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我与三十多门语言的爱恨情仇(1)——人语 精选

已有 7049 次阅读 2011-7-24 10:15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英语, 西游记, 古诗词, 普通话

仔细数了数,竟然学过三十多门语言?一开始是主动的,是喜剧;到后来却是不得不学,是无奈。

 

第一门语言:淮语

我的母语,没多少学习的印象,自然而然就会了。出国前研究了一下淮语,才知道貌似土声土气的淮语大有来头。朱元璋祖籍淮安,把淮语作为官方用语,朱元璋定都南京,所以南京话里有很多淮语词汇,《西游记》里也大量使用淮安方言,难怪当初到南京觉得南京话不用学就懂了。淮语的特点是保留了古入声,学习古诗词、古文献比较方便。(摘自 http://user.qzone.qq.com/54607566/blog/1231644739

 

方言深入到潜意识,一直到现在,尽管平时想问题都用普通话在脑子里想了(想起大学里学英语时,外教一直叫我们think in English),但某些特定场合一着急还是会大脑不受控制地蹦出个方言的发音出来。

 

第二门语言:国语/普通话

 

读小学以后开始学普通话,虽然发音其实还是方言相差很多的,但学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是两种语言,觉得只是拿捏着腔调讲话就是普通话、放松下来讲话就是方言了。

 

不过一直到读大学之前,老师都是用方言上课,只有在朗读课文时大家才用普通话。记得高中有个插班的同学只会说普通话,大家听着都觉得很怪。有一次化学课,年轻的化学老师用方言问了个问题后,这个学生用普通话回答,化学老师用普通话追问一句:“为什么呢?”结果大家发自内心地哄堂大笑。虽然感觉不应该这么笑人家,但却是憋不住要笑。

 

高中时我还认真思考过以后如果谈恋爱的话能不能把“我爱你”说出口。自己做了一下思想实验,发觉用方言还真是说不出口,用普通话倒是可以。后来看钱忠书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围城》,里面的方鸿渐碰到说不出口的话就用法语说,有点感同身受。

 

到了大学,大家语言南腔北调,我以为大家都在说方言,其实大家说的是有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在这种氛围下,方言的切换很自然。

普通话在南京一点没有强势,但在上海确实很强势。我哥上海呆了几年后,暑假和我一起回家的路上都和我说普通话,我用方言对他的普通话,感觉很怪,要回家呆几天他的普通话才能转变过来。如今我的女儿虽然生在上海、大部分时间长在上海,但也是普通话为母语,不会说上海话。

 

第三门语言:英语

 

英语是花时间最多、走的弯路最多、却不管花多少精力也注定达不到方言和普通话水平的一门语言。

 

  • 背单词

读初中第一次开始学英语。刚拿到英语书时觉得很怪:这些单词怎么按照汉语拼音的规则没法拼?觉得不可能每个单词都单独背啊——那得费多少时间啊。上课时才知道,原来确实要每个单词就得这么背。那时的人背得很幸苦,简单的bike都要拆成四个字母:b-i-k-e,反复读这四个字母直到记住。

 

单词越来越多,我开始偷懒,把b当成汉语拼音的b,i则按照英文字母的音来读,k则按照汉语拼音的k来读,这样我不背字母,而是一边读bike一边跟着每个音在手中按照各个音来写字母。当时最经典的案例是student,本来觉得很长,但按照s-tu-den-t,自然就可以照着音写出单词来。语文课写作文时我还把它作为一个例子放到了我的作文里。以后才知道,其实我不知不觉地采用了正确的背单词方法,英语单词发音确实有规律的,可以部分做到看词发音、听音写词。当多年以后老师们开始提倡不要读每个字母记单词时,我已经不知不觉实践了N年了。

 

学了音标后,读单词的问题终于解决。原来英语和汉语一样,有一套注音系统的,不认识的单词照着音标就可以读了。那时感慨:其实音标应该一开始就学的,这样的话会给我们读单词带来多少便利啊。

 

  • 听电台

初一刚学英语时,由于农村师资条件较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个学校上课的进度同步给大家上英语课,我们每天就拿着小收音机跟着听课。那时收音机声音很小,实在听不清,又没有耳机,再加上我和我哥两个人共享,无法贴在耳朵上听。后来大人终于想到一个绝招:利用共振原理,把小收音机的喇叭罩在一个空的杯子上面,虽然声音还是很小,但总算能辨得清在讲什么了。

 

有了电台的帮助,我们的英语一点也没因在农村读书而耽搁,很多年一直觉得自己英语很牛。但周围很多同学其实根本买不起小收音机的,他们的英语发音就很成问题。这也给我很深的印象:世上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牛人,牛人都是一开始的时候外界条件比周围人好一些而已。

 

当然除了外界条件好,内因——个人的刻苦努力也很重要。但那时我也在思考:内因归根到底还是小时候周围环境的熏陶啊。

 

