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挺感激把我招到这边做博士后的老板。除了科研外,从他身上学了不少和科研不太相关的东西。记得当年他电话面试时只是大概问了一下我那时的研究内容,还没等我把肚子里的东西说完就开始问我家长里短的事情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问我将来准备要几个孩子,当时想都没想就回答:三个?说完马上就后悔!仨孩子都有点儿超生游击队的味道了,还要搞好科研,谁信啊?谁知道老板竟然说很好啊,别地儿做不到,你只能来我这儿!后来从老板娘嘴里知道了原因:有家有孩子的人有压力有责任心会很勤快;想要三个孩子的人,肯定更勤快。
跑题了,呵呵。一次和老板一起去Indianapolis开会。回来的路上老板不禁开始感慨美国这学术圈有点儿太冷冰冰。不久前看似还叱咤风云的领域内颇有建树的某领军人物(所谓权威)如今坐上了冷板凳。原因是此人近期内建树不够多,尽管原来的功劳很大,但也无法阻挡其迅速成为历史,变成过气权威。老板的感慨是在美国根本就没有学术权威,哪天一松劲儿,马上就靠边儿站,哪里有国内那些权威风光啊!现在来看当年老板的感慨一点儿不假。有两个亲眼见到的例子为证。本研究领域开创者之一的一个牛校牛教授,出版了领域内圣经级别的专著,是某专业杂志的主编和某响当当杂志的编辑,申请联邦经费竟然多次被学界同行拒掉而导致实验室断炊关门(tenured,倒是不用发愁被学校开除掉)。别瞎猜,还真不是因为年龄太大了,而是因为不够多产!另一个例子是个诺贝尔获奖者,也是因为不够多产,申请联邦经费也被学术圈内同行通过评审拒掉,靠一点儿公司和私人基金会小钱勉强维持度日。这就是冰冷的美国科学界,普遍对权威不尊重。想不出东西白拿钱?门都没有,什么人都不例外!这种制度的好处是不大容易产生只拿钱不干活的寄生虫。
国内学术权威的情况是这样的嘛?听说院士有所谓副部级待遇,每年不用申请都有多少专款如何如何。人是懒惰的,没有合理的机制,再勤快的人都会变懒。绝大多数院士权威当年都是靠打拼闯出来自己的一片天地。感觉国内这种特殊待遇是在害这些权威,会让很多权威从此不用再努力,不仅浪费了这些聪明的大脑,而且还不知道让多少专款打了水漂了。哪像我这有三个孩子的愤青,不好好干活都没法养家。听某专家说院士是国家给予的一种荣誉,它更多是强调一个学者过去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成就。美国的院士也是这意思,可是人家没有把荣誉和待遇挂钩啊?要经费搞科研还得凭真本事、还得去申请、还得去接受学术圈同行评头品足。再说了,院士权威们有信誉和荣誉,去申请经费,同行们是会很理性的,啥也不用担心啊。
如果我们取消院士的这些特殊待遇,我看大家都不会再打破头去争取院士头衔,也不会把院士权威当神供着,还能逼着权威们好好干活并充分开发他们聪明的大脑,还能还学术圈一个自由的环境,还能......(欢迎大家补充)。这对取得更多科技进步、早日拿到炸药奖、和让中国早日成为科技强国得有多大帮助啊?!
(博主科研水平属初级,按理说没资格指手画脚,可我看着着急怎么办?)
后记:徐坚老师的一个评论让我感觉到国内非权威科研人员所经历的残酷。个人感觉取消院士权威特殊待遇加特权的同时,应该考虑实行一种保证普通教授科研人员底薪的制度(比如Tenure制度)。我博文中说到的美国的残酷是对权威的,普通教授科研工作者似乎没感觉那么残酷,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Tenure(或tenure track)制度。
2011年院士增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0130-518355.html
上一篇:
关注院士选举的重大收获下一篇:
癌症研究的一个简单且重大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