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郑国渠与都江堰

已有 7911 次阅读 2014-9-2 00:0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按:这是一篇旧文,因为今天读到李轻舟博主的文章《江流万里,秦堰千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23905.html,引起回忆,贴在这里。



   

1984年夏天跟随郭人民老师西北考察时摄于“郑国渠首”。前排自右至左:本人,孙英民同学(现为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站立者自右至左:李玉洁同学(现为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长琦同学(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人民老师、龚留柱同学(现为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当地文物部门陪同人员两人(姓名待补)、郝铁川同学(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现在中央政府驻香港办事处任职)、史建群同学(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2002年1月参加北京广播学院招生工作期间摄于都江堰




     今天,我和王克家同学谈话时,要她假期回家到白龙庙古戏楼再踏查一次,为写文章作铺垫。我前几年去看过,这个戏楼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王克家要读戏剧史的博士生了,她应该有这个训练。我对她说,学习文学史、艺术史,都要有历史学的训练,历史,不只是纸上的历史,要学太史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亲自踏查历史遗迹,很难对历史事实有亲切感。我自己有体会。谈话间,举的例子有我当年随郭人民老师考察“郑国渠首”和前些年考察都江堰的事。

     学习历史,不能离开对河渠的考察。《史记》设《河渠书》、《汉书》设《沟洫志》,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回忆起来,我第一次切身体验是11岁时父亲带我看黄河。五十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年水特别大,我和父亲站在大堤上,料峭寒风中,滚滚而下、一泄千里的河水,父亲挺拔的背景,历历如在眼前。前些年,我带小女儿伊嘉旧地重游,她回来写了一篇作文当假期作业。大堤上于谦所铸镇河神兽、花园口决口纪念碑都记入了文中。

     本博文上传照片,与前次上传大散关、五丈原照片,均系孙英民兄当年所赠,照片背面有铅笔“郑国渠首”四字。

    记得考察中,站在渠首,郭人民老师笑着问我,你还记得《汉书·沟洫志》所载的《郑白渠歌》吗?我一时不能成诵,红了脸。郭老师略作沉吟,背诵了起来:“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既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郭老师不但长于理论,且文献精熟,真令人难忘!

     2002年,我参加学校的招生工作,得半日闲暇,和周靖波教授等一起去看了都江堰。所谓“宝瓶口”、“离堆”和“分水堰”等,较历史教科书中读到的亲切多了。上传本人照片即当时所摄,表面上看,比当年老成多了吧,但当年对理想的追求,实乃现在所不及。

    顺带说一下,本博文所言“郑国渠首”之名,是概而言之,读过《汉书·沟洫志》的人都知道,不必细说。值得记忆的是,郭老师特别指出:“渠首”在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这是因为引水的需要,人们不断将“渠首”向上游迁移。几处遗迹我们都细看了。考察中,我还特别跳下石岸,察看当年的斧凿之迹。“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依然如古。面对满河床的黄泥汤,大家叹息不已。

    写博文时,我特意取出《史记》《汉书》,重读有关部分,《郑白渠歌》复能记诵,以此回报老师的教诲吧。

   又,都江堰三处照片是我特意选的景,以为能大体反映其风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824176.html

上一篇:唯乐不可以为伪
下一篇:《静静的顿河》“剽窃案”始末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13 尤明庆 黄仁勇 赵建民 李轻舟 李方和 姚远程 刘全慧 李健 戴德昌 张江敏 rfm2007 chaijf nature201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