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记:贫困山区常常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沛,但长期陷入贫困状态,这在我们国家是个非常普遍。本文结合贫困山区考察感受,探讨了这些区域如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摆脱贫困问题?探索贫困山区扶贫的出路。
笔者四月下旬,有幸参加了一个山区流域生态经济规划课题的野外考察工作。系统考察了濒临北京北部山区,属于河北丰宁的杨木栅子乡,这个乡属于典型的燕山山地地区,是国家级特级贫困县所在地。通过这次考察,让我对这个区域有了初步认识,颇有一些个人感受与体会。五一假期,闲来无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还请各位批评指正。杨木栅子乡位于白河源头,位于天河川流域上游,而中游属于怀柔宝山镇。在清朝的时候,杨木栅子乡属于皇家苑囿,俗称“西围”,皇帝避暑休闲狩猎的地方。这次考察走遍了这个乡的每个村庄,地域上应该是全面而有代表性。
图1.白河源头风光
当地比较有特色风景是山上的桦树林、河谷中的白榆林,规模庞大、景色优美。考察时间在四月底,漫山遍野的山杏和杜鹃花,再加上桦树林、油松等森林景观,五彩斑斓、炫目夺人,有种让人欣喜若狂的感觉。当地的山虽然高大,但曲线平缓柔和的,富有美感、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当地河谷是宽阔的,平坦的,不像北京怀柔宝山镇的河谷,狭隘闭塞,让人无法喘息。当地的河流,河道自然弯曲,流水潺潺,曲折环绕,伴着河漫滩各种野花,颇有几分源于自然的质朴与清新。
图2.贫困的农村
杨木栅子乡属于白河源头,天河川上游,海拔高度多在1500m以上。地貌属于燕山山区,气候具有高原气候特征。考察期间,北京温度在二十度上下,可在源头河道到处都是冰雪残留,颇有几分小冰川出川味道。奇妙的是,早上我们在河道里溜冰踏雪,天气突转,山间起雾,瞬间飘雪,纷纷扬扬、洋洋洒洒。中午时分,太阳灼晒,又颇有几分初夏感觉,而房间里却是凉嗖嗖的深秋之感。因此,杨木栅子乡是北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一日四季之感。
图3.自然河流与白榆林
这次我们系统考察了农村的生存状态,作为国家级特级贫困乡,农村的落后让人感到震撼。最直观的感觉是,村里年轻人都走了,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是剩下老弱病残,感觉村里人还不如牛多。村里少了年轻人,也就少了一些朝气和活力,感到一股股老气横秋,苟延残喘的凄凉感觉。杨木栅子乡并不缺少优美的风景,缺少年轻人,没人什么都无从谈起。年轻人代表了未来,代表了活力和创造力,而年轻人的出逃,让杨木栅子乡的未来,在哪儿呢?
图4.山杏与杜鹃花
不管是生态经济发展林果、中药、林下经济,还是发展旅游建设居度假村、农家乐、养老基地或旅游景点,还是发展当地精神文明文化事业,这些都需要年轻人参与、主导。让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怎么到山上种植果园和中药材;怎么让老弱病残的群体,谋划区域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项目建设。人才是杨木栅子乡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让这个区域对人才具有吸引力,这才是当地希望所在。
图5.美丽乡村
杨木栅子乡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完善、优化当地交通网络的问题,封闭、闭塞是没有出路的。增强与北京、丰宁、张家口等周边区域的联系,提高区域的可达性。可喜的是,张家口到丰宁高标准铁路从杨木栅子乡南部穿过,极大推动了当地交通条件,但与周边县市公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道路是人流物流的通道,也是信息技术交往的渠道,是一个区域注入活力的动力源泉。
杨木栅子乡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规划,需要将各种资源整合。生态是当地最重要资源,山体阴坡多是天然此生林,阳坡多是灌木和经果林,山前台地多是梯田和村镇,河谷属于河道空间伴有水浇地。大的生态格局是稳定的、和谐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提高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
图6.优美风光
以当地生态资源为基础,挖掘最美乡村,建设特色小城镇,整合村镇体系;建立有机农业特色区,创建山区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园区;提高区域对外接待能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事业,构建生态发展、环境保护、城镇乡村和谐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以提升自然环境质量和生活便利条件为基础,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山民精神文明为目标,将杨木栅子乡建设成为风景名胜区、养老养生休闲区、最美乡村与特色小城镇集中区,开启首都周边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当我看到一张张布满皱纹的脸、皱皱巴巴充满好奇的眼、充满污秽的衣服、一双双开这口子的手,我的内心是如此深沉,这是我们的同胞、兄弟姐妹啊。我是饱含感情写这篇文章,我也怕我的情感冲垮了我的理性,将这篇文章失去了价值。科学研究需要接地气,需要走出去,与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融合到一起,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科学研究的希望所在。
后记: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我的野外考察和感受,提出国家特级贫困县问题所在,出路在何处?发展的途径和渠道以及科学家能在山区脱贫工作中,做些什么?科学研究如何与社会、与民众结合的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