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创新,从“good idea”启航 精选

已有 7541 次阅读 2021-7-26 11:40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钱学森先生指出:“有没有创新,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 idea’。”由此可见,好想法是做出创新成果的起点。那么,如何产生好想法呢?

第一:放飞“异想天开”般的想象力

想象力往往能为科学探索提供鲜活的命题和无限的遐想空间。鉴于此,放飞“异想天开”般的想象力,不受固有思维模式和过去认识的束缚,则可能冒出好想法。关于此,钱学森先生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爱因斯坦认为:“超出人们寻常思维习惯的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曾有不少学者问我:“地下的东东看不见摸不着,你怎么知道锁固段是大地震的发源地呢?”我答曰:“一是受锁固型斜坡的启发;二是若断层中只有软弱介质而没有锁固段卡着,不可能积累高能量引发大地震,且地震学研究中发现的asperity为之提供了佐证。”

第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靠想象冒出的新想法(假设)是否可行大致分4种情况:(1)有的想法早就有人提出,一查阅文献或与人交谈便知;(2)有的想法,稍加推理即被否定;(3)根据想法得到的理论虽逻辑自洽,但和多数实验/观测结果不符,或许此路不通;(4)根据想法得到的理论,虽满足逻辑自洽且得到部分实验/观测结果的支撑,但缺乏普适性,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第四种情况前景可期。缺乏普适性的问题可能在于理论不完善,亟需深耕。深耕过程,也就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奥卡姆剃刀律为指导,以纠偏研究方向和少走弯路。

我们创立的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从大胆假设——提出锁固段是积累高能量地质结构的概念,到小心求证——论证该理论是否正确,经历了漫长的校核过程,就怕被自己的认知局限忽悠带到沟里而不自知。在求证过程中,我们以公理为推理起点求得理论的完备性,以理论框架与细节的一致性作为改进锁固段理论的依据,以改进后的理论能揭示全球大地震的演化规律为宗旨,这样可保证认识的无偏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此外,我们善于走出去听取学者们的不同意见,以去其糟泊取其精华为原则,这样可避免闭门造车且加速科研进程。

第三:让灵感助一臂之力

学者们在寻找某难题的突破口时,往往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绝望境地。如果某学者已做好了准备——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和灵动的思维,绝望时灵感可能光顾。灵感或产生于旅游度假期间的开窍、或产生于与高手讨论交流后的思维升华、或产生于冥思苦想后的顿悟、或产生于郁闷后的闪念,如此等等。一旦灵感来临助一臂之力,则学者会茅塞顿开、一通百通。

总之,学者们在科学探索的征程上,要给想象力以空间,善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于为灵感的光顾提供机会,善于集思广益,善于深度思考,则可行的好想法会不时冒泡,导致卓越成果落地生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97040.html

上一篇:顶刊掌门人靠谱吗?
下一篇:原创需要高深莫测的知识吗?
收藏 IP: 59.109.147.*| 热度|

27 檀成龙 郑永军 杨正瓴 黄永义 胡泽春 卜令泽 武夷山 许培扬 吴超 梁忠诚 吴斌 周忠浩 苏德辰 陈新平 鲍海飞 高友鹤 张坤 郁志勇 柳林涛 杨顺楷 刘钢 高峡 梁洪泽 袁有录 彭振华 刘闻铎 张国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