的生产力;而他所认为追求纯粹功利目的的科学家也并非指应用领域内那些将科学技术转换成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利益的科技工作者。

可以说,自由探索时期的科学家就像是科学疆域里的游侠骑士,虽互有联系,但更多的还是在科学领域里各自东突西闯;他们是人类中理性成熟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但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立场还不突出。但到了大科学时代,情况发生改变。随着各门学科走向成熟,同一领域内的科学家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共同体不断强化,而在社会中任何形式的团体的形成也意味着内部成员对共同利益的追求,科学共同体也不例外;于是科学共同体开始具有了自身的立场,在共同体和社会大众(共同体外之人)之间有着天然的间隔,而这一点往往会是大众所忽视的。

关于立场分歧问题,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问题上就可以看出。2008910,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要开展对撞试验。对此,一些欧洲科学界人士声称,LHC能产生危险的粒子或者微型黑洞,从而毁灭整个地球。他们甚至到法院起诉资助该项目的20个欧洲国家,要求停止或推迟这个项目。而专家表示,这些反对者的意见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此处且不论及到底黑洞是否会产生,又或者地球是否可能因对撞实验而毁灭。我们都知道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是要冒风险的,甚至于科学家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但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个尴尬的境地:如果科学共同体的追求需要让世人背负世界毁灭的风险时(即便那风险微乎其微),科学共同体会怎么办,世人又该如何表态。更可怕的是立场的分歧还可能会导致信任危机,共同体又该如何面对。例如,最近的“气候门”事件便暴露了这个问题,尽管科学家可以通过强调责任与道德来约束自己,但是没有哪一个人可以改变共同体的立场和利益,社会对共同体的约束必须重视。

 

科学与文明

此处所提及的文明特指在经济基础上的宗教、政治、艺术、伦理道德等社会中的上层建筑(科学除外)。

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获得了巨大生产力,然而手握着科学之刃的人类,在心中并没有可以合适驾驭这股力量的文明之智。这并不难理解,科学走太快了,文明没跟上。20世纪初,经过二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空前膨胀,终于在1914年和1939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二战末美国在日本所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则更将失衡下科技所带给人类的巨大破坏力展现无遗。

那么文明到底在哪里落后了呢?一般而言,科技所推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的形态,当然也包括了上层建筑中的文明,而生产力又是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倘若按此逻辑,文明和科技本应同步才对。问题便在于,此处所涉及的社会,对应的只是一个国家。诚然国家内部可能有针对科技而采取诸如法律、道德规范的约束,但在当时国际上,国家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意识形态还未有共识(这时候的国家就像是地球村里一个个充满力量的年轻人,很自信,也不怎么懂得尊重别人,更是以能欺负他人为傲,总之当时村子里根本没有文明可言。)因此,失衡的力量最有可能在国家之间爆发。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的文明伴随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而发展和完善,渐渐负起制约力量的责任。

在最近几十年里,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变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科学又一次将人类推到危机边缘。不久前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国家间的讨论也像极了地球村村民间的讨价还价,岛国村民面对无家可归的困境,富国村民又是否会收留他呢?地球村村民间是否能相互信任合作呢?在这竞争激烈的地球村里,村民的过去充满了恩恩怨怨,未来又会如何?这或许将是一场对人性的考验,但愿这场危机会成为国际文明发展的重要机遇。

科学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力量的同时也制造着危机,而人类社会的文明在制约着科学之力的使用,同时在危机中又不断拓展完善,进入新的阶段。

 

人的科学化和人的物化

在社会学中,立场一词往往成为政治概念,代表着一定的阶级立场;此外,从表面词义理解的话,则为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或称立足点。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我们既可以站在人的角度来进行静态观察,也能拟身成外界客观世界来理解其运动发展。如果把前者运用的意识称为本体意识则后者运用了客体意识。(对于动物而言,在观察时往往以自身本体为出发点,它们只能够进行静态的观察;而人类在使用客体意识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运用了抽象模型的能力,因此可以预测事物的运动,这也是理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物理学中,常用的假象实验便源于此。)尽管从生物进化历史来看,客体意识可能更高级,但是本体意识在生物体自我感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科学化便是人对客体意识的不断强化过程。而人的物化则是在强化客体意识的同时,不断削弱人的本体意识。

人被物化的表现在于,强调精神智力而轻视人类身体的重要性,比如凭个人好恶对身体器官的割舍或者是改造(整容),以及怀有将身体作为实验材料的观念。人的物化对人体会有副作用,原因如下:人脑在客体意识强化、本体意识削弱的过程中,对于身体所受的刺激变得不敏感,将无法快速应对环境刺激,置身体于危险境地。长此以往,则会造成精神与身体的分离,外观上往往表现为出神,这与祖国医学(例如《黄帝内经》)中强调守神养生的主张是相反的,对生命会造成伤害。

