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ucation 哲学,教育,计算机,金融工程。不分文理工科。

博文

现有评职称方法需要根本改革(二)

已有 3116 次阅读 2014-5-18 09:19 |个人分类:科学哲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现有评职称方法需要根本改革(一)

我提出的新指标新方法,重点考察申请者固有的科技水平。资源型学者难蒙混。

1。父母是否相近职业,高中是否名校。

 选用此指标的理由: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大量重要的思想和经验得益于家族传承。

自主招生的中小学,国外大学录取学生时都高度重视这项指标。

清华北大主要依靠家长和高中提供的优良生源,没有一流的生源,清北复交也就名落孙山。

有人说这是否歧视农家子弟?见第2条。。

2。本科所在学校。

选用此指标的理由,高考是统一考试,还是比较公平(BTW,高考是不问父母职业的,也算是对第1条的“反歧视”)。好的学校那些同学老师的眼界开阔,对学生影响很大。

当然现在的高考很不合理,以清华北大的新生来说,(同一份试卷下)湖南湖北那边的学生比北京的学生考试成绩就要好。

北京这边的题目还是简单,录取比例高。

这有人说了,这不是歧视吗?见第4条。

3。本科所在专业

本科专业代表了科班和门派,本科接触到的理论方法技术,人缘,奇闻轶事对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

评职称时必须差是否科班出身,如果不是,科学网的人都知道,专业跨度大很可能属于业余水准。

跨专业也强的,不是没有,但要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

研究生博士生所在专业仅供参考,仍然属于半路出家,对于职称申报专业和本硕博专业都离得比较远的,

要按照自学成材考核。

4。在所申报专业的水平

这一部分应该占50以上的权重。

4.1 基本理论方法与常识的考核。

可以采用书面的,也可以答辩形式。

有的书面形式已经很成熟,比如人事部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系统分析师的考试,剥离行政评奖和拨款的因素,普遍反映结果真实可靠,可以以考代评,就是说考试通过,就等于有高级职称资格,地方政府取消在计算机软件专业评职称。

也可以采用答辩的形式,不能走过场,

基本上十几门专业课,十几项技术审下来,评一个人需要一整天。

4。2 自由选题

主要叙述自己独特的研究与进展,让评委质询,看是不是领先。

自由选题发言稿必须事先提供给评委查新查重和分析。不能不给人评估时间。

(BTW,专业水平是不问学历学校的,也算是对第2条的反歧视)

5。相近相关专业的水平

入选理由:相近相关专业强可以为本专业和交叉学科加分。

比如大学老师,要考察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比如有人申报跨专业招生。具体实施和第4条相同。

6 。对现有论文和奖项做内容审查

不管是不是SCI,是国家几等奖,要查新查重,查其科研内容而不是数量。比如样机,经济和社会效益,或证明了什么定理,等等,总之对现场和完整的技术资料进行实质审查,可以排除绝大多数垃圾论文和奖项。

还要审查申报人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干了哪些具体工作,是可有可无还是做了关键的贡献。

这样审查当然也麻烦,每查一篇论文,或相关项目要几天时间。

7。对现有经费和教课指标的基本取消

经费主要取决于职务,不应计入学术指标。单位要鼓励争取经费,可以给他们提成,但是不要和学术混为一谈。

教课的水平其实是科研水平,所以不应该凭教课加分。学校要鼓励教课,可以给他们课时费,但是不要和学术混为一谈。

8。对现有年资和学位指标要看专业

现在一般是5年一晋级,不够五年算破格。

我感觉应该分专业,会计,水电,医生,建筑等专业越老越应该加分;

计算机等专业越老越不应该减分。

在理科对高学位可能应该加分,在工科对本硕博连读的可能应该减分。

9。可以考虑分性别加减分?

这是真正的性别歧视了。语言艺术生物化学类好像是女性比较擅长。工科类男性擅长,理科类男性有优势,但是不如工科明显。

10。大学不要介意大学排行榜

大学和实验室计算论文,奖项数量,和武书连上交大等大学排行榜推波助澜有关系。

在我这套评价方法里,不数论文数量了,也不计算获奖级别了,大学排行榜都失去了依据--

论文,奖项数量 。

其实没有论文和奖项,采用同行评议一样能排出名次,在中国,国防科大就没有什么论文和奖项,

计算机学科一样名列前茅。在国外,论文数量远少于中国大学,没有奖项,大学一样办得很好,而且更好。

有人说我的办法貌似有歧视条款,那也比现有的论文,奖项,经费指标不仅歧视其他指标

,而且虚假要好。

而且社会分工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

正因为国家之间,行业之间,性别之间,有了专业化分工,

生产力和文明才得以推进。否则我们一定还停留在人人刀耕火种的时代。

考虑不周,但原则是改革现有评价方法里弄虚作假的部分,去伪存真,请博友斧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7101-795437.html

上一篇:从深泉学院与科学网大学看多元化教育问题
下一篇:中国大多数科研低水平重复
收藏 IP: 59.64.255.*| 热度|

1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