  • 背课文

那时特别讲究语感,培养语感的唯一措施就是背课文。我们背了大部分课文,这样考试时答案自然而然就从头脑里冒出来了。

 

  • 语音

高中之前英语一直学得很扎实。大学时,英语老师对我们说其实高中时已经将所有的语法的学完了,大学阶段主要是扩大词汇,所以每次上课生词很多,更糟糕的是大学课本中所有生词竟然都不标注音标,说是让大家学会猜词和猜读音。我们又没有电子词典,直接后果就是从大学开始我对很多单词的读音就都没有把握了。高中之前我们每个单词的读音是学得出奇地准确,到了大学反而突然大转向了。

 

  • 第一次打击

大学刚报到就面临着英语分班考试,没看到有同学去准备这个考试,但我却不得不去准备一下,因为考试内容中有一个从来没经历过的新鲜的东西:听力。每个人开学的文具包括一个接收器,考前一天去教室试了一下接收器并试听,结果晕了,一句话也听不懂。原来考听力和中学时听老师读课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还好事先来试了一下,不然如果考场当天才碰到这种情况的话肯定人要懵了,那样后面的其他内容也就考不好了。

 

考试结果出来,令我惊讶的是,尽管我高考是贴着分数线进来的,分班考试的听力一句也没听懂,全部靠猜的,但英语分班考试却进了班级前四名从而进入了学校的快班。这样不需要跟着系里的同学按部就班从一级读,而是和其他系进快班的同学混在一起直接读二级。我英语虽不差,但和苏南的同学比起来其实还是差了不少的,能进快班我一直把它归功于考前一天的准备。这之后,尽管我觉得实际英语水平并没有周围的同学高,但由于人在快班,就什么都早一步,大二上学期结束考掉英语四级,大二下学期结束考掉英语六级,从考试的角度看,英语学到顶了。这件事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一个人的才学和努力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被放在哪个台阶上,低台阶的人无论怎么努力,总是被会限制在一个台阶之内。所以在资源紧缺时,条件差的人在关键时刻努力一下或有人帮一下,哪怕只比别人快个0.01步,只要被放在更高的一级台阶,就一直会掌握着主动。

 

  • 没有应试教育的日子:读小说,英语角,看学术论文

准备四六级考试其实属于应试学习,当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图书馆里能借到的四六级有关的书全部借过来做一遍。结果竟然真的完成了。四六级之后应该考托福了,但那时考托福似乎要到上海考,得花旅费,考试费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考完了申请国外学校的话向国外各个大学邮寄材料又是一大笔邮费。正应了那句话:人穷志短,于是直接死了这份心,将英语六级作为最后的标杆吧,从此以后只为真正地提高英语水平并为使用英语而努力。是啊,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没真正用上英语。

 

第一个尝试是读英文小说,图书馆有世界名著的缩写版,比较容易读懂。借过几次,但都是虎头蛇尾,看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后来借到几本英文励志的书,发现写的真是好,里面的观点都是中文书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需要”是最好的老师,我终于被吸引着看完全书,还把书中各种新奇的观点作了非常详细的笔记。不过这太花时间,没能经常进行。

 

另一个尝试是去鼓楼的英语角和学校的英语角。但英语角其实都是中国人没有老外,而且在英语角我是属于不开口型,偶尔开开口都是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之内固定的寒暄就没有话题了。听着那么多人口若悬河,对自己真是打击啊,所以去了几次就不去了。

 

整个大三大四,尽管非常努力,但就是没有一个指标性的东西能证明自己英语实力的突破。考研时保研了,又不能证明自己了。一直到了读研究生时准备开题报告时,连续泡图书馆阅读了大量英文论文,发觉那些论文我都能看得懂、并且读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机器零部件的装配问题原来还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型、这样解决问题,觉得很有启发,这才真正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英文没有白学,还是能够学以致用的。

 

  • 用英文学计算机

工作以后是英语突飞猛进的日子,一方面开始有Internet了,而且当时的中文网站非常少、也没什么有用内容,平时逛的都是英文网站。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太快了,新的技术全部靠到网上找英文资料来学习,各种设备的说明书也全部是英文的。实践再次证明了“需要”是最好的老师,工作的需要使自己真正大量开始运用英语阅读能力,真正的自信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英语重要性的体会也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时候也是第一次接触英文原版教材,发现同样的内容,中文教材写得云里雾里,每个字都看得懂,但合成一句话就是看不懂;而英文教材写得真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从此只看英文教材和英文网站学东西,几十本原版教材学下去,更有不知多少的英文网站的技术文章看下去,觉得英语是自己的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三年之后考博士时,觉得英语是考能力,自己能力放在这里,即使为考试作准备也提高不了多少。再加上时间紧,就只留着宝贵的时间去看专业书了。本来还想去找本英语考博的复习书看看,起码背背单词,但找了一圈竟然没有找到,于是英语没有为考试做任何准备就直接去考了,竟然也通过了。

 

  • 全面的打击

对英语自信满满时,其实对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还是心里打鼓的。

 

