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革故鼎新(20):略论大学精神和一流大学建设——读杨学祥教授诗

已有 4626 次阅读 2011-1-12 17:20 |个人分类: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鉴赏, 大学精神, 诗作, 杨学祥, 一流大学建设

 

革故鼎新(20):略论大学精神和一流大学建设
 
——读杨学祥教授诗作《地狱和天堂》感怀 
 
 
                                                                                      杨文祥
 
 
 
       好诗!一诗道尽了一流大学的本质之所在——世俗社会的地狱,精神天国的天堂。
      
      杨学祥教授平实流畅的语言,独到深刻的思想,渐臻对世事洞若观火,对语言驾轻就熟,思想与语言艺术浑然一体的思想艺术境界。
 
      笔者同样身为大学教师,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理念与现实感同身受。读罢《地狱和天堂》这篇诗歌佳作,浮想联翩,感慨系之,激动不已。
 
      大学本应是社会的象牙塔,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历史高度的顶端标志。为此,大学最基本的社会表现就应该是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世俗物欲的拒绝,尽管世俗社会是其现实存在的社会基础。正如拔地而起的参天古木,尽管它离不开生养它的现实的土地,但它必须尽其所能远离现实的地面才有可能具有足够的高度。另一方面,只有具有足够精神高度的大学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其推进世俗社会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实现其提升世俗社会文明水平的历史价值。一如现实的土地也只有连年不断地承接古木飘零的落叶,才能够由于腐殖质层的不断增厚而日益肥沃。
 
      大学如果无条件地接受世俗社会的一切,混迹江湖,“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则必然在其登入世俗的天堂之时,随即便堕入万劫不复的精神的地狱。这样,大学不仅将完全丧失其在人类文明进步进程中的历史价值,也将完全丧失作为其现实存在基础的社会功能。当下中国的大学就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目前全国大学普遍盛行的行政化和功利化这一社会现实,就是中国大学世俗化最集中也是最写实的体现。
 
       就是说,大学如果不能与世俗社会保持必要的距离,无条件地接受世俗社会的一切规则——成文规则与不成文的潜规则,对世俗社会的低俗倾向不是校正而是随波逐流甚至是推波助澜,那么,在现实的土地上就不再会有大学存在的社会空间,尽管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社会怪胎——名为大学实为衙门或公司的畸形组织举目皆是,遍布街头。在病态社会这一病态万状的状态下,即便寻求一所真正具有最起码的大学精神的末流大学也已经不可再得,更遑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了。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地狱和天堂.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403737.html

上一篇:读蔡津津博文《中国需不需要精英教育?》
下一篇:革故鼎新(21):关于精英群体和精英教育问题的深度对话(1)
收藏 IP: 222.222.150.*| 热度|

8 王力 杨学祥 赫英 陈绥阳 吉宗祥 侯成亚 蔡津津 刘广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