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五味调和最重咸——杂说开门七件事之盐

已有 11919 次阅读 2018-7-31 08:08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柴米油盐酱醋茶, 食盐, 晶体, 电解质, 中暑

 

五味调和最重咸——杂说开门七件事之盐

小时候,七八岁的男孩子也总要帮着家里做一些跑跑腿的小事情,到酱园里去买盐就是一桩我可以胜任也乐意去的事情。那时候,酱园里的盐放在一个二三尺长的方形池子中,往往已经一斤一份称好放在用旧书页做成的纸口袋里。印象中每斤大概一角一分钱,给了钱,拿上一包就可以走,非常方便,小孩子也能够完成。回到家里,把盐往盐钵头里一倒。那纸口袋,便是跑腿的“奖品”了。装过盐的旧书页做成的纸口袋,当然不可能再作其他用途了。小孩子往纸口袋里吹满气,一手抓住口袋口,另一手往口袋底用力一巴掌,于是,嘭的一声,小孩子高兴了,破了的纸口袋才可以丢进垃圾盆里。乐意“跑腿”,就是为了可以像放炮仗似的制造这一声响。

那倒进盐钵头里的盐,都是粗粒子,是从海边的盐场直接晒出来的,由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正方体凝结起来。如果仔细看,在粒子上一条条直线缝隙中,往往还有黑黑的泥土。有的老人清晨起来,要喝一杯淡盐水,他们说“早晨吃盐汤,赛过吃仙汤”(另一句是“黄昏吃盐汤,赛过吃砒霜”——当然,两句话都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在开水中放入这样的盐粒之后,杯底往往可以看到一些细细的黑土,不过,大概没有什么关系,人们说有这样的“底子”不脏,倒掉就是了。做菜的时候,最后的菜汤底下实际上也会有这样的杂质的。当然,这里面实际上也并没有多少有害的成分,无非是些泥土。后来,有得供应所谓的“细盐”,也就是把粗盐粉碎一下罢了,并没有重结晶,与现在供应市场的“精盐”仍然有较大的差别,仍然用旧书页做的纸口袋包装。

 

所谓钵头,就是一种广口的“瓦罐”,陶瓷器皿,表面像水缸一样上了一层釉,往往是咖啡色的。由于盐质不纯,含有氯化镁等诸多杂质,在阴雨天气里,钵头里的盐也会“出水”变潮。小孩子们往往懒惰,不肯做事情,因而受到家长们的训斥甚至责骂。我们那里有句形容人懒惰的话,说“这个人懒得盐钵头里出蛆”。吴方言“懒”、“烂”谐音,肉烂了会出蛆,可是盐钵头里装的是盐,绝不会出蛆的。

小时候,就知道人是需要吃盐的,不吃盐没有力气,人们传说《白毛女》里面的喜儿就是因为没有盐吃,才变成白毛女的。

上面所说,都是我小时候的事情,听来的知识也都是那时候的知识,大概过去很多年以来的情况和人们的知识水平一直就是如此吧。近三四十年来,一切都在飞快地前进之中,社会生活也在飞快地变化。人们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科学道理也了解得比过去多了。

过去的盐粒是一颗颗小正方体的盐粒的凝结,现在的盐往往经过了重结晶,除去了盐在晒制过程中间混入的杂质,再经过粉碎加工,变得晶莹雪白。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粉碎过的盐仍然是一颗颗方形的立体,即使在粉碎的过程中,盐粒相互摩擦,有些粒子不再“有棱有角”,在放大镜下观察,角上仍然是微小正方体的棱角。这是由食盐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

食盐的组成不是氯化钠吗?这谁都知道,分子式是NaCl。

说是分子式,可是食盐里面并没有氯化钠分子,也没有钠原子和氯原子,只有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每一个钠离子的上下前后左右整整齐齐地排列着6个氯离子,每一个氯离子的上下前后左右也整整齐齐地排列着6个钠离子。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钠离子和氯离子都这样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地排列着,就形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离子阵列,最后形成立方晶体。为了看得清楚,我们从这样整整齐齐排列着的离子阵列中取出一个小的单元,

NaCl.jpg 

实际上,这些离子由于分别带有正负电荷,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它们是紧紧地挨在一起的,大致如下图的模样。

 

这样的结构,就使得如果要把钠离子与氯离子分开,就需要花很大的力量,用科学的语言,就是要给予很大的能量才行。因此,食盐是很坚硬的,略微有点脆,我们可以用力把它砸碎,但是无法砸扁。也需要很高的温度(801℃)才能够把它烧融化。

我们知道,食盐能够“杀菌”,用盐腌制的食物不容易腐败,一般的生物也难以在盐中存活,所以盐钵头里不会生蛆。我们也知道,食盐是人们(以及绝大多数动物)生存必需的营养素,严重缺乏食盐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虽然不吃盐与变成白毛女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食盐能够杀菌与食盐是我们必需的营养素,两件事情有相同的道理

读过中学的人都知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食盐会溶解在水里,钠离子和氯离子就分散在水里了。如果通上直流电,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就会流向负极,带负电荷的氯离子会流向正极,食盐溶液是一种电解质溶液。

