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时的中西火炮

已有 25407 次阅读 2015-5-21 08:3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出版社, 军事, 火炮, 刘鸿亮

19世纪中叶火炮是中西方军队对抗方式最重要的武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时中西军事技术的总体水平如何?中西火炮射程、精度、射速等技术性能方面的差距有多大?还原19世纪中叶的中西火炮技术和性能差异的一些细节,追寻真正的中国军事技术失败之因,让国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古训。


中西军事技术的总体水平比较

清军军事技术的总体水平

迄至19世纪中叶,处于传统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的清朝军事技术的总体水平仅处于欧洲17世纪“木质风帆时代”的初期水平,处于封建制晚期的中国与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欧洲诸国军事技术相比差距较大,已经连续两次错失了欧洲16至17世纪、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期的军事技术革命的机会,军事装备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这是清军不敌英法联军的时代背景。


1860年法国画师绘制的联军攻打通州八里桥清军的情景图,可见加农炮和炮架形制。

资料来源:秦风编.西洋版画与北京城.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127

联军军事技术的总体水平

欧洲军事技术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加快,几乎所有的技术革新都在1840-1864这短短的20多年间宣告完成。即世界第三次军事技术革命正在发生,正处于从“木质风帆时代”向“蒸汽铁甲舰时代”的过渡期。其工业革命已持续了将近百年,第二次技术和工业革命又即将发生,尤其是有了轮船和铁路运输等技术后,能把地球表面统一起来,将较弱的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置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并由欧洲管理的市场体系;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削弱清廷用以和联军抵抗的力量、同时让清廷聚集强大的力量去镇压难以对付的内部叛乱,成为联军军事和外交的主要任务。

中西火炮分类比较

清军火炮的分类

从13世纪末开始中国把火炮用于战争后,一直没有按用途作明显的区分。我们今天按照其弹道和弹药装填方式的不同对其划分,主要有六种类型:重型红夷炮、铁模炮、抬炮、冲天臼炮、子母炮以及纸质基体的火箭炮等。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军才结束了新旧枪炮混杂、冷热兵器并用的落后状况,按作战需要分为步兵野战炮、炮兵野战炮和野战重炮、攻守城炮、山炮等不同类型。

江苏扬州东门遗址露天展示的1843年清朝造的1.2万斤(7254千克)“奮威鎮遠大將軍”双层体铁炮,为目前发现的清朝中期最重的铁炮,后尾已残,应是由制造“耀威大将军”、“振武将军”的同一批官员负责制造的。残长291厘米,口内径:口外径:底径=20.2厘米:56.5厘米:72厘米。

联军火炮的分类

在16世纪前,欧洲火炮名称也非常繁杂。法国人瓦利叶在1732年建立的火炮系统被公认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火炮系统。到了1830年,英法两国都用了单一口径的武器装备,发射同样口径的炮弹。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英军在陆海战中除使用了传统的前装滑膛火炮外,诸如已有370多年历史的主导性火炮—加农炮,17世纪末期以来创制的榴弹炮、陆海兼用的臼炮、1752年英国人发明的海上用卡龙炮、1805年英人康格里夫发明的直杆式火箭炮等外。还使用了刚发明的后装线膛、发射锥头柱体炮弹的阿摩士壮火炮。

侵华法军使用的火炮大致和英军相同,但以使用了拿破仑12磅弹前装线膛铜炮为其特色。

19世纪中叶欧洲海军加农炮及辅助工具图。架在滚轮木质炮车上的铸铁炮便宜而实用,适合在战船上使用。资料来源:(英)伊恩·迪基、(美)马丁多尔蒂等著.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战略、武器、指挥官和舰艇: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孔刚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172

中西火炮分类比较

清军火炮的射程

19世纪中叶的中西火炮射程主要指的是战场上的有效射程。在1650-1850年间的木质风帆时代,中西部队都在使用着主导型的前装滑膛加农炮,发射药都为黑色有烟火药,因此,射程都不可能太远。史料反映出中西不同类型火炮射程不同、最大射程与有效射程差距很大。

从明朝万历年间西洋耶酥会士利马窦来华迄至清朝洋务运动的中国许多史籍上,一些军事家们及学者对火炮射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花费了太多的笔墨记载,但大都以讹传讹;我们根据近代火器的设计与发射原理、中西人对加农炮射程的确切记载、该炮在许多战役中的表现,以及今人对之的求证,可大致推出清朝红夷岸炮的有效射程当在1.5千米之内,最大射程达5千米之内,不过远射程的重炮为数不多,发挥作用有限。清朝百斤至二三千斤重的红夷舰炮和岸炮,发挥作用的有效射程只五六百多米。

在英法联军之役,清军火炮主要是架在海防或江防炮台上的重型岸炮,轻型火炮大多装备于陆上或船上机动作战。主导型红夷重炮的射程近于联军火炮,杀伤力小,常造成清军被动挨打的局面。

联军火炮的射程

中西军队交战时主导型加农火炮通常都是平射,或者比水平线略高出一点。球形弹常用“打水漂”的方式以达到多次杀伤的目的,有效的最大射程也可翻倍。在野战中,加农炮的有效最大射程不应该超过2千米,榴弹炮大约为0.6千米。

