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博文

亚洲、中国第一的Cell Research (影响因子过8)是怎么炼成的?! 精选

已有 62763 次阅读 2011-4-14 22:28 |个人分类:期刊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Cell, research, impact, factor

近日在科学网自己新开的博客整了题为影响因子近90分的CA凭什么这么牛的博文,承蒙网友和科学网编辑之厚爱,点击评论很热烈,并被选为精选博文。影响因子近90分的CA是世界第一(至少在影响因子这一指标上),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内,看看中国的第一(其实也是亚洲第一),但愿本帖能成为上述关于CA的姊妹篇,而非狗尾续貂。

众所周知,Cell Research(CR)2009年影响因子为8.151,在CR的影响因子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CR的稿源质量越来越好的过程,根据目前Web of Science (WoS)的数据推算,2010年的IF将会进一步上升,高达~9.5,有可能超过著名的PNAS的IF,当然破10还有悬念,但是IF升高已无悬念,不到两个月便会见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倘若如此,CR作为我国旗舰期刊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IF=8.151这一数字不仅高居中国第一,在整个亚洲地区也无出其右者。Cell Research究竟是靠什么获得如此佳绩的呢?因为2005Cell Research的影响因子才只有区区2.161。我们知道,是每年一篇的Cancer Statisitcs的奇高引用次数成就了CA这样的世界第一。Cell Research没有这样的NB文章,肯定不是靠这种一招鲜的一招制敌。说到这里,我想不少站友想,Cell Research肯定用了什么歪门邪道,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式小聪明。答案是不是,先按下不表,让我们先看另一个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JNSNS)。

为何要看这样一个明显期刊呢,这一个期刊和Cell Research有某种相似之处,也是2005IF只有2点几(2.345),该期刊在2008IF冲到8.479,更重要的是该期刊尽管不是中国出版的,但是主编是位于上海的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的XXX(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隐去其姓名),不少人都知道,在工程或数学领域业内的IF最高的期刊一般也就是两三分而已,所以在他们的业内,IF8.479几乎相当于影响因子近90分的CA在生物医学的雷人程度啦,尽管该期刊IF2009年降到5.278,仍然是应用数学领域的老大,且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单指IF)。该主编2010年在新语丝上相当出名,已经有国外学者在某期刊上发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数据证明这位主编的如何成就了IJNSNS的神话。该主编的主要高招有:

1
在自己任主编的IJNSNS上狂发综述文章,且主要引用来自IJNSNS的文章,这一高招使计算IF的分子骤然上升,也直接导致自引率达到了29%
2.
和另外一位业内的期刊(忘了什么名字了)的主编成立准联盟,即:这位主编也按XXX主编上述方法干,只是,在狂引自家文章外,还要特别的互引对方期刊的文章,这一高招进一步增加了计算IF的分子。
这两招看似简单,但是很管用,直接造就了IJNSNS的神话,Cell Research是否也采用上述高招呢?就在几个月前,我也是这么猜想的,然而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在网上混,想让人相信点什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图有真相,为遵守这种潜规则,让我们先看第一个图(下图):


 

该图的上面的蓝框部分就很清楚明了的说明影响因子(IF)是如何计算的,因为不少新手还不清楚IF到底是如何计算的,事实上2009年的IF=20072008年两年间发表的文章在2009年被SCI期刊引用的总次数除以20072008年两年间该期刊发表的文章的总数。简单的说,就是:两年的引文数和发文数的比值,这个计算公式也清楚地标明了为何2010才能有2009年度的IF,这一点N多网友并不清楚,顺便科普一下。下面一个蓝框部分就是Cell Research的自引率,该数字只有1%,作为对比,何主编的IJNSNS的自引率则高达29%1%显然只是正常的自引。

下面再来看第二张图,看看都是什么期刊在引用Cell Research,红色方框部分是20072008年的被引用情况,20072008年分别被引用694584次,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一种期刊引用Cell Research的文章特别的多,并且值得一提的是CNS( Cell, Nature, Science)PNSA四大牛刊有相当多的引用。

