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故人来访

已有 3063 次阅读 2014-6-20 21:5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徐强博士2010年5月14日来信

《东北师大校报》2010年4月25日第四版徐强文章〈东师文化潜在的开发空间〉


   今天中午12点二十分左右,从办公室出来,走廊中一个中等个子的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拦住了我,说,您是姚小鸥老师吧?我是东北师大的徐强。徐强!我不记得他的样子了,但这个名字不会忘记的。我马上把徐强请进办公室,问清他还没吃饭,提议餐叙。餐中所谈甚欢,不能一一。这篇文章只说一说为什么不会忘记他。

   2010年5月,收到一封来自母校东北师大的信。信用挂号寄出,落款东北师大文学院徐强。打开来,是一封手写的信,附有一张2010年4月25日的《东北师大校报》。读后想起,来信人与我曾有一面之缘。信中说,他多年来一直关注我。所附母校的校报上刊有他的文章。文章中以相当篇幅(二十行)介绍了先师华锺彦先生的事迹,顺带提到了与我的一点交往。文中提到华先生时称他是“曾在我校任教的著名文史学者”,并说自己“十七年前念本科时,从现在已名满学界的姚小鸥先生口中第一次听说华先生的名字。那时姚先生已在杨公骥先生指导下修完博士学业,因某种原因等待答辩”。文章提到曾从我口中知道华先生编著的〈中国历史文选〉。

   通过这封来信,我与徐强博士建立联系,并由他牵线,最终促成华先生的《中国历史文选》在辽宁人民出版社的重版(2011年1月),了却我的一桩心愿。由于这个缘故,我感谢徐强博士。二十年后,得以重会,亦是佳话,值得记录下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805167.html

上一篇:答辩穿什么?
下一篇:“广义庞加莱猜想”思路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8 周健 武夷山 陈楷翰 李宁 李伟钢 尤明庆 智宇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