19世纪中叶的西洋舰炮和岸炮种类和规格相对统一,射程较清军同种类和同规格火炮要远。加农炮有效射程有2千米之内,最大射程5千米之内;在英法联军之役,联军野战炮和舰炮通常在清军火炮射程之外发挥作用。

1847年4月5日等待清朝钦差大臣耆英到来的英国广州商馆前的英陆军士兵陈列及其它们的双轮野战炮。

资料来源:香港艺术馆编.香江遗珍─遮打爵士藏品选.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7.71

中西火炮射速比较

清军火炮的射速

19世纪中叶的中西前装滑膛炮的技术原理、黑火药的黑烟和其效能低下、其刚性炮架的承载装置决定了其射速不可能很快;清军重炮发射时使用的附件众多,通常需五六名炮手的相互配合。

白口铸铁材质的铁炮性能低劣,导热率较低、吸震性不如西洋灰口铁材质的火炮好,造成其射速低;各地火炮制法互异,炮位尺寸与大小不一,与此匹配的炮弹型号各异,操作艰难;火绳点火方式影响射速,其陆海用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制成,尚未标准化,机动性不强;炮手疏于操练以及防御为主的笨拙战法影响射速。

在英法联军之役,清军重炮的射速大约是0.6发∕3分钟,仅是联军火炮的十分之一。

19世纪中叶清朝火炮在陆地的发射情景图。资料来源:(清)丁拱辰撰.演炮图说后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书,1851:9

军火炮的射速

在19世纪中叶,侵华西洋舰炮与三个世纪前使用的大炮在主要方面并无区别,但在火炮材质、制式、装弹、瞄准、炮架、点火技术方面做了许多精心改进,使其射速加快。

到17世纪末,装填和发射前膛炮的附件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火炮制式统一,弹药装填自然容易统一,以及因药力提高的缘故、发射爆炸弹时仅点燃火门处烘药即可,此无疑会提高些射速,“舷炮线式齐射”战术更使其如虎添翼。

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以来,陆海火炮通常有五名炮手操作发射,从19世纪30年代海军训练系统化,此都会影响到射速的。至19世纪中叶,火炮射速约为6-10发/3分钟。

19世纪中叶法国36磅弹炮发射情景。

资料来源:Chris Henry,Brain Delf,Napoleonic Naval Armaments 1792-1815.Oxford:osprey Publishing Ltd,2004,p.D

中西火炮射击精度比较

➹ 清军火炮的射击精度

在19世纪中叶,中西前装滑膛火炮的设计原理与制造技术决定了其射击精度很差。舰炮的射击精度通常比岸炮、野战炮更低。

清朝火绳点放的铁炮材质的低劣和泥模铸造火炮技术的局限,如此,在笨滞的炮架上的巨炮发射时会出现偏差;此时的清人的弹道学知识不会超过17世纪时期国人的理解水平;明末以来的国人一直不曾发明出如西洋矩度、铳尺、比例规之流的量具。因此,西方利用量具以提升火炮射击精度的操作方法,则一直是中国炮手的盲点。

在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清军曾利用瞄准器瞄准和用矩度测量火炮发射远近不同,但火炮射击精度在实战中普遍不好,与清军训练荒疏、在实战中主要依靠经验等密切相关。

联军火炮的射击精度

西洋击发点放的炮身材质好,机器加工的炮膛工艺精细,炮架机动性也好,致使射击精度提高不少;至19世纪西洋炮手已能对数学和射击弹道学原理熟练掌握;从16世纪以来发明的矩度、铳规、矩尺、立表等工具以及炮表在实战者的运用为当时操炮瞄准的关键技术;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炮手成了正规的士兵和拥有军衔,如此为炮兵的集中使用和射击精度提高创造了条件。

西洋史料对侵华联军火炮射击精度好的状况有不少记载,不过其精确度仅是相对清军而言的。

19世纪中叶西洋加农炮在900米内发射霰弹时运用的不同弹道效果图。

资料来源:J.Logie.Waterloo:The Campaign of 1815.Stroud, Gloucestershire: Spellmount Ltd.2003.26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刘鸿亮著《中西火炮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一书。本书是国内首部研究英法联军侵华之役中西火炮技术和性能优劣的重要力作。19世纪中叶前后,中西方军队对抗方式主要是陆海炮战,火炮是最重要的武器。清朝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颇多,中西方军事技术尤其火炮技术的悬殊差距是一个极为重要却不争的事实。《中西火炮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指出清军铁炮的劣势和作战方式的陈旧,是其守卫失败的关键;英法联军铁炮的优势和新作战方式的采用,是其侵略得逞的原因;军事技术变革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生活的变革存在着互动关系。《中西火炮与英法联军侵华之役》可加深国人对清军“炮不利”与侵华联军“炮利”问题的理解,进而对近代中西军事史以及技术社会史的研究有所提升。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91675.html

上一篇:北平研究院的“会员”与中央研究院“院士”
下一篇: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新纪元的到来
收藏 IP: 124.207.160.*| 热度|

8 朱晓刚 张晓良 李颖 李雄 郭景涛 戴德昌 yangb919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