我们把略有些失水的蔬菜放在水里,不一会儿,蔫巴的蔬菜就会挺起来,那是水通过植物的细胞壁渗透进植物的细胞里面去的缘故。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盐撒在蔬菜上再揉搓一下,蔬菜会很快“蔫巴”,而盐却湿润了,这是盐把植物细胞里的水抽提出来的结果。

说明,水可以通过植物的细胞壁,哪一边电解质的浓度高,水就往哪一边跑。植物细胞里要进行各种生物反应,里面有电解质,如果细胞外面是基本上纯净的水,水就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中。如果细胞外的电解质比细胞里面的浓度大,细胞里面的水就跑出来了。这种现象就是渗透。如果不加控制,水总是向着电解质浓度大的方向渗透,也就是说,它有使得两边电解质浓度趋于一样的倾向,至于两边的电解质是什么、是不是相同的离子则与此完全无关。

像细菌这样的微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如果处在高浓度的食盐溶液里,食盐会把细菌体内的水分抽提出来,一般的细菌经不起这样的抽提,就无法分裂繁殖,也就死亡了。这是食盐能够杀菌、保存食物的原理。

在我们的体内,充满了血液、淋巴等体液。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等许多细胞。在这些细胞里,发生着各种生化反应,存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如果我们的体液里没有电解质,那么体液里的水将渗透进这些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内,把这些细胞越撑越大,最后撑破了事。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的体液内也一定要有电解质,才能够保持体液与细胞之间的电解质平衡。当然,食盐在我们体内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生理作用。

在我们身体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废物,需要通过排尿排出身体。在我们器官和肌肉运动的时候,运动所做的功都会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必须及时散发出去,不然我们的器官温度就会上升,而出汗就是降温的一种方式。而排尿、排汗都会丢失一部分体液中的电解质。这样,我们总需要不断补充一些电解质。这是我们必须要从食物中补充食盐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陆生动物进化的长期过程中,盐一直是短缺的物质(食草动物通过摄取土壤中的盐分,食肉动物则通过食取食草动物的血液、肌肉等)。所以,动物(当然包括由动物进化而成的我们人类)都有一套“节约”食盐的机制。但是,总的来说,陆生动物得到盐分的途径是困难的,食盐对它们是稀缺的资源。

我们人类发现了可以由海水或某些盐湖的水晒盐,甚至直接开采岩盐,这就使得我们有了得到食盐的新的资源。当然,掌握了这些资源,就掌握了财富。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利用靠海的优势,发展海水晒盐,取得巨大的利益。晋国掌握了山西的盐池,也得到大的利益。在随后的各个朝代,中央政府都或者垄断食盐的经营、或者征取巨额的税收,盐都是中央政府的巨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同时,取得政府许可或者非法从事生产、贩卖食盐的商人一般也取得了巨大的财富。

虽然盐是政府或盐商们的重大财富来源,但是总的说来,盐并不是昂贵的商品,在正常情况下,老百姓得到食盐并不困难。在我们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中,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老百姓并不缺乏食盐。相反,在各大营养素的指标中,食盐的摄入量,我国的老百姓往往是超标的。

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盐,体液中电解质浓度将增加,这时,身体会提醒我们口渴,从而多喝水,以稀释体液。这样,血压当然会暂时升高,直到把多余的电解质排出体外。长期这样做,当然对身体不利。

但是,在现在这样的炎热夏季,特别是在炎热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们,会大量出汗,人们虽然喝了大量的水,仍然会感到头晕、乏力,这时候,我们喝一些含食盐的水,会觉得那样的水特别好喝。这就是我们身体缺乏食盐已经到了较为厉害的程度。所以,营养学会推荐给人们的食盐摄入量(每天每人不超过6克),只是在通常情况下适用,在如今这样炎热的夏天,对于大量出汗的人,就必须食取更多的食盐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有些老年人,注意“养生”又特别“听话”,夏天又不敢待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只是靠扇子吹风和大量出汗散热,只喝水而不敢多食用一些食盐,这是危险的。他们会有相当大的中暑和电解质失衡的危险。

人类和许多动物都能够分辨甜酸苦咸等各种滋味,这是生存的需要。他们需要在可能得到的食物中,分辨出哪些可能是有益的,哪些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则往往认为是好的味道,有害的,往往认为是不好的味道。那么,我们烹饪时生成甜酸苦辣咸等滋味的食物,那些是我们最必须的呢?

检验某种食物是否必需的最有用办法,也是最原始的办法,那就是看看能不能去掉。显然,甜酸苦辣等滋味都可以去掉,只有咸味是不能去掉的。在过去艰苦的日子里,人们往往只靠咸菜下饭。而更苦一点,只靠用筷子蘸一点盐来下饭的人也并非个别。所以,在各种滋味中,只有咸味是真正必需而不可去的。五味调和,以咸为上,这是有道理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26775.html

上一篇:三餐煮炒皆相适——杂说开门七件事之油
下一篇:不得其宜尼不食——杂说开门七件事之酱
收藏 IP: 27.211.10.*| 热度|

21 武夷山 范振英 尤明庆 苏德辰 张晓良 文克玲 柳林涛 吕洪波 黄永义 刘光银 刁承泰 朱晓刚 张北 汪波 李久煊 戎可 程林 宁利中 程少堂 赵凤光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