原始基督宗教将灵魂分作“(希腊文pneuma)和“(希腊文psyche)两部份:“魂”(即生命力)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智慧或理性等人类的独特表现)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此处所提及的魂其实便是生命体及其所具有的本体意识,动物也是有魂的;而灵则是人类才拥有的客体意识,这是一种智慧和理性的表现。从而我们便可以理解了,人的物化其实也便是人的灵魂分裂。

在理性日益成熟的今日,癌症的发病率相当高,这或许跟人类当今的思维形式也有关吧,如果能对此研究的话,相信会有惊人发现。

总之,生命体不宜长时间采用客体意识思考,需要变换成本体意识来自我感知和调整。

 

人类认识自己的两条途径

任何文明(此处文明指广义上文明)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都能在人身上找到原因,并在人身上寻找答案。无论是宗教、艺术、伦理、道德还是法律等等,都是人在探索自我,完善人性的途中所孕育的,科学也不例外。因此,要认清科学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人类认识自我的过程着手。

那么人是如何认识自我的呢?这又回到一个古老的话题上去了——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铭文中的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然,话出自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句对人的定义其实可以推广成“人是一切人与生存环境关系的总和”。如此便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囊括在内了。

人自呱呱坠地起,便开始了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关系的成长史;既然人是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也便是人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于是,我们得出人认识自我的第一条途径——人通过创造自我来认识自我。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走向理性成熟的历史,同时也是人不断创造关系,丰富自我的历史。科学在帮助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物质世界,建立起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如果不能合适驾驭这股力量,也会使人面临着被物化的危险。

与之相对的便是人认识自我的第二条途径——人通过反思和参悟获得对自己本性的认识。与第一种方式不同,第二种方式强调人对自我的认识,先认清人的内部世界,完善自身再改造外部世界的逻辑方式。东方文化里便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此外宗教也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怀与人性的教化。例如中国古代士族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 《礼记·大学》)便有由内而外的思路;还有佛教里的参禅,都是重视对人内心的塑造。

此处列举一个有趣的中国成语故事——抱瓮灌畦(原自《庄子·天地篇》):孔子的学生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旅游。看见一老翁抱着水罐从井里汲水浇菜,子贡好意向老人推荐了一种汲水机械橰,却不料老人听后愤然变色,还讥笑说“世上如果有取巧的机械,就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有投机取巧的事情,就一定会有投机取巧的思想。一个人一旦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就会丧失纯洁的做人的美德;丧失了纯洁的美德,人就会性情反常;而一个人要是性情反常的话,他就会和社会、自然不合拍,成为一个与天地自然社会不相容的人。你所说的那一种机械我并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我觉得使用它,就是在于投机取巧的事,而做投机取巧的事是很可耻的。”面对老翁,一方面我们会嘲笑他的迂腐和不知变通,但同时又感到他的话中有着难以言语的道理。那么他的道理究竟何在?答案便在于他的回答反映的是人在改造世界时保持自我不变的人生态度而已,这本身并无所谓对错可言,完全由人根据生活环境的情况而取舍。当然这在西方文明看来可能就费力多了,但这种态度却是东方文化里的一条重要思路;这或许是东西方生存逻辑的差异,当然也是科学未能在东方产生的人文因素之一。

人认识自我的这两种途径本应是相辅相成的,维持人在改造自我与完善人性之间的平衡,但是近百年来科学的强盛,而人文思想却未能与之抗衡,人创造自我却不能很好地理解本性,逐渐陷入迷失。可以预见,在未来岁月里,东方文化与宗教在引导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道路上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人文的光辉将逐渐抗衡科学的力量。

 

尾声

人类摸索前进的历史,就仿佛一个人从无知的婴孩到有成熟理智的成人的成长史。真理掌握在历史的手中,而人类手握的只能是科学之刃。刀刃在征途中披荆斩棘,但也会伤害人类。而人类并未因此停步,通过认识科学之刃的特征和结构,人类学会了如何掌控它;借助文明与人文之力,在治愈科学之伤的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人类自身。而在通往科学与人的自由王国之途上,人也在不断地创造自我、完善自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736-290923.html

上一篇:人认识自我的两种方式 (悟语三)
下一篇:命运的游戏——关于一位犹太文盲的故事
收藏 IP: .*| 热度|

10 刘锋 曹聪 蔣勁松 鲍海飞 葛素红 李泳 唐常杰 马欢 colorfulll JoshuaYH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