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控烟比PM2.5更重要、更迫切

已有 3141 次阅读 2012-6-7 19:21 |个人分类: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控烟, 生活习惯, 空气污染

PM2.5问题一开始就带有了浓厚的泛政治化意味。从技术的角度,PM2.5其实是一些搞不清楚是什么,甚至可能永远也测不准的东西。
就像COD一样,PM2.5只是总量指标,只反映了细粒子的总量,但无法反映细粒子的组成与成分,也无法反映其生物学毒性。科学网网友bobearth说:“这个需要看什么情况,PM的质量浓度只是一个指导值,更多需要和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和粒径等相关,我们国家PM高很多和矿物气溶胶有关,(生物学毒性)没有那么严重。”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516214
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再灵敏的观测仪器、再可靠的实验手段,也不免骗人,从而出现正确的“错误”。规范的气溶胶采样器采样过程中会除湿,否则有雾的地方浓度值可能就很高。 那美国大使馆的监测设备除湿了吗(⊙o⊙)?要不为什么雾天他们的数据会反常得高呢?虽然雾天空气质量不好,但空气污染指数总不至于高1个多数量级吧?
PM2.5实时监测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以“石英微量震荡天平法”为基本原理,优点是PM2.5的质量变化与石英微量天平震荡的震荡频率变化之间有明确的定量关系,缺点是无法解决样品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导致测定结果被认为偏低。
第二类是以“β射线法”为基本原理,居于两个假设,其一是仪器的石英采样滤膜条带均一,保证“零点”不变,其二是采集下来的PM2.5粒子均一,对β射线的衰减强度一致,而上述两个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因此测定数据往往被认为“偏高”;
第三类是以PM2.5粒子光散射为基本原理,是靠粒子对光的散射先测定出来粒子的数量和体积,最后折合成质量浓度,但粒子的密度是变化的,因此,所得数据被认为不准确。
在实际监测中,这三种数据各不相同。事实上,它们在学界都存在很大争议,在湿度过高或污染物浓度过大的情况下,三种方法所测定的数据差别更大,根本无法比对。
监测PM2.5日均浓度则准确得多,技术上也简单得多:在实际环境条件下,利用大流量或是中流量滤膜采样器采集(3个)PM2.5样品,经恒温恒湿后称重(平均)即可获得每天一个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这也是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可的方法。具有争议的实时观测数据,则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其实,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是吸烟,当然烟雾里也有大量的PM2.5呢。我国是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而且控烟做得很不好,因此长期或不时暴露在烟气中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甚至更多。吸烟带来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可能比所有环境污染的总和还多。如果我们不去管家里和办公室中的烟雾,那么致力于虚无缥缈的PM2.5或许就是舍近求远了。
其实在环境问题上,人们有两点,一是叶公好龙,二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城市机动车和交通拥堵是城市PM2.5的主要源头,但是从目前看改变居民习惯似乎是不可能的,家轿会越来越多,拥堵也会越来越严重,从源头治理PM2.5基本上无从谈起。似乎中国烧柴油的重卡能耗和排放污染物都比私家车多得多,但是城镇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1/100,而集中了差不多30%的汽车尾气,特别是北京之类有几百万量车的大城市,N多车聚集在一起,即使每辆车的污染都很小,但累加的总量却是无法忍受的。大型柴油车虽然排污量大,但是它们主要跑在高速公路上和干线公路上,周围比较空旷,风一吹,什么污染物都稀释了。一个不好的事情是,说到环境问题时,每个人似乎都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地位,似乎污染与个人无关。但是市民生活无时无刻不在直接、间接的制造污染,特别是吸烟等不好的生活习惯,制造了大量的PM2.5,严重污染市内空气,威胁自己和家人、同事的健康。
在PM2.5问题上,与其埋怨和抱怨,不如从我做起,向不好的生活习惯再见,理性用车,良好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必须依靠公众的共同努力,let's do it,从现在做起,牢骚和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比如自己面对奔140的体重,一次次下决心减肥,但是却总也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还美其名曰“为过冬储备脂肪”,因为很多习惯都是出去进化的本能,是千百万年的生存选择形成的。不说了,该吃饭了,逐肉逐肉.......,我就这点追求,管它是140还是15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579697.html

上一篇:"山寨"也需要技术含量
下一篇:进口食用油真的保证了68%的粮食总产吗?
收藏 IP: 113.140.8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