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久病成医——行走治胃病

已有 6642 次阅读 2011-5-27 05:35 |个人分类:生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步行, 胃镜检查, 初期症状, 胃窦炎, 延安路

 

读大学时落下的胃病,不怎么严重,但也一直没见根治,都说胃病不是靠治好的,是靠养好的。

 

工作以后,也是看其他病时顺便开点胃药。一日,对医生说有胃病。医生问多久了。多久了?自己倒也不知道多久了,最近也没疼过,但一直有印象隔三差五会不舒服。只好按照四年加三年报个七年。医生一听,这么久啦,做过胃镜么?我说没做过。医生说胃病隔几年应该做胃镜检查一下,防止癌变。这么一说倒有点紧张了,赶紧去查一下吧。

 

校医院无法做胃镜,开了单子到延安路附近的对口医院。整个过程痛苦万分,尤其胃镜在胃里动弹的时候,不是单纯的痛,而是从未体验过、无法言说的难过,涕泪交加。当时还想,这些天一直没胃病症状,别做出来一点胃病也没有,那就糗大了。还好,做出来既有胃病,又不怎么严重,只是慢性浅表性胃窦炎。

 

出国前自从潜过一次水,此后胃持续半年不舒服,一直有反酸、想呕吐的感觉,感觉和以前胃病症状完全不一样。最后让我下定决心去再做一次胃镜的是在网上看到有个年轻的爸爸因为胃癌初期症状忽略了,发展成晚期,拖到小孩6岁左右时终于撒手人寰。于是平生第二次去做胃镜:

 

当时的记录“ 做好了最痛苦的心理准备,实际做时果然不似以前那么痛苦。刚喝了局部麻醉的药水时,唾沫都咽不下去,喉咙很痒又无法咳出,几次干呕。做胃镜时,半躺好,胃镜很容易就进去了,不像第一次做时一个劲地叫我吞就是吞不下去。只是刚到咽喉口时胃几次强烈收缩,进去以后又有几次强烈收缩。胃镜的管子在咽喉处摩擦得有些疼,但又无法向医生示意。一直等着最痛苦的抓一块组织活检的时刻,却等到最后也没觉得有更痛苦。看来确实比以前先进了。做完,盆子里流满了口水,整个脸上也全部是眼泪。吸取第一次教训,这次带了一整袋餐巾纸,结果由于不像第一次那么狼狈,没派上用场。结果出来,原来是反流性食管炎,另外胃窦、胃体也有糜烂性炎症。医生开了点药就没事啦。做完及昨天咽喉很痛,心想肯定被胃镜磨坏了,昨天中午还有些嘴唇发麻。还好,今天终于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和做胃镜之前一样了。”

 

国外看病很贵,出国前一定将其治好,至此决心不惜代价将其根治。

 

前年7月份做的胃镜,11月份写的三个多月的医治经过:

 

“一次检查几次开药,西药中药吃了一大堆,用光了去年医保和今年医保积累的所有钱,但是依然肠胃不好,西药尽管吃的时候很舒服,但每天仍处于临界点,稍微不注意就不行。最近一周停了所有的药,每天步行去学校,却发现效果奇佳,立竿见影,而且即使不去太注意保养也没觉得不舒服了。想起大学时有老师说有同学胃病,结果让学生每天跑步,治好了胃病。看来果然生命在于运动啊,运动是最好的良药。”

 

回想一下,当时在各个医院中药西药到处吃总不见效时,有一个老医生呱啦呱啦对我讲:所有的胃药无外乎两类作用,有的是中和胃酸,有的是让食物快快跑排泄掉,总之是让胃多休息。这么想来,步行的作用其实和第二种胃药是一样的:促进胃肠蠕动,让胃里面的食物早点到肠子里去。至于“中和胃酸”嘛,感觉治标不治本,只是在确实需要时才值得去吃这种药。看来我无心之下到碰巧采用了正确的方式,行走既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又没有副作用还有益身心。再回想一下,以前出去旅游时每天要大量走路,尽管环境忽冷忽热、饮食也不规律,但胃似乎比平时要感觉好,也是这个道理。

 

至此一般情况下就不再吃药了。在国外经常步行,尤其刚出国时一日两次在家和学校之间步行,自来水龙头的冷水照喝,只是每次注意量,不让胃一下子吃不消。带来的备用药就一直没派上用场。

 

再后来,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一般来说胃总是会有些损伤,做胃镜总是可以看到一些问题。具体做法大意也是让胃充分休息,注意一段时间饮食,让胃自己痊愈就行了。胃黏膜几天就会全部更新一遍。这么看来,我的做法又有了佐证,保持身心愉快不要工作太紧张,经常步行锻炼,只要平时饮食注意不要一下子对胃刺激太多,胃就不会有问题。万一有了不舒服就要绝对注意饮食不再刺激它,同时保持锻炼让食物快跑,一边让胃多休息,等待其自我修复就行了。 步行在这里起到两个作用:保持身心愉快,促进胃肠蠕动,使得胃可以多休息。防病治病都用上了。

 

当然,行走治胃病得在医院做了检查,排除了幽门螺旋杆菌、肿瘤等问题的基础上,才敢放心地将它交给步行来医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48408.html

上一篇:另一只眼看惠台、汇率和访问学者
下一篇:久病成医——凉水澡治鼻炎
收藏 IP: 192.148.249.*| 热度|

2 丛远新 吴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