 


                         

 

这两个图充分说明Cell Research CR)并不是靠XXX主编的两大/法宝(原贴中的/两字给和谐掉啦,也看出和谐社会也能和血出点黑色幽默出来)取胜的,他们成功的经验很多,此前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博士已有很好的介 我自己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


1.2005年借NPG (Nature Publishing Group)的大船出海057CRNPG合作后,其影响因子一直持续增长。目前为止,5年来还从来没有降过。事实上借船出海的策略已被中国许多优秀期刊采用,我国IF6名全部都是欧美知名的大出版公司出版的,通过他们的发行渠道、网上平台推介自己,为何只说IF6名,因为第七名是个另类,第七名是不少搞临床研究网友所熟悉的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 IF=2.092),说它另类至少体现在两点:1)和IF6名不同,WJG是通过自己的完全本土的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不过去年也在香港注册了); 2)和IF6名不同,WJG是民营的,不靠吃皇粮、财政饭。并且WJG由于发文量较大,其总引用次数高居中国所有期刊第一位!所以WJG从上述几点来看,重返SCIIF就过2,是非常不俗的表现,应该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期刊。
2.2006年引进时任CELL 杂志Associate Editor的李党生博士(1996年康奈尔Ph.D.)担任常务副主编。主编裴钢院士是同济大学的校长,自然是不能有多少精力亲力亲为,李党生实际上,在2006后就是CR的核心人物。像李党生这样在国际大刊工作后又海龟的,还没有听说过有第二人(知道的网友请斧正),他对CR的快速、健康(像XXX主编的光却不健康的,令人不屑)发展应该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再简要说一下CRIF为何为亚洲第一?在整个亚洲地区,在IF方面和CR有得一拼的只有日本的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C-PHOTOCHEMISTRY REVIEWS IF=7.952),并且该期刊一看名字就是一个纯综述杂志,所以IF高就可以理解了。其它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度、印尼、泰国、巴基斯坦等国都没有IF像样的期刊。就是算上俄罗斯,也不行。另外我国IF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办的Nano Research IF=4.37),和CRIF还有不小的差距。

利益冲突声明:
我没有在上述所有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过任何文章,和这些期刊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利害关系,本文提到的所有的人我都不认识、从来没见过,连朋友的朋友都不是,更无冤无仇。

后记:偶然得知,本博文被收录到2011年总第202 (413日至420科学网电子杂志

后记:2011年6月28日JCR发布的2010年影响因子显示,Cell Research的IF=9.417, 和我测算的9.5很一致。

再后记:今日(201229日)偶然看到李党生和程 磊发表的文章,标题为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以《细胞研究》为例谈学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详细介绍了《细胞研究》的成功之道。(详见: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5733/238797/17068520.html)。

另外有关李党生的简介可参见 http://www.ustcif.org/default.php/content/1288/

(王守业草于20109月, 初版贴于丁香园论文版,修改于2011414日。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quickforward=1&id=433316)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433316.html

上一篇:哈佛大学两位牛教授大PK: Stephen Elledge vs 庄小威
下一篇:诺贝尔化学奖为何钟爱生物医学方面的成果?
收藏 IP: 65.42.17.*| 热度|

56 任胜利 曾庆平 何学锋 梁建华 张天翼 吴明火 黄顺谋 许培扬 潘博 何士刚 张旭 刘艳红 唐朝克 翟远征 刘建彬 黄晓磊 谢鑫 王萌杰 岳金星 李冰 王桂颖 张亮生 高建国 徐索文 王庆 王晓峰 王涛 张麟 孙学军 鲍永利 王江艳 常虎成 黄承扬 牛文鑫 蔡津津 李世辉 王晓东 刘秀群 罗晓敏 王亚娟 邓泮 赵亮 赵凤利 曹聪 陈博 强涛 hangzhou neilchau ahsys mqp njl idocma24 xbltq liuzhan001st raoli zhouguanghu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