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比人还长的寄生虫 精选

已有 16149 次阅读 2011-10-4 11:28 |个人分类:医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猪肉, 寄生虫, 牛肉, 绦虫, 六钩蚴

寻正编译

本文主要内容采自英文科普,编者进行了适当修改,以适合中文读者。




英文原作者:Christie Lynn

在寄生虫中有一个异类,它长得比人还长,然而,你可能肚内藏虫数年而毫无知觉,直到某一天,你头痛难忍、恶心欲吐、中风抽搐、以及伴有精神症状而入院时,才被医生告知有此异类寄居身上。

显然,我这里谈的是猪肉绦虫,不少人知道米猪肉,让人谈生猪肉色变的就是它。
如果你肠内生虫,绦虫可以长到2-4米长,最长的可达7米。它有一个微小的头部,头上长有吸盘,可以吸附在肠壁上,其颈部节段不停地分裂长出更多的节段,而远端的节段逐渐成熟。成熟后的节段有独立的消化与生殖系统,成熟后的节段交配产卵,最终节段内全是虫卵。

绦虫的生活史开始于你从粪便中把虫卵排出来。排出后的虫卵静待环境中被其中间宿主吃入肚中。猪肉绦虫的中间宿头是猪,因之而命名。显然,如果中间宿主是牛,就叫
牛肉绦虫。猪肉牛肉绦虫虫卵是无法区分开来的。在这两种绦虫之外,还有多种绦虫,比如兔绦虫。绦虫命名也不全依中间宿主,比如大鼠绦虫,其终宿主 是大鼠,而中间宿主是甲壳虫。

绦虫卵进入猪胃,被胃酸及蛋白酶消化掉外壳,绦虫幼虫称为六钩蚴,因为它长了六个钩子。六钩蚴进入肠道,为胆汁与消化液激活,就附着于肠壁,最终穿过肠壁,达到身体其它部位。六钩蚴的目的地是横纹肌,但可以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脑、肝、眼、皮下等组织器官。一旦六钩蚴定居下来,它就刺激局部长出一个包裹它的包囊,起保护它逃避免疫系统的作用。

六钩蚴要继续完成生命,象父辈一代过上性生活,就得在包囊中苦等,等人来吃之入肚。如果运气不好,人吃猪肉前温度稍高,超过60-70度,它们就变成了人的食物,永远失去了过性生活的机会。

大多数的六钩蚴为人所消化,但也有运气好的,借助于消化液化去包囊,它变形成为成虫,长出特化的头节吸附于肠壁,头节下节段不停地生长繁殖,推动节段向远端发展。各节段就地取材,人吃啥它们吃啥,终于成熟,过上难得的性生活,然后全部变成虫卵,其它器官全部消失,等待被人的粪便排出,开始下一生活轮回。由于生命机遇有限,绦虫就依多为胜,成虫每天要脱落十来个节段,每个节段含有数万只卵。

老实说,现在连叫化子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很多人营养过剩,绦虫千辛万苦活出一只来也不容易,给它吸点营养不但无害,可能还有减肥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的巨大好处。但猪肉绦虫很不幸,人也是它的中间宿主之一,尽管是一条生命的死胡同。如果人食入了虫卵,六钩蚴没有聪明到分辨人与猪,就躲在卵中不出来,它们照样开始侵犯人体组织,进入我们的肌肉、神经系统、以及大脑,产生囊虫病。

囊虫病在猪和牛一般都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杀死中间宿主,以便它们得到被人食入的机会。在人体,包囊更为隐蔽,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长时间不发生反应,但囊虫不能成活,最终解体,让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到,开始猛烈攻击,产生临床所见的囊虫病。囊虫病的表现随发生部位而不同。最严重的是发生在大脑的囊虫病,产生前述症状。囊虫病是人发生癫痫的最常见原因。囊虫脑病可以导致死亡。囊虫病可以迟至食入虫卵10年后才发病。

猪肉绦虫在全世界都有发生,中国也不例外。在拉丁美洲有的国家可以高达20%的感染率,在非洲某些国家高达10%以上。在中国,由于肉类食品检测更加严格,猪肉绦虫感染率已经很低。在西部地区从事畜牧业的人群中易于发现绦虫感染,但相对而言,是危害性远比猪肉绦虫要低的牛肉绦虫。牛肉绦虫只是偶尔把人当着中间宿主,不象猪肉绦虫那么糊涂。

绦虫虫卵只有数十个微米大小,真的是隐于无形之中,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你开始产卵,就免不了累及家人朋友,要小心为妙。小心之余,也佩服一下上帝的创造,食之于无形,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个,老子谓之曰道。有了这长长绦带,可称有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493144.html

上一篇:“一种寄生虫”的抄袭与错误
下一篇:看不见的才要命
收藏 IP: 173.28.221.*| 热度|

14 陈小润 吕洪波 丁甜 李学宽 李宇斌 许培扬 吴明火 蒋迅 王喜军 李延谦 逄焕东 bridgeneer frake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