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4日注:
刚才对这张图进行了修改,请查阅:修改“介绍霾污染形成的简图”
-------------------------------------------------------------------------------------------------
最近应邀写介绍霾污染的文章,在环境科学学会网站上下载了一张图,进行了较大修改。请网友批评。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普:3P”时代全面来袭,不得不知的PM2.5 )
图中展示霾污染的主要人为污染源,一次和二次颗粒物的形成,霾污染的主要组成和去向。主要人为污染源是燃煤、工业和汽车尾气。秸秆燃烧是暂时和局部的污染源;扬尘和沙尘主要造成的是粗颗粒物的污染,容易重力沉降和干/湿沉积。沙尘暴有细颗粒物污染问题,但干燥且持续时间较短。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烟尘或碳黑类细颗粒物,被称为“一次颗粒物”,也较容易重力沉降和干/湿沉积。但有一部分可能通过其界面的物理化学过程和二次细颗粒物相关。 燃煤、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大量是VOC~易挥发有机化合物),会经历大气输送和化学过程。图中“hn”表示阳光辐射。夏日氮氧化物和碳氢在烈日下可以光化学反应,导致臭氧(O3)浓度高企和霾污染,灰色程度较轻。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硫酸滴、硫酸盐、硝酸滴和硝酸盐,是主要的吸湿性强的“二次无机细颗粒物”。碳氢化物经过物理(凝并聚合等)和化学过程,会形成可溶性“二次有机细颗粒物”。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重霾污染中PM2.5的主要成分都是硫酸盐、硝酸盐和可溶性有机碳,它们是重霾污染的主凶。细颗粒物干/湿沉积效率很弱,大部分会因气流输送造成区域性污染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