博士毕业后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飞机上不知道各种饮料的叫法,隐约听到Orange Juice,听懂了Orange,于是每次空姐问要喝什么饮料时就说声Orange。以后飞机坐多了才知道那个航班是国内航空公司,其实空姐都是中国人,说中文其实她们也听得懂。下了飞机,一般的问路、汇兑虽然没什么问题,但大部分情况下发现韩国人讲的英语我听不懂,于是觉得自己的听力真是差;我讲的英语韩国人也听不懂,于是觉得自己的口语也真是差,越发自卑起来。开会演讲时,需要U盘倒一下PPT,和韩国学生说了半天竟然是鸡同鸭讲对方愣是没搞清我的意思。很久以后也才知道其实责任不一定在我,韩国人、日本人的英语发音挺成问题的,我的口语也没差到这样的地步,很多韩国学生的英语其实不怎么好。

 

对听力和口语的打击还来自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学校里学的一直是英式英语,英式英语的发音也的确很纯正,本没有什么问题,但等我们学成后,英式英语式微,平时接触的大都是美式英语。本来自己的发音还算标准,如今发觉年轻一代都是满嘴的美国腔,自己还得重新纠正自己的发音,寻找那种腔调。无奈年龄大了,怎么努力也是白搭。看着如今很多小学生讲英语时一开口都是老外的腔调,真是感慨自己这么多年都白学了。听力的打击就更大了,听英式的发音还好,一听美式的发音,原本很简单的句子都听不懂了。

 

用英文学技术也屡遭打击。网上的中文信息越来越多,人也就越来越懒不愿意整天对着英文。更打击的是,现在教材引进和技术资料的翻译越来越即时。自己刚看完一本英文原版教材,对应的中文译本就出来了,于是觉得自己白白多花了这么多时间看原版。虽然中文译本的毛病依旧很多,但已经比九十年代混乱的中文教材好多了。中文翻译得只要不是差得离谱,看起来毕竟要快多了。眼睛一瞟就知道一页纸写的是什么意思、哪几段需要仔细看、哪几段瞟过就可以算了。而英文总得每个字看完才知道什么意思,其效率和中文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多次看原版教材白多花时间后。逐步就失去了看原版教材的动力,英文的作用只剩下看学术论文了。

 

  • 柳暗花明

 

转折点来自出国之前,首先是信心的增强。出国英语培训的分班考试,依旧是没做任何准备,甚至考试时一路狂奔差点迟到。但考出来的结果仍然接近前10%。这说明自己的英语虽然十多年没正规去学习,但其实并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差。

 

最根本上的转折则是观念的变化:不需要追求什么纯正的美语口音,不需要去追求说得怎么流利、追求如何说得没有语法错误。英语口语最重要的是说得清楚,能交流得起来。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得益于初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同步授课,虽然我的腔调不足,词汇也不多,但发音还算清晰。感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最英语根本的自信则来自出国以后,发觉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其实比和英语为外语的人交流起来更容易,因为人们对母语的容错能力很强。再加上老外们一直处于鼓励教育氛围,你一开口就说你讲得不错,一写字就说你字写得也很好,一发邮件就说你英文写得好,不管程度到多少,听着总是舒服。

 

这件事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还是从前的我,但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则心情就大不相同、生活也截然不同。英语如此,其他也如此。

 

 

第四门语言:日语

 

本科时规定学第二外语,大家大部分选德语、法语、日语。我选了日语,一则整个八十年代对日本的各种东西引进的力度很大,我看的思维学、创造学等都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尤其八十年代初从上到下都在以日本为师。另一层小算盘是觉得还是选个和母语同一个语系的学起来省力气些,毕竟英语都还没学精,第二外语只能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投资,只是入一下门,多一个机会。

 

学了两学期日语,果然以后就只在谈朋友时用上过一次。当初所学的如今只记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书”、“这是日语书”等简单对话,还有那个“阿姨哭开咳,妈咪木埋没”五十音图。

 

第五门语言:南京话

 

本科到了南京,南京话在我听来和我的方言很贴近。出国前才知道原来是有渊源的。虽然在南京近七年,却没去学过南京话,听南京话也是自然听懂。耳濡目染对南京的一些特殊词汇如yibidiaozao,仍旧非常熟悉。

 

第六门语言:上海话

在上海呆了十几年,老婆也说上海话,却没去学过上海话。上海话很难听懂,不过这么多年耳濡目染现在听上海话很自然,不像听英语要全神贯注还有很多听不懂。但我从没刻意去学过上海话,平时不用也就没有动力。直接后果就是女儿在上海长大,会说普通话、会说一点英语,就是不会说上海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67834.html

上一篇:家门口的红叶
下一篇:飞丹佛
收藏 IP: 63.234.5.*| 热度|

12 武夷山 丁甜 曾泳春 张玉秀 海鹰 柏舟 刘钢 肖重发 刘光银 liguoshuai zzjtcm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